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11019982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学员教材(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安全健康(OHS) 法律法规培训,主要内容,1、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构 2、安全管理 3、职业危害 4、作业现场健康安全要求 5、特殊人群保护 6、消防安全 7、机械安全 8、电气安全 9、特种设备管理 10、危险化学品管理 11、特殊作业 12、事故处理,1、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构,企业对于作业现场的管理必须符合OHS法律法规要求: 违反OHS法律法规要求须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OHS法律法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1.1 OHS法律,宪法 OHS法律 OHS行政法规 地方性OHS法规 与OHS 有关的法律 国际公约,1.2 OHS标准,分类: 按制定标准的对象分为: 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2、 按制定标准的机关分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按法律效力分为: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2、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一般要求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员工的安全生产权利 安全管理组织 安全教育 新改扩建项目管理 工会,安全管理一般要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员工的安全生产权利,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新改扩建项目管理,新改扩建项目管理,工会,3、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要求 职业病范围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危害警示标志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职业病防治要求,职业病范围,共包括10类、115项 尘肺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 物理因素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

3、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5 选用规定 根据须防范可能接触的危险,将作业类别与防护品使用限制作出配伍,特殊个人防护用品,4、作业现场健康安全管理,防尘防毒 听力防护 防暑 辅助用室 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 安全标志,防尘防毒,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11 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且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29+47) 一氧化碳 30mg/m3 (最高允许浓度) 苯 40 甲苯 1

4、00 二甲苯 100 硝基苯 5 铅烟 0.03 锰及其化合物(换算成MnO2) 0.2 臭氧 0.3 其他粉尘 10 几个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PC-MAC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听力防护,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5233 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有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 5235 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5238 噪声声级超

5、过卫生限值,工程技术治理手段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第六条 对于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应当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 第七条 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LAeq,890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 第八条 职工暴露于LAeq,885dB的,应当配备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小于85dB怎么办?,工作地点噪声,接触时间 限值dB(A) 8 85 4 88 2 91 1 94 97 100 1/8 103 最高不超过115,非工作地点噪声,地点 卫生限值 噪声车间办公室 75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 60 会议室

6、60 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 70,防暑,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1 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52111 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与高温作业有所区别: 1、生产性热源 2、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 2或2以上 3、近十年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辅助用室,浴室 车间卫生特征级别 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 1 34 2 58 3 912 4 1324 存衣室 、休息室 、食堂 、厕所 、女工卫生室 、乳儿托儿所 、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间,男卫生间 100/25 50/1 女卫生间 100/20

7、35/1,防护栏杆,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4.1 防护栏杆的高度宜为1050MM。在离地高度小于2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00MM,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M高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200MM。 4.7 室外栏杆、挡板与平台间隙为10-20MM,室内不留间隙。,固定式钢梯,安全标志禁止,禁止标志:禁止不安全行为。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禁止标志数目:23个;,安全标志警告,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

8、衬底为黄色。 警告标志数目:28个;,安全标志指令,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指令标志数目:8个,安全标志提示,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一般提示标志: 2个; 消防设备提示标志:7个,5、特殊人群保护,女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

9、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禁忌劳动(劳安字(1990)2号),第三条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矿山井下作业; 、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 、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二十公斤,间断 6 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禁忌劳动(续),第四条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食品冷冻库内及冷水等低温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

10、业; 如:轻工系统的方便面和面,粮食系统厂的冻肉装运,蛋品厂的过磅,轮胎厂的大轮成型,橡胶厂拔楦,化工厂的有机备料和无机备料等。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第级(含级)以上的作业。,禁忌劳动-第五条 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第、级的作业。,禁忌劳动-第六条 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已烯雌酚生产的作业; 、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

11、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禁忌劳动-第六条 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续),、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 、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禁忌劳动-第七条 乳母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上条中第、项的作业; 、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未成年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

12、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森林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凡在附落高度基准面5米以上(含5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 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6、消防安全,火灾种类 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人员的消防管理 消防设施配置 灭火器配置 消防安全标志 现场消防检查 爆炸危险场所 火灾报告及现场处理,火灾种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带电火灾,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人员的消防管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3、办法: 第十五条 : 下列人员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并取得省公安消防机构统一制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义务消防队员; (四)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装卸的管理人员; 第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区别?,区别?,消防设施

14、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四条 :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 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固定的:如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防火门等,移动的灭火器材、自救逃生器材,如灭火器、防烟面罩、缓降器,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标志,灭火器配置,消防安全标志,现场消防检查,机关、团体、企业、

15、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 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五)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六)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十一)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重点消防单位:每日巡查;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季度检查,(重点消防单位)现场消防检查,中华人民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