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200261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 前,我们依托气象科普甲台,正在加紧电子气象建设,通过构建电子化虚拟气象系统,集中 展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候系统五大圈及其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促进气象科普业务与社会互 动,使之成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领现代观念的基地,为聊城气象事业的发展、地方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扩大气象科普影响 泰安市气象局 泰山气象站海拔1 5 3 4 5 米,位于东径1 1 7 度0 6 分,北纬3 6 度1 5 分,是我国建站最早的高山 气象站。它的前身是我国为参加第二届国际极年计划而建的泰山测候所,1 9 3 2 年8 月1 日首开气象 记录,国际极年观测任务结束

2、后,由竺可桢选址日观峰扩建为永久高山气象站,1 9 3 6 年i 月1 日迁 入启用,称“围立中央研究院日观峰气象台”,蔡元培题写奠基纪念碑以资纪念。1 9 3 7 年1 2 月2 8 日因日寇入侵被迫停止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泰山气象事业获得了新生,1 9 5 3 年9 月华东军区气象处在口观峰气象台旧址重 建气象站,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泰山气象站”,l o 月1 日正式开始观测,8 天后改属山东省 人民政府管辖,称“山东省泰山气象站”。 泰山气象站是国家基本气象站,天气预报指标站,观测的资料代表我国参加全球资料交换,I 司 时开展雷达、航空气象观测和酸雨髓测,大气成份观测,在天气预报

3、、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特 别是泰山旅游经济的保护开发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泰山气象站是全省、全国气象部门的一面红旗。1 9 7 5 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历时一年在 泰山气象站实拍了纪录片风云前哨,全国放映,1 9 9 7 年山东卫视“走四方”栏日拍摄专题片泰 山石予以报道。白建站以来,站上多次获全省、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并涌现出全国优秀观测员、仝国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铜奖获得者,全省劳模,市直机关十大优秀青 年等先模人物。 作为全省、全因气象站的窗口,泰山气象站接待了大量来自全国和国际气象部门的同行,美国 国家海洋天气局前副局长本顿博士,前苏联气象代表团、朝鲜国家

4、气象局局长以及日本、越南等国 气象同行相继到站访问,特别是1 9 9 4 年、2 0 0 3 年台湾气象界代表团来到泰山站,看到民国时期蔡 元培和邵元冲的题刻至今保存完好,十分高兴,这些都对泰山气象站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促进。 在五岳之首的泰山之巅,不树神、不建庙,而足建设一个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 精神的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令国各高山风景名胜区是第个对充分发挥旅游陶冶情操、增 长知识的功能是有益的补充,特别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具时代意义。 泰山气象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两期工程建设:第期完成室外模拟大气观测场和一个室 内展室的建设;二期完成室内4 个

5、展室、室外观景平台、科普画廊及道路和环境美化工作,她充分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声、光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重点展示 实时天气预报系统、实时气象服务系统,大气仿真系统,海市蜃楼等气象景观模拟系统、泰山气候 一8 7 和地理知识、日观峰人文历史知识等。同时,依托宽带互联网,建立泰山气象科普网站,追踪时代 最新科技,把当今最尖端科技在第一时问展示给观众,创造“人无我有”的吸引力,把泰山气象站 所在的日观峰建成集科普、人文、自然、爱国主义教育于。体的综合性精品教育基地。 泰山气象科普和爱国主义教冉盛地集自然、人文、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和气象实时业务于一体, 展示有:l 、2

6、 0 世纪3 0 - 8 0 年代摄于泰山的珍贵照片、电动计算机、战备气象仪器等珍贵实物;2 、 模拟大气观测场、天气预报、雷达观测等实时业务,你可亲临现场当一回气象观测员、雷达值班员、 天气预报员;3 、天气仿真室、海市蜃楼等气象景观模拟室,让你身临其境,感受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4 、李白、杜甫登临处、唐宋封禅处、观日台、观日亭等人文、自然景观。参观过这个教育基地,定 会受益非浅。 山东省气象局局长、省学会理事长王建国多次到泰山站指导科普基地建设。在省气象局、山东 气象学会的支持下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建设,购买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使参观者可以亲 身体验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实践。通过现代化的

