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17374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检修施工方案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料乙醇电厂锅炉检修工程 施工方案 锅炉检修 项目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审 核:技术负责人: 批 准: 审 核: 机动部: 编 制: 年 月 日目 录1编制说明32编制依据.33工程概况34施工方法(工艺)45.资源供应计划136安全保证措施14- 23 -一、编制说明本方案是为 工程编制的。一、 编制依据21检修任务书22热电厂设备检修技术规程锅炉部分二、 工程概况3.1工程名称:锅炉检修3.2检修项目及工作内容:检查锅炉省煤器、一、二、三级过热器、水冷屏、水冷壁、顶棚管、空气预热器等磨损腐蚀情况;检查顶棚及吊挂管护瓦、回料阀、回料腿、密封盒、各风管、

2、落煤管、启动燃烧器、水冷风室、落渣管等;更换疏水管线、落煤管斜管更换等;具体工作内容详见检修任务书。3.3计划工期及进度:按照1#3#炉检修任务书工期安排三、 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 作业前熟悉施工现场,与专业工程师落实明确各项具体施工内容;(2) 编制质量保证方案、安全保证措施,批复后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 按照检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考试。(4) 各级职能人员按要求提前办理有关手续。42现场准备(1)办理好各种手续,如用电、动火、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证件,预制场地占用许可等;(2)施工用的临时电源及用水点落实好;(3)施工用各种工机具已进入厂内,

3、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完毕。(4)施工用各项材料已到位。(5)根据施工要求提前制作、安装吊装设施及脚手架的搭设。(6)组织作业人员熟悉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清理现场障碍物及提前完成保温拆除工作。(7)提前作好作业现场施工电源的铺设工作(安装安全符合要求临时电源箱)。4. 3人员、工机具准备齐全四、 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拆炉人孔搭炉内脚手架检查炉内、旋风分离器及水平烟道浇注料炉管切割取样四管测厚检查密封盒、各风管、落煤管、启动燃烧器等检查 风道换垫吊挂管及顶棚管防磨喷涂检查各疏水管、落煤管更换更换破损风帽等拆架子恢复保温锅炉水压现场清理。(一)四管检查:51对水冷壁、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三级过热器、省煤

4、器、空气预热器进行清洗。52在水冷壁下弯处、水冷壁八米处、一级过热器处搭设满膛脚手架。53检查水冷壁的磨损,胀粗变形情况。麻点坑深度不大于1.5mm,胀粗不大于原管径的3.5%,局部鼓包超过原壁厚的1/3,长度不大于50 mm,面积小于10cm2时可补焊或加防护瓦,大于时应更换管子。磨损后最小厚度应不小于3.5mm。54抽检水冷壁管进行打磨,测厚。55检查过热器管子磨损、胀粗、弯曲情况。56检查过热器管子支吊架、管卡、防磨装置等。57检查空气预热器堵灰情况。58检查、更换部分腐蚀和磨损的管子及部分防腐套管。59检查省煤器防磨罩的完整情况,防磨罩是否正对烟气流向。510检查省煤器管子的磨损,蠕胀

5、情况,尤其是靠四周墙处,弯头穿墙管处及烟气走孤磨损。管子磨损不大于原壁厚的1/3,长度小于100 mm可补焊,否则更换新管。511防磨罩应完整无脱落,紧贴管壁外,并应包住1/41/3管弧段,并能自由膨胀,迎着飞灰的一至四层管子必须加防磨罩。(二)疏水管安装5. 12管子领出检查,看是否有裂纹、压扁等情况;5. 13预制下料,按现场位置设计管线的走向、坡度,并报给电厂专工,确认无误开始施工;5. 14坡口打磨,此管线要求氩弧焊接,坡口要求30度并打磨光亮。5. 15管子对口焊接,要求对口间隙为23MM,不得顶死,错口误差小于1MM。(三)其它检修5. 16炉管取样检查及恢复5. 17炉内、水平烟

