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997479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9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载《文史哲》2014年第3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史 哲 , 年第期( 总第 期) , ( ) 关于“ 情本体” 的中国哲学对话录 刘悦笛 摘 要: 近年来, 先生呼吁“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 , 实际上, 他情有独钟的乃是晚期所力倡的“ 情 本体” 思想。这种源发自本土的情感哲学被认为具有“ 全球眼光” , 并力求为“ 人类思考” 。“ 情本体” 就是一 种对传统的“ 转换性创造” , 由此可用“ 和谐高于正义” 来应对西方主流政治哲学, 以“ 情理结构” 来吸纳功利 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精髓。“ 情本体” 亦是一种对“ 儒学四期” 的翻新发展, 由此可以尊荀学为正统、 返汉代制 度儒学, 从而继续发展“ 情欲儒学” 而非心性儒学。“ 情本体

2、” 更是一种“ 西体中用” 的拓展形态, 由此可由 “ 天地国亲师” 的新内圣开出新外王, 使得先验变成经验, 最终走向孔颜乐处之“ 理性的神秘” 。 关键词: 情本体; ; 中国哲学 一、 到底“ 什么是哲学” ? 刘悦笛( 以下简称“ 刘” ) : 到底“ 什么是哲学” ?您曾总评了 , 觉得您对“ 英 美心灵哲学” 的归纳是: 以语言哲学为途径, 结合脑科学成果, 这个归纳只是其中的一派 “ 认知 派” , 而且结合脑科学的, 也只是其中一派 “ 科学主义派” 。 ( 以下简称“ 李” ) : 因为你上次讲弗洛伊德, 在我看来根本不算心灵哲学。 刘: 但是, 确实有一些哲学家, 像理查德

3、沃雷姆( ) , 借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语 言分析, 然后研究情感的心灵问题。 李: 也许我的概念比较固定, 就像塞尔( ) 吧。 刘: 塞尔最近有一本书讲社会建构的, 。但什么是哲学?到底什么是哲 学?其实您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您只是觉得, 西方哲学是自古希腊以来的严格逻辑思辨的概念推 演。您对西哲有一个定义。 李: 也没有定义, 反正我有一种看法吧。这个看法大家不一定同意, 那也没有关系。 刘: 诺齐克( ) 就有一本 理性的本质 ( ) 。 李: 法国的德勒兹( ) 有本译成英文的著作 什么是哲学 。所以德里达认为“ 中国 没有哲学” , 按照西方标准, 中国没有哲学嘛。但是你现在不用“

4、哲学” , 用什么词呢?没法代替呀! 刘: 但是有两位学者, 一位是法国的哈道特( ) , 他有一本 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 ; 另外还有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尼赫马斯( ) , 他 的名著 生活的艺术 ( ) 谈到了从柏拉图到福柯的“ 苏格拉底式思考” ( ) 。 李: 这并不奇怪。如果引康德的话, 在古希腊时期, 哲学的确不是一种思辨, 它就是讲怎么样行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 。 本文系、 刘悦笛 年月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斋的对话实录。 为、 怎么样生活, 之后哲学概念慢慢比较固定化, 就是人之思辨了。这

5、是在“ 语言游戏” 中间的一种变 化, 这就是在“ 语言游戏” 当中, 这个词的含义的使用, 还是清楚的。 刘: 那您所论及的“ 哲学终结” , 就是罗蒂( ) 意义上的“ 哲学终结” 吗?海德格尔与 维特根斯坦之后, 好像就没有哲学了。 李: 所以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现在“ 哲学” 这个词用得很乱, 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才行, 叫 什么是 哲学? 。对于“ 哲学” 这个词的含义, 要作“ 语义分析” , 要从历史的变迁来讲。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刘: 但后来您又说, 读哲学是体认“ 情理结构” , 读艺术史获得感受形式, 但读艺术就未必, 因为现 在出现了概念艺术( ) , 我们身处的是后概念艺术时

