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06807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法门镇齐村小学樊红梅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出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尊严篇,第二篇文章。一、 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宴婴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他,晏子进行了反驳,为自己和齐国赢得了尊重的故事。课文用三个小故事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的智慧,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代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最后以一句话交代出斗智的结果。课文叙述顺序清楚,结构完整。 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需要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用过查找资料帮助学生了

2、解课文背景,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学习。 2、教学目标 (1)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的故事,由衷地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有感情的课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是怎样三次侮辱晏子,而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 (2)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3)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查询有关晏子的故事。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

3、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晏子使楚。1、板书、解读课题。晏子,晏,姓;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子的尊称。(板书:晏子)使:出使,奉命去国外办事。楚:楚国。 (晏子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拜见楚王。板书:楚王)2、投影出示句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齐读句子。 (二)抓中心句,理清脉络 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这句话也一样,你读了刚刚投影出示的句子后想到了什么? 投影出示:在这之前,楚王。2、指明男女同学分读这句话。读了以后,我们产生了一个问题:晏子是如何变侮辱为尊重的?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 (1)在这之前,楚王 。 (2)后来,晏子 。 (3)从这以后,

4、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样,我们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还需要好好研究。今天,我们要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3、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用“”画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简单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板书:钻狗洞 (2)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齐读这句话,楚王这句话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达到侮辱齐国没有人才的。板书:没人才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

5、风气不好。 板书:没出息 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三)学习“晏子反击” 1、学习晏子第一次反击楚王的语句。 (1)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并想象当时的场面,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一个修饰词语,读一读。投影出示: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 地说:“这是个狗洞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完成练习: 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王让我钻狗洞。所以楚是 。 板书:狗国。 (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之后,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3)楚王开城门是无可奈何的,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 2、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学懂了晏

6、子的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学懂后两次的反击,变换一下学习方式,四人为一组,读第二三次反击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3、学生分组学习。第二次反击:(1)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2) 我最不中用,访问楚国。(3) 所以出楚国是 ,结果 。 第三次反击:(1)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橘。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2)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3) 所以楚国是 ,结果 。 4、点评: 下面我们读一读三处表示结果的话。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语言特点(都用了“只好”这个词),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楚王的感受? (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

7、苦说不出;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花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四)扩展训练,发散思维。 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如果你也去参加这个宴会了,你能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吗? (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辩的口才;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国家受侮辱,他的爱国,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正义站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所以他才会理直气壮。) 表演课本剧:选2名学生分别担任人物角色。(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的了晏子以智慧击败了楚王的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祖国的尊严。 板书设计: 钻狗洞 没人

8、才 没出息 楚王 (侮辱) (尊重) 晏子 狗国 下等国 强盗国 教学反思: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宴”三个小故事组成。教学时我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寻找楚王与晏子三次交锋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的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用“朗读表演”等形式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课本剧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