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02651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目录,1、环渤海经济区概况 2、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3、环渤海经济区的比较优势 4、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不足 5、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环渤海经济区概况,环渤海经济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占全国28.2。,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一、经济引擎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

2、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 “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二、交通建设 其铁路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大量主要干线经由本区,如煤运通道的大秦线、石太石德胶济线、邯长邯济线、侯月新月新菏菏兖日线,南北通道的京山沈山哈大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南北同蒲线,以及京通线、集通线、京承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等。,三、经济特征 环渤海区域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人均水平明显高于翼、辽、鲁三省。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看,环渤海地区翼、

3、辽、鲁三省城镇和农村之间总体水平差距较大,而京津两市则较小。,四、经济增长源泉 环渤海经济区有厚实的发展基础,依托其广阔的腹地和区内市场以及便利的交通,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地区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五、产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环渤海地区呈现出“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即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工业化程度较高。从主导产业来看,环渤海区域内偏重于重工业,如金属原材料加工业和矿工加工业。,环渤海经济区 - 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一、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三、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

5、、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四、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五、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

6、、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不足,一、机制与文化、观念上的问题是最主要问题 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主要在于文化观念直接导致体制上的僵化,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博士指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较大,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色彩。2001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仅北京市就高达65.1,

7、高出全国20.7个百分点,二、缺乏核心城市,大城市对周边带动作用不强 环渤海虽然拥有两个直辖市,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中心城市? 2002年,北京GDP突破3000亿元,天津突破2000亿元,而上海则达到5406.8亿元,北京与天津之和仅相当于上海的水平,加之环渤海地区幅员面积较大,两个城市都难以发挥龙头作用。从城市首位度看,北京和天津GDP的比值约为1:1.5,而上海与第二位苏州的比值为1:2.6。经济总量偏小,城市首位度偏低,中心城市难以发挥辐射带动和整合整个地区经济的作用。,三、产业同构和低水平竞争,内部经济联系不强,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 一个经济区域只有物流发展起来,经济联系发展起来,企业和地

8、区的分工关系才会出现。而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还没有发展起来,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区域内没有形成分工。北京、天津、青岛、秦皇岛正掀起城市开发的热潮,但这些城市都还缺乏从区域经济层面上的审视和规划。且多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结构雷同,低水平无序竞争。,四、区域间要素流动不十分顺畅,交通设施整合尚未完成,网络化程度不高 有关调查发现,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流动很快,区域间可互相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而北京的人才一般只集中在北京,向周边省市的流动和服务较少。 另外,城际间交通网络是形成大都市圈的基本条件。这里虽然建了多条高速公路,但网络化程度偏低,城市间通勤距离和时间依然较长,制约了人流和物

9、流的流动。目前长三角已经在构筑“三小时”都市圈,届时上海与江苏和浙江的高速公路通道将分别由目前的2条增加到7条和4条。而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密度低,港口、机场的整合刚起步,交通设施网络化程度与加快经济整合矛盾突出。,五、区域壁垒、各自为政较为严重 区域壁垒在珠三角、长三角也都存在,但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外向性高,跨国公司围绕大城市形成中心控制外围的分工格局,珠三角在一省之内,行政力量较好协调。而环渤海则不然。 环渤海地区实际上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港口腹地”经济区域构成。一块是北边辽东半岛经济区,以大连为主要出海口,腹地是东北地区;一块是西边京津冀北经济区,以天津为主要出海口,腹地主要是华北地区和西北

10、地区;第三块是东边山东半岛经济区,以青岛为主要出海口,腹地是山东半岛和华东部分地区。这三个区域从幅员和人口规模,都可以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都市经济区,而三个经济区相互间经济联系没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内部城市间那样紧密。,六、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附加值相对 不高 这一区域传统部门比重大,企业经营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适应性不强,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另外,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整合进程,市场力量还未成为主导力量。 此外,这一地区相对于南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自然生态条件总体较差,水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环渤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科技创

11、新为重点的战略取向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人才信息等优势资源的最密集的地区,科研力量雄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一。科研和人才的优势决定了环渤海区域无论在科技的投入产出还是开发应用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因此,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应进一步发挥环渤海的智力优势。,二、强化内部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 环渤海区域内部经济的互补性强。北京、天津有着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河北、辽宁和山东则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北京需要进一步突出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并利用人才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天津要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引导外资投向高

12、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一搞引进外资质量,使外资投向有利于环境友好和节约资源的产业。河北、辽宁和山东的制造业优势相对明显,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逐步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和层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要明确其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强化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三、在产业布局的差异化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环渤海经济区内各地的区位优势不同,因而在产业布局上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利于区域内各地集中资源培育出优势产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如环渤海经济区的天津市应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北京应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

13、生物等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再如在环渤海经济区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的发展应定位为绿色崛起,因而应把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实施大都市圈,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区域经济整合 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正在成为区域间经济竞争的主要载体。环渤海地区实施大都市圈战略,加快经济整合,首先要推动京津冀北的经济整合,增强其辐射和集聚功能,使其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关键是京津的经济整合,共同发挥京津中心城市的作用,形成大北京都市圈。北京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条件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经济整合。,END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