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课程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000579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文化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多元文化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多元文化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多元文化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多元文化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文化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文化课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 元 文 化 课 程,肖 欣 欣,目录,一、多元文化课程提出 二、多元文化课程内涵 三、多元文化课程设计 四、多元文化课程目标 五、多元文化课程内容 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 七、多元文化课程开发,一、多元文化课程提出,(一)对现实课程的不满是其产生的根源 教材中“一元论”占据主导地位:主流文化地位显著;性别文化中过于强调男性文化;文化类型严重失衡。 (二)文化多元理论、教育平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其产生的理论依据 提倡多元主义理念,倡导多元化的知识观。反对同一性,推崇差异性等理念,客观上要求教育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向多元化、平等化方向发展。 (三)欧美民权运动的兴起是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 美国

2、长期以来的“种族隔离”政策引发了20世纪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 (四)全球化是其扩散至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主要推动力量,二、多元文化课程内涵,(一)相关概念 1.文化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

3、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文化的特征: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2.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群体、区域、社会和阶层等特定系统中同时存在几种文化,它们相互联系且各具特征,这些文化具有空间上的多样性,时间上的共时性等特点。 3.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下,在维护整个国家的一体化、统一和团结的前提下,拓宽现有教育的文化基础,增强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并使学生了解和明确在多样文化环境下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教师领悟到社会文化因素对教学和学

4、习的影响,努力使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达到最佳程度,在对多元文化的批判与反省的基础上,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与认同。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诸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者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二)多元文化课程 1.概念 多元文化课程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而设计的课程。 多元文化课程就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将各个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整合并融入课程中,以揭示文化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的课程。 2.内涵 多元文化课程是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创

5、造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的一种课程形态。 多元文化课程是实现文化多元之间的对话、沟通和整合的一种课程形态。 多元文化课程是旨在消除歧视和偏见, 促进社会正义的一种课程形态。,三、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 我国在设计多元文化课程时应遵循的理念 本土化理念:借助于本土文化体系,可以消解以往对本土社会的“核心”“边缘”体系的刻板印象,建立真正多元和多样的人类文化生态。所以,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应充分关注各民族的信仰、习俗、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结构,应树立本土化的理念。 多元化理念:我国有56个

6、民族,55个少数民族。在课程开发时应尽量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递,做到多元共存。 平等对话理念:建构主义理论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是建构生成的,需要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在互动交流中建构意义,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 回归生活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基本价值理念。生活世界是人们周围的、具体的、现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日常活动的世界,是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融通的一种世界。,四、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在于教学内容多元化理解、知识结构的差异、教育机会均等、消除偏见与歧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与

7、教学评价多元化。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形成学生容忍与接纳不同民族、保持与发展多元文化的态度、知识、技能等。 高尼克(Gollnick)认为多元文化课程有五项目标:(1)提升不同文化的强度和价值;(2)促进人权。并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他人;(3)增进人类对生活的选择;(4)提倡社会正义与全民的机会均等;(5)促进不同群体权利分配的均等。 美国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学会则认为,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在于:(1)使两性团体、族群团体等的学生能获得教育平等的理想;(2)帮助所有的学生,启发适当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使之能在多元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3)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能力,启发其理解异文化的能力,从中学习

8、更广博的知识与形成宽广的胸怀。 总之,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是致力于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在学术、社会、工作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教育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五、多元文化课程内容,靳淑梅三种类型课程划分: 文化意识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民族特色类课程 班克斯四种取向的文化整合方式: 贡献取向把焦点置于各民族的英雄、假日等文化因素上; 添加取向在不改变课程结构的前提下,把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内容、概念、主题和观点加入课程中; 转换取向是改变课程的结构, 让学生用不同种族和文化团体的观点, 来看待概念、问题、事件和主题; 社会行动取向是让学生对重要的社会问题做决定, 并以行动协助解决。,六、多元文化课

9、程实施,(一)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的定义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二)多元文化课程实施原则 1.反应文化多元的观点 2.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3.融入学校整体课程 4.协同合作发展,(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 我国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面临的问题: 1.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2.角色定位错乱 3.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 4.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氛围不浓厚 提高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的策略: 1.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2.转换教师角色 3.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 4.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

10、,七、多元文化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所以,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就是将多元文化的理念运用到课程的编制、组织、实施中去,已达到课程满足每个学生需要的目的,促进教育的公平。 (一)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可以拓展课程理论基础的新视野 2.有利于课程文化观的转向 3.有利于课程多元文化生态的重建,现实意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开发): 1.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少数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其悠

11、久的历史,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孔雀舞等。 2.有利于充分利用各民族丰富的资源,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如各民族的歌舞、习俗等。这些都是独特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它们来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3.适应差异性,增强课程的适切性。,(二)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特征 文化多元性:多元文化课程倡导文化的多元价值选择的课程观,要充分体现不同族群文化的多种观念与价值。 文化平等性:多元文化论者认为,凡文化都应受到相同的尊重与估价。 文化统整性:多元文化课程是一

12、种跨学科课程,是统整的课程。实现多元文化课程的统整就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打破学科疆界,进入学生的文化与生活领域。 文化创生性:多元文化课程并不是对多元文化的一个静态复制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文化创生过程。,(三)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模式 双语教育模式:通过双语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在与“他文化”的交流接触中,实现多元文化特点的共生与自生,从而达到对文化的自觉。 本土化建构模式:本土知识的建构是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基点。本土知识可以为本土人民提供一种他们自己所熟悉的界定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 多元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开发中,要正确处理“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

13、化”的冲突与和谐,增强课程开发的文化适切性。,(四)我国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 1.少数民族课程的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模式照搬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缺乏针对性。国家统一课程是以主流文化为背景的课程,没有充分顾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不利于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 少数民族的课程内容很少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现行的课程是国家统一课程,课程内容多是关于汉族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关注甚少,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现行的少数民族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单一,用单一的汉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学生,没有照顾到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在心理素

14、质、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存在的差异。,2.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德育课程。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如西藏的藏历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这些节日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长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时机和内容。 历史文化课程。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们使得我国的文化异彩纷呈。 艺体课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且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多元文化的一个体现,如藏族的锅庄、傣族的孔雀舞、蒙古的摔跤等。 少数民族独特技艺的课程。很多少数民族心灵手巧,在长期

15、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工艺技巧,如剪纸、编织、建筑等,这些都是各民族宝贵的经验财富,它们也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的文化。 生态和旅游课程。这几年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有利于保护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3.少数民族校本课程的实施 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素质。课程的最终实施要靠教师,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鉴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接受完基础教育后就要进入当地社会从事生产的现实,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教给学生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如对采集渔猎型的民族,应开设种植、饲养、加工业等课程;对畜牧型的民族,应开设兽医、畜产品加工、草工改良、饲料加工等课程。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多元性。,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