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05704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复习卷 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纵然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从浩瀚(hn)星辰中摘取几颗,也足以彰显中国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奕奕生辉,令观众折(zh)服。B每当瑞雪初霁(j),站在宝石山上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露出了斑驳的桥栏,似断非断,是无数游人锲(q)而不舍追寻之景。C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最本真的教育在自然。风扶麦动的田圃(b),静谧无言的白桦,风雪弥漫的山垣,蜩鸣蝈唱的原野,皆胜过强聒(gu)不舍的言语。D我们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要心无旁骛(w),潜心阅读。

2、有时,甚至需要像香菱学诗那样,具有挖心搜(su)胆、废寝忘食的精神。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融合、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就是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厚与否?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迫切B源远流长C

3、弘扬D首当其冲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BCD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逑:喜欢追求)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比:对比,比较)C未果,寻病终(寻:随即,不久)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澈:空明澄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加强道路质量,提高道路维护。B近年来,科幻类题材的大片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新热门,春节期间在电影档占领一席之位的流浪地球,广泛赢得了观众们的好评。C“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

4、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D水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树立的是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强化区域间联手、联动、联治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B月亮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它有许多的别称,如“玉轮”“桂魄”“蟾蜍”“广寒”“望舒”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也是指月亮。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D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

5、律诗。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五言绝句。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代文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ABCD二、知识积累(第7题每空2分,第8题4分,第九题每小题4分,共24 分)7古诗文名句默写。 (1)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6、(2)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是文天祥的选择。 (5)“”,人们传诵此诗句,敬佩的是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象和从容笃定的自信;但是,超越困难,光凭勇气还不够,“”,我们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能望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请选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填写。)8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带劲!” “爸!这里限速50!” “啥关系!没警

7、察。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9名著阅读。 (1)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甲: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选自施耐庵水浒传 乙: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根据外貌描写,你能分辨出上述材料中的人物吗? 甲: 乙: (2)古人云:不为穷(贫困)变节,不为贱(身份地位低)易志。下列选项中谁最符合这句话所体现的精神?请结合阅读经历从两个方面加以印

8、证。 A林冲 B祥子 C简爱三、古诗阅读(10分)10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人东游【唐】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1)李诗用“”比喻漂泊无依的友人,温诗用“”象征从天涯归去的友人。(2)两首诗的尾联都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具体表现不同,请作赏析。四、文言文阅读(11-12,14题每题3分,13题每题4分,共13分)钟离意传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

9、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建武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竞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

10、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愆(qin):过错,过失。掾(yun):属官;属员。班:分。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做榜样)B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同情)C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被绑或捕)D入言于太守曰(语言)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2)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14钟离意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赏析。五、

11、现代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32分)民间于德北 (1)桥下有一家店,名字十分普通,叫“老于家抻面馆”。(2)老板姓于,不言而喻。(3)这家店经营的东西再简单不过,主食即抻面,用牛骨汤门口是一个大灶,灶上有锅,不大,常年不熄火,煮的就是牛骨。副食是凉拌菜,有十几样之多,三元一盘,可分可合,挑拣随意。(4)老板人称于老大,不知是说排行还是说他的个子。这于老大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宽宽的一张脸,虎背熊腰,从后边看,根本看不出五十岁的年纪。出奇的是他的拳头,大得吓人,攥起来像大号的搪瓷缸子,看一眼胸口都疼,仿佛被他打了一下。(5)于老大练的是通背拳。(6)通背拳大开大合,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往往一招致敌于死

12、地。他的握拳方法也有别于其他拳种,食指和中指突出于拳面,技击能力大大提高。被通背拳打到的人先麻后痛,转而残垣一般坍塌。(7)据说,于老大年轻的时候伤过人,并因此而入狱。据说,于老大曾击倒过一面墙,惹得主家找上门来索赔。据说,于老大击折过一棵树。据说(8)这样的话说多了,事情传大了,相信的人却越来越少了。(9)也难怪,平日里看老于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除了身材高大,哪里像一个练过武术的人?夏日闲暇时,周围的邻居在树下乘凉,看见老于过来,马上叫声一片:“老于,走一趟!走一趟!”于老大笑着摇摇头。“哈哈”(10)树下传来一阵哄笑。(11)也有永安城的练家子,知道民间藏了一个通背拳高手,纷纷赶来讨教,希

13、望可以领教一二。可是,个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有不肯白来的,趁于老大不注意,从后面猛地一搭他的肩膀,那于老大的身子竟然一歪,险些跌倒似的。“对不起!对不起!”搭手的人一连声地道歉。于老大依然笑笑,一副懵懂的样子。(12)更有甚者,永安桥一带的混混儿,看于老大人善好欺,便来店里吃白食。往往是这样的情形:三两个混混儿,进到店里来,把每样小菜叫上一盘,先白酒,后啤酒,吃饱喝足,抹抹嘴巴走人。服务员自然不让,拦在门口要结账。混混儿们翻了脸,嘴上不干净,门口的啤酒箱子也给砸了。(13)于老大听见响动,从后厨出来,一边擦汗,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混混儿们挺着脖子,眼珠不断地翻动。“几位身上没带钱?”“没带

14、。”“那好,下次给。”混混儿们一脸的得意,仿佛占了天大的便宜。(14)服务员是于老大的儿媳妇,看看混混儿们的背影,再看一眼公公,一跺脚,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爸,咱也太窝囊了吧?”儿媳妇说。“平安是福,平安是福。”于老大摆摆手,兀自忙他的去了。这就是练通背拳的于老大!(15)秋天说到就到了,四乡的农民开始往城里运冬储菜。永安桥是入城的必经之路,早晚自然多了一分热闹。 (16)这一天傍晚,正是学校放学的时候。突然,一匹惊马拉着一辆空车从远处疾驰而来。行人惊叫着四处躲避,街上,一群孩子还钉在马路中间!眼看一场冲天的祸事就要发生,所有目击者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就在这时,“老于家抻面馆”冲出来一个人,看个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