6、期。 李: 这个以后再说, 现在“ 艺术是什么” , 确实是个大问题。 二、 “ 中国哲学” 是比较出来的吗? 刘: 这又涉及到德里达的这个观点, 表面上反德里达, 其实中国传统里面也有哲学, 其实与德里 达是一致的。他赞美中国有思想, 有智慧, 逃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 李: 他是表扬中国智慧, 因为西方的哲学没有出路了。 刘: 您这个提法很对, 中国哲学是按照“ 西方的套路” 来言说中国。其实就是“ 冯友兰模式” , 从胡 适到冯友兰, “ 汉话胡说” 嘛!那我们不按照西方的方式去研究中国哲学, 又该怎么做?是回到梁漱 溟的做法吗? 李: 问题是, 虽然我认为他们丢失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7、但他的方式还是不错的。现在, 很多 人要回到马一浮, 干脆不用西方的概念, 还是讲理呀、 气呀、 心呀、 道呀, 那条路是走不通的。 刘: 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 从语言的根儿上, 现代汉语已经被西化了。 李: 是啊, 但是现在有些人还用文言文写文章嘛, 也包括你们这一代人。你们这代人文言文还是 不错的, 比 年代出生的人强, 但思想是乱的。 刘: 所以, 从方法来看, 我们原来做“ 比较哲学” 的时候, 有这样一种观点: 中国哲学就是“ 比较哲 学” , 就是中西比较出来的。 李: 那也不见得, 中国就叫“ 比较哲学” ?在西方, 英国哲学、 法国哲学是不是也是“ 比较哲学” ? 其实都是古希

8、腊传统。这种比较究竟有多大意义, 很难说。 刘: 起码在美国许多做中国哲学研究的人都持这种视角, 包括汉学家们。 李: 比较哲学是可以做的, 但是, 说写中国哲学史就是比较哲学, 那是两回事。当然, 有些比较是 没什么意义的, 就像做“ 比较文学” 的把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拿来作比较, 荒唐嘛! 刘: 张祥龙也说过, 比较哲学要学比较文学的做法。因为我们连续开了三四年比较哲学的小会, 这是那次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大型会上提出的。 李: 所以, 钱钟书最有资格当( 比较文学) 头头嘛, 他就坚决不干!( 大笑) 刘: 噢, 这倒是有趣的观点。欧洲哲学也是比较哲学呀, 比如说, 笛卡儿让哲学用法语说了话,

9、 德 意志用德语说了哲学这个东西, 对吧?因为都是希腊之后嘛。 李: 但是, 中国还特别不同, 因为中国的传统的确不一样。他们讲的话不一样, 在思想源头上却 是一样的。 三、 没有上帝, “ 信仰” 何处安顿? 李: 在相信上帝这一点上吧, 也相同。中国不相信上帝, 你说怎么办?这影响很大。 刘: 这也是“ 情本体” 思想出来的很重要的一个缘由。这两天我与一位基督徒争论: 假如三百年 后, 基督教式微了, 衰落之后, 全世界人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 由什么来提供信仰? 李: 问题是需不需要那样一种信仰?没有它就不能活吗?不信上帝的人, 就不能活吗? 关于“ 情本体” 的中国哲学对话录 刘: 能呀

10、。 李: 那就是了, 那它必要性何在呢?就是这个问题。 刘: 那就连信仰都不需要了吗? 李: 就是呀, 你不相信、 不承认上帝, 不就是没有信仰了嘛。不也照样活吗?我认为社会性道德 就是信仰, 那就够了。你自己要找一个心灵寄托, 你自己去找呀, 为什么要有一个规定的信仰呢? 刘: 可以呀, 很多人都不靠信仰活着。 李: 那他不也活了吗? 刘: 他为了钱, 为了名, 为了活着 李: 他不也活了吗?那又怎么样? 刘: 那可能是比较低质量地活着。 李: 也不见得。就好像我为人民服务活着, 那也是一种活, 也是一种信仰, 不见得是低质量。 刘: 可是按我理解, 您的“ 情本体” 不正是要提供一种信仰吗

