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004386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3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14、审美变化中自我(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授课:李勇,2014年3月,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分歧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 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的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 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导 学,中山装 军装 西装 牛仔衣 休闲服 时尚服装,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1、你喜欢哪一款服装?为什么会喜欢? 2、你的父母辈、爷爷辈会选哪一套?,服装的

2、演变,-中山装-,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军装-,-西装-,-牛仔装-,-休闲装-,这是哪个年代的服装?,70年代,50年代末,前苏联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号召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一时间,布拉吉成为时尚。“布拉吉”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这种款式健康活泼,不做作,流行了很久,以至于现在许多中年妇女夏季的裙装还是这种稍加变化的布拉吉。,都市丽人九个姑娘的衣着打扮虽然非常时尚,但却只有黑白灰的赭石色,不由人会想起清水出芙的诗句来。画中人有着传神的眼睛,这九位姑娘不是九位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时装模特儿,而是在城市街头常常见到的似曾相识的年轻女性”蒋采苹.,美术家在所身处的特定时代和文化环境

3、中,难免受到当时审美标准的影响,并且不自觉的体现在作品中。,美女委员,重返故里,哪个年代?表现了新时期女性的什么?,流民图蒋兆和,陈老莲举案齐眉图,课堂活动:考考你的审美 谁知道古代四大美女?名字?年代?轶事典故?特色美?分别列举出来。 你最喜欢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工笔作品,闭月:貂蝉本是一歌姬, 能歌善舞容俏丽; 献帝大臣王允喜, 捧之月儿不敢比。 羞花:玉环本是农家女, 一日皇缘进宫去; 青春虚度含泪叹, 花收叶卷为她屈。,沉鱼:西施本是浣纱女, 貌似桃花肌似玉; 秀水溪边洗衣时, 鱼儿忘游沉下去。 落雁:昭君出塞雪花飘, 雪中红梅是红袍; 为国平安联姻去, 琵琶声中雁坠掉。,西施,貂蝉

4、,昭君,杨玉环,一、你喜欢的明星有哪些?为什么喜欢? 二、你觉得内在美和外表美相比哪一个更要? 三、有哪些你认为面貌丑陋但是在事业等各方面能力不逊色酷帅美的男女明星。 (张艺谋、甄子丹、冯小刚、黄渤、韩红等),讨论: 一、有没有因对自己的面貌不满意而自卑的? 为什么?怎么办? 二、你知道有那些女明星整过容?她们为什么要整容? 三、你想整容吗? 四、你知道整容的不良后果吗?你有什么看法?,因整容而死亡的超女王贝,西门大妈,杨均均整形前后,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 绢本 五代)黄筌,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勾填法,果熟来禽图 (中国画 绢本)林椿,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

5、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没骨法 作品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表现画家的个性和情感。,没骨法,绘画表现方式的变化,工整写实即兴创作,抒写个性世俗倾向,五代“徐黄异体”北宋徐林“没骨画” 北宋中后期苏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元赵“书画同源”明代董“南北宗论” 清代“扬州八怪”近代吴“以书入画”,独创,形成,顶峰,世俗,出水芙蓉图一画虽小,画得却十分精致生动,此画用的是“没骨法”。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这幅画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出水芙蓉图 宋 吴炳,枯木竹石图 (中

6、国画 纸本)(北宋)苏轼,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体现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 使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对绘画发生兴趣,从而形成文人画的潮流。,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这幅作品和出水芙蓉图有什么不同?,枯木竹石图 宋 苏轼,这幅作品画得不精致,很随意,是文人们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传了很长时间。,历史原因:宋人苏轼、米芾等人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促使许多文人士大夫对绘画产生兴趣。元代赵孟頫强调“书画同源”,把文人画推上主流位置;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抬高文人士大夫而贬低职业画家,使中国画向业余发展,以笔墨抒发胸中自我;清代吴昌硕把时代因素蕴

7、含其中,强调视觉冲击力,把以书为画的文人画推向极致。,进一步比较 枯木竹石图 (苏轼)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 三千年结实(吴昌硕),枯木竹石图 (苏轼),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 (吴昌硕),它们跟出水芙蓉图相比有什么区别? 后两幅作品的“世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 ?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出水芙蓉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整细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金农所

