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02371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作业:主要历史史观理解及实战运用一、史观理解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基础上,又出现了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史观一般包括:全球史观或世界体系论、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 尤以文明史观为代表的新的史学观念渗透到高考试题

2、引领着高中历史课程。1、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全球史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

3、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整体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4、;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史学研究中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现

5、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

6、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世俗化和现代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是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

7、、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现代化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4、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具有辩证的观点。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在历史学习时,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5、革命史观 (阶级斗争史观)(1)概念内涵: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该史观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最集中反映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基本观点有: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奴隶阶级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革命史观特别重视的内容。革命史观高度重视农民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阶段这一观点无疑

9、是正确的,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看,这一观点显然存在误区,这也是近几年革命史观受到质疑的重要因素。革命史观认为中国近代史实际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过程,重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史观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资产阶级反抗封建阶级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而世界现代史则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过程。 6、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社会史观的本质

10、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如中国古代统治者实施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穷困、治理自然灾害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措施,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战后主要资主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7、历史史观:针对历史的史观。8、生态史观:主要内容为: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

11、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二、历史史观实战运用: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 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解析:吴于廑强调“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现。现代化

12、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分析1898年至1905年欧洲列强在中国的角逐与国际形势变化时指出:“欧洲中心论正在迅速失去其有效性决定全球政治结构的不再是欧洲均势体系。”这表明该史学家的思想立场是()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史观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历史的角度。题干材料“决定全球政治结构的不再是欧洲均势体系”,说明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数字报刊一文提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华盛顿如果见面了,谈三权分立,双方会打起来,谈文字狱,他们会打的更凶。”乾隆与华盛顿出现分歧根

13、源在于 A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C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D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D项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史实,B、C两项内容从属于A项内容。考查全球或文明史观。(2013新课标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A项清末新政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故排除;C项为列强侵华史、D项为中国抗争史,均与现代化不符,故均排除。考查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

14、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并理解限制词“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近代化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了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属于政治近代化。A项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最广泛”这一表述上;C项与“近代化”无直接联系。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一)不同的史观有: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二)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甲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

15、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乙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丙说:“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丁说:“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对应丙,对应甲,对应乙。考查多元史观。 “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改变了东西半球相对隔绝的格局,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东西半球的会合与全球一体化的新进程,因此我们将其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反映的史观是()A 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中国2000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2000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结论() 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