11、? 李: “ 情本体” 并不一定要一个信仰, 它追求信仰是没问题的, 问题是信仰不一定是信仰上帝呀! 本身在人世间, 也可以有一个信仰呀。那以前中国这样一个家国, 它就是一个信仰。不一定要相信 上帝, 就是不一定来自天堂, 不一定要相信 圣经 。我觉得, 相信 圣经 每一句话都是真理, 那是很 荒谬的。 圣经 怎么是神的语言?明明是人编出来的嘛!上帝不就是一种“ 发明” 吗?发明出来的 嘛!基督徒听了要受不了, 上帝是人的一个伟大“ 发明” 。 刘: 这大概与费尔巴哈有一定的接近。 四、 “ 儒学四期” 的现代转换 刘: 再来看您对 学而 的阐发。无论是熊十力也好, 还是其他人, 大部分人讲学

12、都是演习礼乐、 复习 诗 书 等儒家经典, 或者您所说的“ 原典儒家” 的那些东西。但您对“ 学而” 的阐释太广义了, 您把它当作“ 学礼” 还好, 但又进而推广到“ 学做人” 。“ 立于礼” , 就中国来说还是“ 学礼” , 您是否把这 个“ 学” 当作了人类实践的一个规则?这与我们大部分读 论语 原典的经验都不同。我们通常会认 为, “ 学” 当然最终是要“ 立身” 、 “ 立人” 的, 但它的基础是“ 学” , “ 学” 总归还要有课本、 文本吧。 李: 原始人有什么课本呢?学骑马、 学射箭先有课本吗?恰恰是在“ 活动” 中学的。你学自行车 就没有课本吧? 为什么要有课本呢, 有书是很晚

13、的事儿了。“ 学” 恰恰是最基本的实践, 小孩子 走路、 让他站起来, 让他走、 扶着他, 这就是学嘛! 刘: 那这就可以理解了。但下面您又说, 不是“ 学” 获得“ 理性” 。 李: “ 不只是” 嘛, 不是“ 不是” 嘛! 刘: 理性还是其中的一部分。 李: 那是当然。所以这个“ 情理结构” “ 不只是” 需要一个理性, 而且是建构人的“ 心理结构” 嘛! 刘: 塑造区分与“ 物” 的“ 情理结构” 之物, 您说, 既可以是动物, 也可以是外物。然后, 您又强调原 典儒学“ 礼乐并行” 。 李: 这是个浓缩了的, 这一段可以展开很多, 我没有写。 刘: 我也特别重视过这一段, 为什么 论语

14、 从“ 学” 开始?所以您强调教育嘛。 李: 我强调教育, 一直强调教育。 年的“ 康德书” ( 按, 指 年出版的 批判哲学的批判 ) 就提出来了。所以我说, 不是神秘的“ 天” , 也非先验的“ 善” , 而是脚踏实地的“ 学” , 塑建出人的“ 情理 结构” 。 刘: 这段话最精彩!不是神秘的“ 天” , 就不是 中庸 、 大学 ; 不是非先验的“ 善” , 就不是“ 孟 学” , 这就反对宋儒的那个东西, 所谓“ 三期儒学” 否定掉了。脚踏实地的“ 学” , 乃是“ 荀学” , 荀子也从 “ 劝学” 开始。 文史哲 年第期 李: 对, 然后回到“ 情理结构” , 构成了“ 人类本体” 。这就是我的“ 四期儒学” 。 刘: 或者叫“ 李氏儒学” ? 李: “ 儒学四期” 中的一派, 但我没人追随, 所以也不成派。 五、 “ 美德” 、 “ 角色” 还是“ 关怀” 伦理? 刘: 您提出, 个体主义是西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