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029752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四章 气象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一、气象产品供给 经济学意义上的气象产品包括气象有形产品和气象无形服务。 根据属性可以分为公共气象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具备完全排他性和竞争属性的气象产品服务称为私人气象产品。,根据气象产品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划分,气象产品的供给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完全由国家政府部门提供的气象产品服务,包括公共气象服务和私人气象产品。如朝鲜等,以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为主。,其中,中国正在从完全向市场化转变,中国本身也在追求欧美重要国家承认市场经济主体地位。这个很关键。 市场经济主体意味着市场主体可以公平地追逐资源,中国传统的垄断国企要从民营领域推出,交给民营

2、企业。就是国退民进。但是四万亿的实施推动了垄断国企的大跃进,资源配置再一次向国企倾斜。,由政府提供一切公益性和私人气象产品可以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但是根据公共经济学观点,只有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由于市场失灵而无法有效供给,才需要由政府完全提供,私人产品由于存在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应当由市场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简单地说,就是大、复杂、重要的产品可以由国家控制,第一是政治上面考虑的,比如三峡大坝,重要的能源等,必须由国家掌控;第二是经济层面的,这些产品投资必须足够大才有钱可赚,中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广电等都是暴利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必须投资大,在民企弱的时候,就容易由国家进

3、行投资。,所以,气象行业开始由国家投资,具有一定的政治需要和经济需要(民企不够强)。 但是长期以来就会形成衙门化的运行机制,第一是懒,技术创新没动力,体制创新没动力,不容易把精力放到气象事业发展上。 第二是容易形成小体制被大体制包裹的现象,而政治体制是倾向于稳定的,这种思维和文化会成为气象事业向上发展的桎梏,所以是不合理的。,所有和政府关联性较强的行业都会出现无效率、腐败,中石化的“天价灯”、茅台酒只有在政府性企业才会出现。所以气象事业要想大发展,从市场经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必须要走向市场化。,所以这种供给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气象产品供给质和量不足的缺陷:在质方面,由于国家气象部门是唯一的气

4、象产品供给者,气象产品市场缺乏良性竞争以及有效的绩效评估机构,气象产品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在量方面,由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无法兼顾社会大众对于公益性气象产品和私人气象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第二种模式为并行式,即国家气象部门同时提供公益性气象产品和私人气象产品,并且允许私人部门公平参与私人气象产品市场的竞争。国家气象部门减少了气象业务发展对国家财政投入的依赖,既负责公益事业,也提供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鼓励在气象服务市场上的平等竞争,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事实上,第二种方式可以称为过度式,因为它不是最优的,是无法完全实现市场的权宜之计。 政府和民营企业博弈的时候总是处于优势,而任何主体都是逐

5、利的,这从机制上来说是不合理的,监督成本、运行成本都会极高,所以说这是过度模式,而不是要建立的模式。,由于政府没有完全退出私人气象产品市场,第一种模式的缺陷还是会有所体现;而政府和私人部门同时存在的市场会导致不同部门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进而收入分配不均,挫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采取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为分离式,即国家气象部门只负责公共气象产品,私人气象产品完全由私人部门供给,政府不参与商业性经营竞争。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纯公共气象产品和准公共气象产品等公共气象产品服务,用纳税人的钱满足公众需要;而私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产品需求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满足。,这种模式

6、较符合经济学的原理,由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气象产品服务就无利可图。私人部门不愿生产提供这种公共产品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提供公益性,每个社会成员也不愿花钱去购买本可免费享受的产品,因而这类公共气象产品只能由政府根据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如方便出行、防灾减灾等)来生产提供,如中央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气象产品。,这种模式较好地利用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概念界限,能够建立科学高效的供给机制,但是事实上气象产品的提供在技术上、设施需求上都是一揽子的,不可分割的,所以要真正实行起来有很大困难的。 因为气象产品的边际效应递减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可以通过中央气象台看到天气预报,谁又花钱去定制气象信息呢?台风

7、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极大,中央气象台敢对这些预报信息收费吗?答案是否定的。,第四种模式为完全商业化,即将所有的气象业务都交给市场,这种模式在个别小国(如新西兰)是存在的。1985年,新西兰气象部门转为自主经营的社会服务机构;1988年后,为加速改革进程,新西兰气象机构引入新的会计制度,强化成本核算,以效益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制气象产品服务机构。,此机构的运行机制为按照市场的需求,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来确定各项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其公共气象产品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国家气象公司每年从政府合同中获得50%的收益,从航空气象服务中取得25%的收益,剩下的25%的收益来自于其他商业化服务

8、,此部分收益增加较快,而与政府的合同资金额相对较稳定。,这类模式可以在其后较为温和、国家较为简单的形势下采用。新西兰的产业模式较为单一、人口稀少,气候温和,气象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较小,所以可以执行。,但是在人口稠密、气候多变的国家,这种模式往往会因为投入得不到保证、企业信用等问题显得不够“靠谱”,而且气象有时候与航空航天、军事都密切相关,企业容易被渗透和控制,所以在大国、强国很难让企业去承担气象事业的重任。,二、气象产品的有效供给 气象产品作为公共品的缺陷首先表现为供给不足。当传统的气象产品向大众提供时,作为公共产品,它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不支付就消费的现象。因而在这个过程中