7、设施对自然天气气候现象演示出来增强了科技性、直 观性、趣昧性,丰富了展示内容。 鉴于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气象文化底蕴,特别是在著名的风景旅游主景点,建立气象 科普基地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在接待广大游客的同时,也展现了气象风采。2 0 0 5 年,泰山气 象科普基地又纳入了泰山为名风景旅游区的重要景点进行建设,与所有景点一起开放,更加丰富、 方便了游客参观,大大增强了开放参观程度。 整体策划,不断丰富基地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泰山为五岳之首,每年来旅游的人 数4 0 0 多万,泰山气象站地处日观峰的旅游区,整天游人不断。我们在气象与旅游的结合上,主要采 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重大

8、节H 、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每年都确立一两项活动作为教育的重点工作, 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力求抓出实际效果。结合旅游黄金周、纪念日和重大庆典活动,开展教育活 动。每年的十一五一旅游黄金周和3 。2 3 世界气象日,我们都组织人员在外介绍气象和泰山气象站: 在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及时宣传科学,对部分跑l J J 的游客,弘扬科学真理,批驳歪理邪说, 及时进行教育,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与学校配合,对学生进行气象科学教育活动。气象科学内容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 显著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与泰安和济南的中学大学建立了 联系,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

9、以及实习,向他们讲解气象知识,参观气象站。现在,泰山气象站已绎 成为了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泰山学院等的教学实践基地。 三是精心组织,热情安排,教育基地取得显著成果。为了搞好基地的接待服务工作,泰山气象 站的同志们在人员少业务重的情况下,配备两人当兼职解说员。对于每一个团队,不管是上级领导 还是一般游客,都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展室和观测场常年对外开放,雷达站和观测值班室有组织 地开放,一般只要游客或学生有要求就带领他们参观。 2 0 0 2 年,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气象局颁发的全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 0 0 3 年又被中国 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据统计,从

10、展室2 0 0 0 年春天建立以来, 每年进入气象站参观的人数4 万左右,其中展室参观人数2 万多人。并因为科普基地的建立,与香 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建立了业务关系。 根据发展实际,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扩大规模,丰富展示内容。一是借雷达建设之际,完 善泰山站的站容站貌建设维护,修旧如旧,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增强可观赏性。= 是扩大 一8 8 室内展室面积,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物,台理布置,科学划分展示区,方便参观。三是投入资金购 买制作现代化的气象设施实物样品,增加感性认识。通过气象科普基地这个途径广泛宣传扩大气象 知识,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气

11、象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气象科技防灾减灾,趋利避害。 泰山气象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学会、山东省气象局、l j I 东省科办、 山东省气象学会和泰安市气象局、泰安市科协共同举办,泰山气象站承办。 高度重视发挥优势积极努力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 黄山气象管理处) 广迎四海的迎客松是黄山开放的象征,美仑美奂的黄山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成百万 计的游人纷至沓来。黄山气象管理处地处风景区的中心,座落在海拔184o 米的光明顶f :,既足 一处著名景点,又是全景区游览道路的交汇点,日平均通过游客流量多达40 oo 余人。在这世界 级的旅游窗口和中国气象的对外窗口,气象科普与宣传工

12、作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 做好气象科普宣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 6 年前,伟人邓小平登上了黄山光明顶,他以睿智的战略眼光提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如今黄山已经在全国闻名,世界有名,但是,怎样把黄山气象的牌子打出去? 成为安徽气象人多年 来挥之不去的情结。弘扬科学精神,传播气象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是我们气象科 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借黄山宝地,宣传中国气象,树立气象科技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 形象,成为全体黄山气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黄山气象管理处以气象科普为切入点,利用独特的优 势,在黄山的“闹市区”一光明顶架起了座科学与公众、气象与公众之问的桥梁,同时,又为宣 传

13、气象,树立行业新风,扩大部门影响,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宣传阵地。 2 健全制度、增加投入、明确任务 气象科普是我们整个气象工作的组成部分,向社会宣传科技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也是气 象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黄山气象管理处的领导班子站在气象战略的高度认识气象科普工作的 重要性,从健全制度、增加投入和加强队伍入手,下大力气抓好气象科普基地的建设。同时,完善 组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了由处领导任组长的气象科普丁作领导小组,将科普经 费列入正常的业务支出,制定了黄山气象处科普工作计划,在中国气象学会和安徽省气象学会 的指导下,分阶段、成系列地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 3 积极探索具有黄山特色的气象科普工作新路子 黄山气象处在科普宣传中,积极探索具有黄山特色的气象科普工作新路子,培养创新意识,并 且在发挥效益上下功大。 3 1 我们在游客的必经之地一光明顶的气象广场处建立了一个六十平方米的气象科普画廊。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