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实践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0200328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综合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实施综合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实施综合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实施综合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实施综合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综合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综合实践(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设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的 意义,大岭山中学 刘敬军,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能力生根”课程 李坤崇(台湾),树有多高 根有多深 根须细密 根系繁茂,(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未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状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

2、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必修课程。开设年级:义务教育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 2.与其它课程相比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是一种能力取向的课程、经验取向的课程、实践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二、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中国之痛诺贝尔奖,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 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现在,有一点点安慰。,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有了一个屠呦呦。

3、,36年前的两个预言 1979年6月,中美两国曾派访问团互访小学教育。 中国预言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国预言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因此,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年之后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我国

4、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优异之处: 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扎实。 通过考试与练习,更能及时准确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PISA测试 PISA全名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推出的成员国合作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评价项目之一。每3年实施一次。 评估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15岁学生。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

5、技能,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地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以下能力: 阅读、数学、科学、财经素养、协作问题解决。,(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PISA测试 20002012年的PISA“金榜表”:前三名除芬兰外,无其他欧美国家和地区,亚洲国家和地区占绝对优势;2003年后前三名只剩下韩国、台北和上海;自2009年始上海包揽了全部PISA项目的冠军。 PISA“金榜表”似乎可以解读为:上海15岁学生在掌握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在适应未来挑战能力方面,已处于全球之冠?上海及其学校教育的整体成效,已处于全球之冠?上海教育质量的现状和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已居于全球之冠?,(一)为什

6、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PISA测试 美国全面落后 2012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参加排名的65个国家中,美国学生的数学能力排名第31位(低于2009年第25位),科学能力排名第24位(低于2009年第20位),阅读能力排名第21位(低于2009年第11位)。 全球教育强国榜上无名,尤其是美、德、英等几乎是倒数。 可是,无论是从教育整体成效、教育水平与质量现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状况、诺贝尔奖数量、高质量论文、创新发明等方面,还是从国民数学、阅读、科学素养的现实,美英德这些国家占据着绝对优势。 PISA的测试结果与现实之间如此大的差异,说明了什么?,(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7、,PISA测试尽管在命题上新颖、更贴近实际生活,但对精通各种题型总结的我国中小学教育而言,熟悉PISA题型是很简单的事情。且PISA测试仍是以题型为形式的纸笔测验,这正是我国中小学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被训练为“熟练工”所具备的长项。 而欧美国家的教育目标丰富,学生除应对考试外,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思考、实践、动手操作、撰写论文等。 他们在纸笔测验训练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远远低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诚教授说,在我国大学优秀毕业生中: 90%以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实践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这一比例更高。

8、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每年在中国录取的高中学生中,100%都是在普通高中阶段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对不是中国各地普通高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香港大学在国内招生的启示,香港大学2005年在国内招生,报名4848人,录取250人。 香港大学招生中有20多名国内所谓“高考状元”被拒绝招收。 被拒的理由是-能力太差,知识面狭隘,难以达到录取的最低要求。 但是,国内至今依然对高考状元热捧,北大和清华依然以接受状元为至高无上的荣誉。,(二)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的特点,视频:被酒精喷烧的女孩,

9、成长的作者凌志军在与网友的交谈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在微软总部有一千多名中国人,但很少有人进入管理层,问其原因,微软公司负责人说,中国人在那里是非常好的工程师,但他们很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对老板说“不”,没有想象力,开会不发言。 不是说中国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是在于中国人太习惯于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他们不适合进入管理层。,美国人眼中的优秀生,1.具有技巧和技术并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易分心,能在充分时间中专注于问题解决;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作业; 4.坚持性强,能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以急迫的心情去努力完成; 5.反应性好,容易受到启发,

10、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积极作出反应; 6.有理智的好奇心,能从解答问题中得到满足,并能提出新问题; 7.乐意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和进行争论; 8.机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9.善于正确地运用众多的词汇; 10.思维灵活,能够及时摆脱自己的偏见,用别人的正确观点看问题.,(三)、优秀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我们眼中的优秀学生: 关于目标: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三)、优秀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关于内容: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三)、优秀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关于“航海问题探究”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了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下

11、列问题:,(四)、我们是怎么做的?,没有固定答案,a.如果你是哥伦布,如何说服国王资助你航海? b.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者说需要 具备的素质,并对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行测试。 c.日志是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你能够列举出撰写日志的要领吗?,我们来看看一组图片和一些视频片段,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北大教授章启群,“应试教育”模式对于科学人才的摧残 任何一流人才的出现都基于两个条件天赋和兴趣 现在的中小学生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 “应试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着重技

12、能训练,实质上与马戏团的驯兽没有实质的区别。,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北大教授章启群,“应试教育”模式是道德教育的灾难 为了升学率,中小学教育之首恶是伤害、戕害了“大多数” 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应试教育”导致家庭教育的扭曲,小萝莉背乘法口决哭诉35太难了.mp4,多名男女用刀活剥小猫.mp4,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4.9.3),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 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 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

13、“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综合实践课程产生的背景 1.时代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 合作、交往、赞美、分享 信息时代 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可持续发展 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知识经济 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总之:健全的价值观;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创新精神;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2、课程设置的弊端,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 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 验。 -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谈话,课程目标单一,远离社会和生活,问题意识,实践能

14、力,创新精神,学习方式单一,综合实践课程产生的背景,3.国际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趋势 强调国际理解教育 日本的课程改革强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日本新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英国新课程提出了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等六大基本技能。 回归生活,联系社会,突出学生主体需要 日本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生存意识和能力; 美国各州课程改革的共性之一就是联系生活和突出学生主体需要。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发展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

15、标 1 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2 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3 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 5 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6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 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 8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基础教育的价值支柱:由“四个学会”到“五个学会”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四大价值支柱 - 学会认知 - 学会做事 - 学会共处 - 学会生存,从“四大支柱”

16、到“五大支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又增加了一项,即: - 学会改变。 - 改变,是变革的时代必备的一种核心能力。是剔除陈旧的、落后的、消极的,适应和创生新生的、先进的、积极的。 - 改变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态度。,学生每完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需要经历“写作、记账、交往、策划、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过程。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运用的知识至少不下于三门学科(如语文、数学、心理)。 试问,在我国有任何一门单学科教学能够教导学生完成如此复杂的一个项目? 在我国只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才有可能指导学生去做一个类似的比较复杂的项目。 需要的能力 培养的能力 (举牌哥),三、怎么开展?,综合实践的特点与内容,(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 按活动领域来分 1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