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036782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邗江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24.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选修)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材料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2“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

2、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继承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3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察举制代替世官制C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 D内阁制代替丞相制4.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

3、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A.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B.保障君主独断之权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D.剥夺丞相行政权力5“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6.下图为近代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单位:英镑)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

4、原因是A.中国赔款增强英国实力 B.通商口岸增多利于中国出口C.割让香港便于商品中转 D.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7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是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8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

5、:“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9“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0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

6、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A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 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11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历时31个月。法庭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认可、采纳证据3万余页,完成了1231页的判决书。由此表明A日本侵略覆盖亚欧、北美地区 B“东京审判”兼具复杂性和严谨性C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 D“东京审判”根除了日本军国主义12.徐中

7、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3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1

8、4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15“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材料认为

9、A多种因素造成了五四运动内涵的丰富性 B五四运动具有彻底不妥协的特点C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运动16“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7.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

10、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18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A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C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 D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19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

11、月5日,包括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A全面内战揭开序幕 B战略态势明显转C内战局势已然明朗 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20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第卷(材料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1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21(11分)选官制度是古代

12、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

13、。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四 科举之善良,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的“趋势”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挑选“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魏晋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3分)(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4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2分)22(12分)明代,中国传统政治发生了重要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