9、,消费者为不支付或者少支付,就会隐瞒对公共气象产品的需求程度,进而产生“搭便车”现象。,这时候总社会需求量被低估,气象产品的供应机构自然会减少产品的市场供应量。这个不足包括数量和质量。 气象先生宋英杰被称为最不靠谱的先生,中国大灾、重灾很难预测,充分说明了气象产品的质量长期驻足不前,,公众长期通过电视,尤其是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获知气象信息,说明产品开发的种类、传输渠道也是相当滞后。不容易激发购买气象信息的热情。 与苹果比较?,另外,国外气象产品服务机构的进驻,使得消费者对于气象产品需求的自主意识提升,对于气象产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供给和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从机制上看,由于政府

10、的介入,公共气象产品的缺陷其次表现为供给失效。长期以来,气象行业只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撑,缺乏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管理手段,政府的垄断必然导致公共气象产品市场低效率,进而使得气象产品市场供给失效。由于公共气象产品市场缺乏竞争性,气象产品种类有限,质量始终停在较低水平,不利于专业技术的交流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公共品本身的缺陷和政府的介入,使得气象产品存在供给不足和供给失效的问题。 因此,气象产品的改革第一步就是要提升有效供给。,有效供给-既要满足供给的高质量,也要满足恰当的数量和对象的要求。如在产品细分的基础上,落实供给产权制度改革。以天气预报为例: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短期城乡天气预报应该界定为公共产品

11、,并且其获取成本低,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中长期的特殊气象产品服务,普通社会大众并无实质需求,而特定行业或部门企业对特定的气象信息弹性较高,如房地产业、空调业、农业等相关行业可以根据特定气象信息调节库存等。因此,将此类气象产品性质界定为私人产权,产权归于发布的气象机构。,三、我国气象产品供给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气象的设施设备水平、科技水平、人员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气象服务的质和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天气预报更为准确,气象服务产品更为丰富。而且,气象供应部门正为日益增加了多样化服务需求而不断的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天气预报手机短信这一准公共

12、气象产品的客户有近1亿,许多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如海尔、格力、鄂尔多斯还接受了私人产品的气象服务。,具体而言,我国气象产品的供给存在不足和低效的问题。由于没有私人部门进入气象服务领域,气象市场是由国家垄断提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气象产品市场是低效的,气象产品供给不足,缺乏特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在我国的气象系统中,气象声讯台和在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插播广告是收益最好的两类气象产品服务,而行业和个人购买气象产品服务的收益仅占极小的一部分。,第二节 气象产品的需求,气象产品主要包括有形物品(如新的气象仪器设备等)和无形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工程服务和气象综合科技服务)。气象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

13、象部门拥有的各类雷达(测风雷达、天气雷达以及其他雷达)、气象部门拥有的车辆(小轿车、吉普车、客车、专用工程车、客货两用车、载重车和其他车)、计算机配备、通信、影视及人影设备、特殊探测设备(太阳光度计、大气总悬浮物监测仪、气溶胶浊度计、干湿沉降观测、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仪、梯度观测塔和闪电定位仪等)、自动站及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等。,由于这些有形产品的主要需求方为各类气象部门,较之全社会各行业都有需求的气象服务来说需求范围要小的多。,(一)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 公众气象服务是指各级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公益(公共)性气象服务组织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电话等公共传媒,向社会大众无偿、广泛提供的气象

14、预报、情况信息和技术、工程服务等。我国气象局将我国气象事业定义为科技型、基础性的公益事业,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气象服务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性质。,(二)行业气象产品需求 行业气象服务是指为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或某个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其服务单位是单位、集体。它既可以采用决策服务的形式,也可采用专业服务或专项服务的形式。根据提供的行业气象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集体合理利用或使用气象服务,积极采取趋利避害有效措施,取得效益。 水利行业、空调行业、啤酒行业等。,(三)气象工程服务的需求 气象工程服务是指应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各类不同的用户所进行的技术性、工程性的气象服务。也有学者把此

15、类服务进一步阐明为是指应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对一定的生产对象或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本身,或生产对象、用户系统与气象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调节、改造或控制,以达到趋利避害、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进行的气象服务。,暴雨、雷电、大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系统;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系统 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开展区域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这类工程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二、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途径 首先,电视是公众获知天气预报的最佳途径。 有报告显示,城市社区有90%,农村有93%的公众是从收

16、看电视获知天气预报的。而1994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只有42%的工人,44%的农民是从看电视获知天气预报的。,地方气象影视部门进行电视天气预报直播大都是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在气象局至电视台之间铺设光纤,将视音频信号通过光纤传送至电视台的直播室。要加强电视天气预报直播系统建设,保证随时随地进行气象新闻直播。,此外,通过广播电台、报纸、手机短信发布公众天气预报前景看好。 这点主要体现在城镇。一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已输送到大中城市;二是城镇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经济实力普遍较强,以及广播电台、报纸、手机短信使用方便,灵活,也给快节奏的城镇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有报告显示,公众从广播电台、报纸和手机短信获取的天气预报信息比较接近,几乎各占45%。因此电台、报纸、手机短信的前景看好。,第三节 气象产品供求平衡 一、供求分析的一般框架 (一) 需求分析 1、需求与需求曲线 经济学中某一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定义为人们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通常,影响买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2)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