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护理[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37742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骨折护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股骨骨折护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股骨骨折护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股骨骨折护理[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股骨骨折护理[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骨骨折护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骨折护理[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骨干骨折病人护理,彭 雯,主要内容,股骨是人体内最长、最粗、承受应力最强的管状骨。,分 类,股骨干骨折概述,定义: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骨干 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部位骨 折。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6%,多见于青壮年。,疾病病因,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股骨上1/3骨折:近段骨折段呈屈曲、外旋、外展畸形,远段骨折段向后上移位 股骨中1/3骨折:移位视暴力方向而定 股骨下1/3骨折:远段骨折段向后移位,近段内收向前移位,临床表现,特别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遗漏,同时存

2、在的其他损伤,如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并发症,失血性休克:一侧闭合的股骨干骨折,其失血量可达5001500毫升,故失血性休克最常见。 挤压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 血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治疗原则,(一)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原则,(二)持续牵引 1、垂直悬吊牵引:适用于3岁以内的儿童。 2、平衡牵引:3岁以上的儿童至15岁左右的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 ),直接用牵引复位(复位重量为体重1/7)复位后改为维持重量。,治疗原则,3.皮肤牵引

3、法 : 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及老年人。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下肢行皮肤牵引,患肢与牵引力在同一轴线上,治疗原则,(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适用于复位不理想或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夹,或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切开复位。固定方法可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同时,适当考虑应用外固定,达到固定确实可靠。,常用的手术方法,(1)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常用的手术方法,(2)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 多采用加压钢板固定。 内固定材料选择要严重掌握适应症,不可滥用。要力求手术成功,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治疗,(三)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

4、合的治疗 开放复位,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并应常规植骨以利骨折愈合。,治疗,(四)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先行外固定,1、观察重点:病人神智、生命体征、尿量、贫血征象,以及情绪、睡眠、饮食营养状况、大小便等变化。 2、牵拉时应严密观察病人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3、观察牵引、外固定装置是否合适有效。如夹板的松紧度,绑扎以后带子上下推移活动1cm为度。由于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运行,造成肢体肿胀和缺血痉挛甚至坏死。确保石膏无积压、无断裂和过松。保持牵引重量适宜,轴线对应,滑轮灵活,重力锤悬空等。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观察皮牵引时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发现过敏者,立即

5、改换其他方法。观察外固定及身体骨突处皮肤有无压迫;各种针钳经皮处有无渗血渗液等。,护理要点,护理要点,4、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是否障碍,血管,神经有无损伤。 由于肢体过度肿胀、外固定过紧等因素而致末梢血循环障碍, 因此,应经常触摸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 如发现搏动减弱或摸不清,末梢皮肤温度发凉,感觉运动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护理要点,5、肿胀观察 应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部位,可减轻肿胀,护理诊断,焦虑/恐惧 自理缺陷 躯体移动障碍 疼痛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知识缺乏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 潜在并发症感染 (切口、肺部、泌尿系感染) 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低血容量性

6、休克,(一)焦虑/恐惧,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引起的原因。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恐惧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共同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措施,为病人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限制病人与具有焦虑/恐惧的人员接触。 给予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使其焦虑/恐惧减轻;安全感增加,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效果评价:病人安全感增加,焦虑/恐惧感消失,积极配治疗护理。,护理措施,(二)自理缺陷,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

7、。 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大小便并做好便后的清洁卫生。 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等。 指导病人及家属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 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效果评价: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自理能力逐步恢复。,护理措施,(三)躯体移动障碍,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并逐渐增加自理能力 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加重肢体、椎体损伤。 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指导病人康复训练,使用助行器。防止由于缺少活动引起的并发症。 效果评价:病人躯体移动障

8、碍减轻,无并发症发生,无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便秘等。,护理措施,(四)疼痛,观察记录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1.当伤口外固定过紧时,调整到能耐受的程度。2.当伤口有炎症时,配合医生及时换药。3.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减轻卧床过久引起不适。4.翻身时,妥善保护好伤处,避免对伤处过度转动。 教会病人减轻和消除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必要时使用镇痛药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效果评价:病人的诱发因素消除,应用护理措施后疼痛减轻。,护理措施,(五)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向病人及家属反复讲解废用综合征的不良后果,使之积极锻炼。 计划并

9、实施功能锻炼 经常与病人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争取最大程度地恢复现有肢体功能的信心。 效果评价:病人无肢体畸形。掌握康复训练及预防畸形的方法。,护理措施,(六)知识缺乏,护理措施,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如田七瘦肉汤、木耳瘦肉汤、 薏米斑鱼汤、西洋菜汤等,护理措施,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宜清补、接骨续筋之品,如骨头汤、冬菇鸡汤等,护理措施,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 饮食宜补肝肾、壮筋骨之

10、品,如老母鸡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杜仲川断煲猪尾汤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早期功能锻炼:(1-7天)指导患者以卧床为主不负重,练习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 ,同时练习踝关节背伸,避免足下垂。,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中期功能锻炼:(7-28天)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展练习, 未骨性愈合,严禁直腿抬高。 遵医嘱进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和髋关节的各种运动锻炼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后期功能锻炼:(4-6周)逐渐过渡至部分负重行走,告知患者锻炼方法。 。 效果评价: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七)

11、有皮肤受损的危险,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防止组织长时间受压,每23小时翻身一次; 改善营养、循环状况;加强观察,查看受压皮肤颜色,触摸质地。 保持床铺的平整、清洁、干燥 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注意保护骨突部位 预防抓伤,勤剪指甲,向病人解释正常愈合之中的切口皮肤可有痒感应避免搔抓。 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 皮肤一旦擦伤,应尽力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效果评价:病人掌握预防皮肤损伤的方法,未出现皮肤损伤。,护理措施,(八)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下肢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脉搏、及有无被动牵拉趾痛等。 采用预防性措施,以避免血液循环障碍 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

12、制动,避免继发出血或加重损伤;2.抬高术肢1530,以利静脉血、淋巴液回液,3.听取病人对术肢疼痛、麻木等的倾诉,及时调整伤口敷料的松紧度。 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处理,禁止按摩、热敷缺血肢体。 效果评价 :病人的肢体血液循环良好,未出现障碍。,护理措施,(九)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便秘、 血栓性静脉炎、关节僵硬,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扩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以增进肺功能,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预防便秘:饮食平衡,多吃丰富纤维的食物、蔬菜和水果。 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关节僵硬:协助肢体活动,每天按摩不能移动的肢体23次,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

13、所能及的自理活动,每天CPM功能锻炼二次,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 效果评价:病人未出现上述并发症。,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需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可预防骨、关节、肌肉等并发症 如骨质疏松症、骨折延迟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告知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应保持中立位,防止旋转。 出院后扶拐行走,注意患肢不负重,防摔伤,术后1、3、6个月、1年到医院复查,复查X片显示骨折复位好后才可弃拐行走。,出院指导,1、继续服用药物以利于骨折愈合。 2、继续加强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以利下床抬腿行走。 3、继续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且不可超之过急。同时可结合中药熏洗,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4、3个月后拍X线片复查,根据骨折情况弃拐行走。,用爱去关怀每一位患者!,THE END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