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0995410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3A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总分得分一、积累与使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3分)A.嘶哑(y) 喉咙(nng) 腐烂(f) 汹涌(yng)B.焉支(y) 隘口(y) 山巅(din) 焚起(fn)C.颤动(chn) 闪烁(shu) 安慰(wi) 覆盖(f)D.心弦(xun) 抚摸(f) 参天(cn) 樵夫(qio)解析:A项中咙lng;B项中焉yn,隘i;D项中弦xin2.下列句子朗读重音和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B.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C.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D.才能/让我/回

2、到/你的怀抱里3.下列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A(3分) 长城,一个_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_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_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_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A.萦绕 凝聚 沉睡 穿越 B.沉睡 凝聚 萦绕 穿越C.穿越 沉睡 凝聚 萦绕 D.萦绕 沉睡 凝聚 穿越4.(2019武汉)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有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3、,各地纷纷展开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持续扩大。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3分)A.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你还要将它砍下!樵夫,别砍了!D.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3分)A.我爱这土地艾青叙事诗1938年B.长城谣席慕蓉蒙古族咏物抒情C.一片槐树叶纪弦借物抒情1954年D.星星变奏曲江河象征手法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4、,对光明的向往7.默写填空。(2分)(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8.综合性学习。(5分)(1)很多同学都喜欢唱歌或听歌。能够说,歌声伴随着我们成长。为配合班级准备展开的“我唱红歌”活动,请你推荐一首红歌,并说明推荐的理由。(3分)我推荐的红歌:义勇军实行曲我推荐这首红歌的理由:义勇军实行曲以前激励了老一辈革命志士争取祖国解放和独立的斗志(2)请你为“我唱红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环节。(2分)以“我喜爱的一首红歌”为主题展开演讲比赛举行“我唱红歌”演唱比赛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分)

5、乡色酒(台湾)舒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9.诗中的“你”是指什么?“人也圆”的“圆”是什么意思?(2分)指月亮。亲人团聚,幸福美满的意思。10.“你从柳树梢头望我”化用了哪两句著名的古诗?(2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11.“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两种树木的变换暗示了什么?(3分)暗示诗人远离大陆的家乡,寄居在海岛台湾。1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分)这是一首乡愁诗,借望月抒写对大陆、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二)(2019上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6、(19分)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理解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来说,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

7、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仅仅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

8、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个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有!(有

9、删改)13.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14.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3分)15.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16.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又是一个深

10、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17.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诗与成都肖复兴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成都古今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诗城。能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以前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

11、,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能够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还以前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再举一例,便

12、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仅仅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以前存有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以前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门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能够绽

13、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诗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记得同为诗人的冯至先生以前说过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能够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实在是成都的福气。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这个福分,将杜甫当做自己的诗神,把草堂当成诗的殿堂,每年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个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经成为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珍惜与敬重,如何能够形成诗的传统?诗的传统在一座城市走过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带稚子,从甘肃的同谷步行了一个多月,才走到了成都

14、,投奔到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朋友严武门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坚持搬出条件优越的严府,而居于简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屋,写下堂成一诗,其中“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一联,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情趣盎然却又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15、成都,不但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还是一座诗城。(有删改)18.第段中说,成都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成都和诗“格外特别”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成都古今出过的诗人很多,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中滋润普及:百姓、乞丐等都有自发写诗的热情;“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成都,并留下让人敬仰的“杜甫草堂”。19.文章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成都是一座诗城”的?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百姓茶馆对诗;诗的恬淡和狡黠(或者人们以诗苦中作乐);乞丐也能作出不俗的诗。20.文章第段“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中的两个三国典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用典有何好处?(4分)意思:赊账的时候就像桃园结义一样爽快,等到要账的时候店家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亮一样难办。作用:该用典通俗易懂,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赊账的简单,要账的困难;彰显出成都百姓写诗的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