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030385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其学术特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主讲:刘 锐 副教授 电话:0731-8458211 13874800233 E-mail:liurui130540,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建构及其学术特点,教学目的: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学术特点以及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形成与发展 学术特点 教学重点: 基本概念 形成与发展 学术特点 教学难点:学术特点,基本概念,医学 什么是医学? 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 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 中国古代定义为“医乃仁术” 现代基本定义为

2、:“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 辞海定义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中医学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理论体系:理法方药 经验体系: 方药体系(方证效应和药证效应) 可通约性 银翘散治感冒 青蒿治疟 麻黄平喘 理论体系与经验体系的关系: 是民族性的理论形式与普遍性的实践内容的统一。,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阴阳五行 气血津液 藏象 经络 病因 病机 防治原则 养生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 是哲理与医理的统一。 哲理:气 阴阳 五行 医理:藏象学

3、说 经络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先秦秦汉) 实用经验发展时期(晋 唐 时 期) 理论总结探索时期(宋金元 时 期) 传统延续创新时期(明 清 时 期) 中西医学交汇时期(近 现 代),标志: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 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许多内容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形态学、血液循环方面)。 难经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 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

4、基础。 辨证方式六经辨证。 113方。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脏腑辨证。影响后世三因学说。 记载了40多种疾病,262首方剂。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主治等。 所记药物功效大部分是正确的,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 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 杀虫等。,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先秦、秦汉,特点是实用的临证医药著作激增,以荟萃实用方药为主要内容。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葛 洪:肘后方 王 焘:外台秘要 巢 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另外,此时期不仅综合性方书增多,而且专科著作已纷纷出现。

5、 儿科颅囟经 外科刘涓子鬼遗方 骨伤科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妇产科经效产宝 炮制学专书雷公炮炙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实用经验发展时期-晋唐,特点是学派和各家学说的出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 能生火”,用药倡导寒凉。 张从正攻下派: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才能祛病,主 张汗、吐、下三法。 李 杲补土派: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所以治疗主张补益脾 胃。 朱丹溪养阴派:倡导“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 主张滋阴降火。 另外,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 名的“三因学说”。,理论总结探索时期-宋金元,中医药学的延续表现在: 温病学派的产生 医药学的创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药物学透露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倾向 李时珍本草纲目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这三部著作在生物分类学、生物 进化论、植物学方面都提出了超越前人,异于传统的具有世界科学 意义的认识。 传染病学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思想 吴有性温疫论 “戾气学说” 解剖生理学出现了新的医学方向 王清任医林改错,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明清,两种文化模式 观念系统 next 理论系统 next 技术操作系统 next,中西医学的交汇时期-近现代,中医学的学术特点,整体观念

7、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突出的学术特点,只有认识到这一 整体观念的独到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医学的学术特点。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人是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学应对疾病时的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与自然的统一 next 人体本身的统一 next 人体身心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统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特点 崇尚自然 顺应自然 强调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 超越形态结构 中医理论不论生理抑或病理,都不是形态结构概念。 中医的脏腑机能也不是从脏腑形态结构的分析中得来的。 本体论约定 元气论万物连同人本身都是一元之气化生的。 气的运动变化是连续的而非间断的。 认识

8、论约定 主客不分,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举例说明: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舌苔薄, 白,脉浮紧。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风,自汗,鼻塞,舌苔薄黄,脉 浮数。 辛凉解表:银翘散,辨证论治:病、症、证、征,辨证论治的特点 辨证论治是整体观念的体现 辨证论治

9、是辨病与辨证的统一 辨证论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辨证(病)论治的局限性,中医学的历史成就,华佗的全身麻醉 next 脚气病 next 狂犬脑浆治疗狂犬病 next 人痘接种 next,学习中医学的意义,中医学的方药体系依附于基础理论得以流传延续。 中医学医药不分,医理与药理是统一的。 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最可能的突破点是药学。,课后思考题,中医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与二者的关系怎样?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 怎样理解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有何联系? 各有何优缺点?,课后阅读文献,中医学的文化哲学研究 常存库等著 吉林人

10、民出版社1998年版 差异 困惑与选择 何裕民主编 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张世英著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言天验人中医学概念史要论 图娅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传统自然观对中医诊法的规定和模塑作用 刘 锐 医学与哲学2002年1月第一期32-34 中医学学术流派与中医学学术范式 宋诚挚 医学与哲学2001年6月第六期34-35,维生素B1发现小资料,脚气病、不能病 流行区域:中国、日本、印度、印尼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 主症:多发性神经炎、神经痛、肢体痉挛、贫血、甚至瘫痪。 发现者:艾伊克曼、霍普金斯 科研思路: 微生物致病学说的影响 偶然性 严谨

11、的科研操作 学科合作 结果:二人分享了192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BACK,狂犬疫苗发明小资料,发明者:巴斯德 科研思路:寻找病源 造模 标本:唾液、血液、脑 组织 给标本方式:普通注射、经颅骨切口注射 标本减毒:14天毒力完全丧失 临床科研:9岁的梅斯特 14岁的朱匹利 back,琴纳与牛痘接种法,清代医学著作种痘心法中说:“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 清康熙27年(公元1688年),俄国医生到北京来学习种人痘的方法。以后更由俄国传入土耳其。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后来又把这方法传入英

12、国,得到英国国王的赞同。不久,种人痘法就盛行于英国,更由英国传到欧洲各国和印度。 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试验成功,公元1798年发表了有关论文。种牛痘法于公元1805年(清嘉庆十年)由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牛痘接种法发现过程,琴纳偶然听挤奶女工说:“我已出过牛痘,就不会再患 天花了” 琴纳花了28年时间,深入牛奶场对得过牛痘的挤奶女 工进行调查。 1796年5月14日琴纳在一间茅屋里,从一名叫尼尔姆 斯的挤奶女工手臂上采取了牛痘的浆液,将它接种到 一位叫菲浦斯的8岁农村少年的臂部。 1798年,琴纳将积累了23名牛痘接种成功的实例发表。 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拒绝接受琴纳的这

13、部著作。 牛痘接种法迅速传播,琴纳给婴儿接种牛痘,1980年,联合国曾在内罗毕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世界上绝迹。”,琴纳墓志铭back,背后是人类伟大的名医、不朽的琴纳长眠之地。他以睿智带给世界半数以上人类以生命和健康。我们让被拯救的孩童来歌颂他的伟业,将他的名字永铭心版。谨奉光辉感激之泪,以谢死者。,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back,“人与天地相应也” “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天寒则腠理闭” 某些慢性宿疾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症、哮喘。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

14、乃闭。”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ack,人体生理是统一的整体 人体的统一性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联系以经络。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 人体病理是统一的整体 所以,诊断是整体地辨证(四诊) 治疗也是整体地治疗,麻醉药的发明 back,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制成了第一种现 代麻醉药氧化亚氮(麻醉、欣快)。 1842年美国27岁的乡村医生威廉逊在乙醚麻醉 下做手术。 1844年美国29岁的牙医韦尔斯在“笑气”麻醉下 拔牙。 1846年美国医生摩尔顿在乙醚麻醉下做手术表演。,中医学的观念系统及其特点,整体观念 自然观念 实用观念 直觉观念 人伦观念 法古观念 back,中医学的理论系统及其特点,缺少形态结构的实证性 生理与病理合一不分 病因不能脱离疾病而独立存在 理论与技术逻辑联系不足 理论思维的直观直觉性突出 back,中医学的技术操作系统及其特点,个人的经验技艺特点鲜明 缺少确定的统一标准 专门性分化不足 技术与理论的联系游离 缺少构造性自然观和受控实验 bac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