6、道浇注料更换5. 18炉管焊口探伤5.19吊挂管及顶棚管防磨喷涂层检查及处理6、锅炉喷涂施工工艺流程: 6.1超音速电弧喷涂施工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电源:380V 20KW 三相交流电2)、气源:气压5kgf 流量5m3min3)、平台:长4m(最少3m) 宽2m(最少1.5m)4)、喷涂工件的位置离主机放置位置的距离不超过15m5)、施工部位所需的脚手架6.2施工方法 6.2.1)、表面预处理:首先清理各工作表面上的浮灰、渣等杂质。 6.2.2)、喷砂作业:用喷砂机对工作表面进行喷砂处理,达到表面干燥、无灰尘、油脂、污垢和锈斑,表面清洁度达到GB8923中规定的“Sa3.0”级,露出金属

7、光泽,表面粗糙度达到GB11373中规定的“Rz50-90m”。 6.2.3)、喷涂作业:对喷砂后的工作面进行喷涂作业,涂层表面要求平整、光洁、致密、均匀,且和基本结合完好,无起皮、开裂、麻面、脱落等缺陷,过渡区与母材光滑过度,无台阶存在,基材不变形,孔隙率低于0.9%。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喷涂,使涂层总厚度达到0.5mm以上。 6.2.4)、预测厚度;用测厚仪对金属热喷涂涂层进行测量,保证涂层厚度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 6.2.5)、封孔:采用KM高温耐磨专用封孔剂对金属热喷作涂层表面过行封孔,以阻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微小的涂层孔隙进入涂层内部,有效封闭毛细孔。6.2.6)、自查:施工结束后进

8、行自查,对不合格处进行修整。7、质量要求 7.1、选用16-20目优质石英砂支除管壁表面氧化皮,直到管子表面露出金属光泽,使表面清洁度达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Sa3.0级。7.2、选用14-16目金刚砂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以增大表面积,提高结合强度,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1373-89热喷涂金属表面预处理通则规定的Rz50-90m。7.3、涂层外观:涂层表面必须是均匀的,不允许有起包、鼓包、颗粒粗大、裂纹、掉块、漏喷及其它影响涂层使用的缺陷。7.4、涂层厚度:在涂层厚度的把握上有台下措施:一是要求监督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严格按操作规范施工;二是通过喷涂材料的消

9、耗来控制涂层厚度;三是依照施工前预设参数操作,喷涂代样或现场抽取实样有卡尺测量检验;四是在对金属表面进行了喷砂处理后,先用便携式涂层测厚仪进行较大量的取点测厚1,而后再在热喷涂完毕,封孔前对管壁取点测厚2,并对数字进行微量修正,两平均数值之差即为涂层厚度。7.5、涂层结合强度(涂层与基体):采用拉刀检验,使用特制拉刀,在喷涂层上进行纵横条状况“#”字形拉痕,观察其是否存在片屑状剥落。安装时与支架磨擦不得脱落、起皮。7.6、性能指标检验:现场喷涂时在同样工况条件下喷涂足够的各类试样,以便对涂层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8、焊接工艺8.1.1 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

10、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8.1.2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8.1.3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8.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

11、于2mm;8.1.5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1.5.1 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8.1.5.2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8.1.5.3 不宜在焊

12、缝及其边缘上开孔。8.1.6 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8.1.7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表4 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类别牌号温度时间,h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条J422150lJ4263001J4273501J5021501J506,J5073501J506RH,J507RH350430l铬镍不锈钢焊条A1021501A1072501A1321501A1372501A2021501A2

13、072501A302300350lA002,A022,A212,A2421501铬不锈钢焊条G202150lG2072501G3021501G30720030019、焊接规程碳素钢及合金钢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范附录B第 B.0.1条及第B.0.2条的规定。9.1 异种钢材焊接时的焊条选用。(1)当两侧母材均为非奥氏体钢或均为奥氏体钢时,可根据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材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选用焊材;(2)当两侧母材之一为奥氏体钢时,应选用25Cr13Ni型或含镍量更高的焊材。9.2 定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9.2.1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9.2.2 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9.2.3 在焊接根部焊道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应将缺陷部分除尽后方可施焊。9.3 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其材质宜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应在整个焊缝焊接及热处理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拆除。拆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拆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表面齐平。9.3.1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9.3.2对含铬量大于或等于3%或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5%的焊件,氩弧焊打底焊接时,焊缝内侧应充氩气或其他保护气体,或采取其他防止内侧焊缝金属被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