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00732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社会福利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特点(一)含义广义: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依法向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补助、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狭义: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而设立的福利性收入与提供的专门服务。 广义与社保同义;狭义是社保的一部分 作为学术概念的社会福利,可以基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背景进行不同界定 欧洲学者将社会福利视为较社会保障更为宏大的理论范畴(二) 中国的社会福利:介于广、狭义之间既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事业;也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

2、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残疾人开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三无”老人开办的老年福利院,为孤儿开办的孤儿院等;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在逻辑上并列。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和特定群体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制度与事业的总称。(三)特点区别于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通过提供服务、设施和社会津贴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是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如果说社会救助是“雪中送炭”,社会福利就是“锦上添花”,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幸福感。 政府主导,社会

3、参与 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保障目标的发展性 保障方式的多重性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改革若将官方或民间举办的福利设施视为一种社会福利,中国在历史上即有类似措施。但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其历史异常短暂,现行社会福利政策框架与制度安排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福利P民政部门负责的各种福利事务(简称民政福利):与传统劳动保险、社会救济同步产生。P单位包办的职业福利(简称职工福利):是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福利;与就业关联,直接惠及职工及其家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福利。P面向城镇居民的价格补贴:是计划经济时代和价格改革过程中城镇居民享有的重要福利待遇。(二) 社会福利改革始于20

4、世纪80年代; 90年代,立法加快,管理加强;进入本世纪,资源开拓,制度完善。1.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张是指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必要的资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2000.2国办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服务对象公众化 服务方式多样化 服务队伍专业化2.明确了社会福利制度的重点(依据: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其中,扶老针对老年人,助残针对残疾人,救孤针对孤儿,济困是特点的描述。其目标在于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残有所抚、贫有

5、所济、难有所帮。在上述重点基础上强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3. 初步实现了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既是实践探索,又是目标方向。P 服务对象扩大化P 服务内容丰富化P 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福利从传统的相互分割的封闭运行的民政福利、单位福利发展到社会化的官民并立的社会福利事业格局。从单一经费来源到多渠道筹集经费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发展进步,也奠定了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社会福利系统框架。相对于传统体系的变化:福利项目更加规范;福利体系层次分明

6、;福利项目的主次地位更加合理。在此过程中,社会福利服务系统日趋完善、专业。四、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服务性是社会福利的显著特征,通过社会福利服务可以把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社会福利实践,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保障功能。1. 社会福利服务是依据社会福利政策,依托一定的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而开展的具体的社会福利实践。2.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系统和传送系统。3.除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外,社会福利体系还包括多元化和专门化的社会服务网络。有研究提出:如果说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度保证,是将社会安全措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落实到公民身上的政策手段,那么,社会工作就是将社

7、会服务传递到受助者手中的一个必要中介,“是社会福利的发送体系”(周沛,2007)。多元化和专门化的社会服务网络:P 社会服务网络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社会、社区、何种非营利组织和机构以及邻里之间等P 社会服务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服务、支持和关怀上P 社会服务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包括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就业服务、困难者服务等u 所有的服务都是建筑在社会支持网络这一基点上,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港台的成功经验看,社会服务网络和社会工作及社区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节 老年人福利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福利(一)人口老龄化1.含义。是指

8、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中国1999年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1)老龄化特点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

9、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8.87%。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增长快,高龄化。截至2008年底,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且正以年均近1000万增幅“跑步前进”。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预计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老年人口达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每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据全国老龄办测算,目前全国80岁以上老人正在超高速增长,约为老年人口增速的2倍,预计到2050年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80岁以上老人。空巢化。目前城市空巢家庭比

10、率已达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也达到38.9%。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与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高达70-80%的比例相比,我国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失能老人。2010年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数据: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人的19%。其中完全失能1080万,占总体老人6.23%。到2015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者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19.5%。目前城市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闫

11、青春:失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年人各种疾病罹患率大幅度上升,意味着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意味着老年人日常生活离不开人员照顾,也意味着专业化长期照料和护理服务机构建设必须加快。(2)老龄化加速使得传统养老形式遭遇挑战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相结合的养老形式。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形式,有法律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

12、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养老面临严峻局势:A.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几世同堂到核心家庭(由夫妻和子女组成的家庭);421家庭结构老4个,中2个,小1个;极端:8(老老人):4:2:1。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B. 社会养老压力加大。赡养负担沉重2010年约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预测2020年约3个负担1个,2030年约2.5个负担1个。社会养老服务压力加重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二)老年人福利1.含义是指国家和社

13、会为了安定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2.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P 收入福利:属于经济保障。含家庭提供与社会(政府)提供。政府提供的通常称为“老年人津贴”或“补充保障收入”P 医疗保健福利:通过治疗和保健护理,治愈或改善某些病症,改善其生活状况并使其延年益寿P 日常照料福利:包括自我照料、家庭照料、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社会化的照料服务包括院舍(机构)服务和社区照顾P 发展性福利:老年服务构成了发展性福利的主体内容。包括老年人心理和社会服务、老年人教育服务、老年人就业服务二、中国老年人福利状况(一)成就1.老年福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形成以

14、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基本法律为依据,以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重要纲领性文件为基本政策的老年福利政策体系。2.老年人福利服务对象普惠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老年人福利是部分特定对象的福利。现在正由传统的“三无老人”变为全体老人(孤老保障开始向社会养老服务延伸)。 “三无”老人:通过集中和分散供养相结合,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无偿照顾和服务 贫困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同时考虑提供福利津贴 其他老人:对有固定生活来源和支付能力老人提供有偿或低偿养老服务3.老年人福利服务内容不断充实完善福利服务形式日趋多样。

15、 收养性福利:设施包括老年院、老年公寓、托老院和福利院等 文化福利:包括老年人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站等 一般服务性福利:包括老年人康复中心、老年医院、老年人咨询中心、老年人交友中心等 老年人福利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2月2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上,全国老龄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表示,在“老有所养”方面,全国老龄办要协调推动完善覆盖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完善老年福利制度,拓展老年优待领域和范围,建立高龄津贴和老年补贴。目前,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云南、宁夏等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补)贴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老年生活保障体系。李立国表示,民政部将积极推动各地逐步将本地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补贴。此外,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