8、在的扬州和吴昌硕所在的上海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收藏者也大多是商人,所以绘画要迎合收藏者的爱好。,兰石图 (中国画 纸本)(元)赵孟頫,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强调“书画同源”,高扬心灵抒写的主动性,将文人画推向主流的位置,其所体现的时代心态在花鸟画的象征主题上得到很好的显示,梅兰竹菊成为元代文人的心态符号。,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竹石图 (中国画 纸本)(元)赵孟頫,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马图 (中国画 纸本)(元)赵孟頫,枯木竹石图 (中国画 纸本)(元)吴镇,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以草书

9、笔法、湿笔画法“写”花鸟画,进一步提升文人画自我表达的成分。,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岩居高士图 (中国画 纸本)(明代)董其昌,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提出“南北宗”论,抬高士大夫文人画而贬低职业画家的创作,不但使中国传统绘画进一步向业余化发展,更使传统绘画的审美重心发生了大的转移,以笔墨直抒胸中的自我成为文人画家的主旨。,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仿李莹丘山水图 (中国画 纸本) (明代)董其昌,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牡丹礁石图 (纸本 明)徐渭 链接,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徐渭的出现,更将直

10、抒自我的写意花鸟画推向顶峰。,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菊花图 (纸本 明)徐渭 链接,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花鸟画 (纸本 明)徐渭 链接,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花鸟 (纸本 清)八大山人,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玉壶春色图 (纸本 清)金农,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清代扬州画派深受市民文化影响,削弱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在花鸟画中出现了世俗的倾向。,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竹图 (纸本 清)郑燮(xie),美术家在社会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差异表现得非常微妙的,这种自我

11、也通常都是美术家主动而且自觉表达的。,苏轼枯木竹石图,枯木竹石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艺术创作风 格,社会审美标 准,文人画 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画”。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画或称诗卷气。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为多。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他们的画大多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好画后又大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故以表达画意,亦以画表达诗意。被人称为诗情画意。,北宋.苏轼枯木竹石图,元.吴镇枯木竹石图,明.徐渭黄甲图,清.金农玉壶春色,此画体现的有可能是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的历史。此画为青绿设色,

12、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 向远山栈道行进, 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 应为唐明皇, 嫔妃则着胡装戴帷帽, 展示着当时的习俗。画中山势突兀, 白云萦绕, 山石有勾勒无皴法, 设色全为青绿。此图可能为宋代摹本, 但比较接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画风, 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山中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渔庄秋霁图一画是倪瓒山水画典型风格的作品。近景是平坡, 上有杂树五六枝, 中景是一片空白, 实为浩森的湖水, 远景是低平的峦头,境界极为旷远。此画墨法浓润, 与他晚年一意平淡的风格稍有不同,元朝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赵佶,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创造

13、的书法字体,是楷书的一种。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 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朱耷 石涛 板桥,黄宾虹 齐白石,郑板桥 不惜以五十金换他画的一枝石榴,并刻一印曰“青藤门下牛马走郑夔”深表折服。 齐白石 “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并仿效郑板桥作诗抒怀:“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14、黄 甲 图,雪蕉梅花图,绘画表现方式的变化,工整写实即兴创作,抒写个性世俗倾向,三千年结实 (中国画 纸本)(近代)吴昌硕,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清代扬州画派深受市民文化影响,削弱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在花鸟画中出现了世俗的倾向。,不同时期 不同表现形式,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主张神似。注重用墨,强调作者

15、的个性发挥,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林椿 果熟来禽图,审美变化与文人画,比较下面两幅画:,南宋 林椿 葡萄草虫图,-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战国中期,人物龙凤图,楚国当时的意识形态弥漫在神话世界中,“厚葬风气”兴盛;,绘画题材:,“引魂升天”,表现技法:,黑线勾描,设色平涂,人物形象:,符合“楚王爱细腰”审美时尚,社会背景:,女史箴图(局部) 晋 顾恺之,-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女史箴图(局部) 晋 顾恺之,-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唐),-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步辇图 (唐) 阎立本,-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捣练图 唐 张萱,-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西厢记窥柬 陈洪绶 (明),-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讨论题:,-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1、从战国秦汉到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