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2262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谦敬词的正确使用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谦敬适度与实用文格式,措词的谦逊文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他人用敬语、敬辞; 二是对自己用谦语、谦词; 三是多使用雅语和礼貌用语。,在敬称对方亲属时常使用令”、“尊”、“贤”三字。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弟”、“令妹”,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等。高堂:(书)指父母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尊”用于称其祖父为“尊祖”,称其父亲为“尊父”、“尊大人”。 “贤”字则只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兄”、“贤弟”、“贤妹”,称其对方的配偶时,有时也用“尊”、“贤”,如称其妻为“尊夫人”、“贤内助”。此外还有一些敬语也比

2、较常见,如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在日常交往、办事中也有一些使用较多的敬语, 如初次见面称“久仰”,许久不见称“久违”, 向人祝贺道“恭喜”, 请人受礼叫“笑纳”, 归还东西叫“奉还”, 托人办事称“拜托”, 赞人见解称“高见”, 求人帮助称“劳驾”, 看望别人称“拜访”, 等候客人称“恭候”, 请人指点称“赐教”, 请人批评为“指教”, 麻烦别人称“打扰”, 求给方便为“借光”,,请人接受自己的邀请为“赏光”, 请人原谅称“包涵”,海涵 请人保存称“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请人修改文章

3、称“斧正”, 让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称“垂询 宾客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 中途先退称“失陪”, 不劳远送叫“留步”等等。,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我国古代,君臣之间、师生之间、同辈之间等的称呼,出于礼仪等方面的原因,有的要称名,有的要称字,讲究很多,不可错用。(1)古人自称,除用“吾”、“余”、“朕”等外,还有许多谦称。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称:“仆少负不羁之才。”“仆”乃第一人称的谦称。又如,“太

4、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太史公”是作者所任官职,“牛马走”则是自谦用语。此外,如“某”、“愚”(“愚见”、“愚意”)、“拙”(“拙作”、“拙目”)、“鄙”(“鄙人”、“鄙言”)等都是第一人称的谦称。,谦语亦称“谦词”。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 称自己为“仆”、“愚”、“老朽(老年人自称)” 、某、鄙 说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为“马齿徒增”, 称自己的议论为“刍议、 自己的作品为拙作、“绵薄之力”、, 称赠人的礼品或对人的建议为芹献 称自己的亲属为“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犬子、小女”等。,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和俗称相对。雅语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

5、辈或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代替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 如上厕所应看场合说雅语。中国人上厕所时习惯说“上厕所”、“上茅房”、“方便一下”等等,在大街上还可直截了当地向人询问:“请问,哪有公共厕所?”但如果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或有女士在场,就要文雅些,就必须这样说:“我可以使用一下盥洗室吗?”或“请问洗手间在什么地方?”,成语中常用的谦辞敬辞,一、谦辞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

6、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二、敬辞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

7、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判断下列句子中谦敬辞使用正误,.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2、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3、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书内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4、张厂长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5、今天是奶奶的八

8、十大寿,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6、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7、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8、刘教授的一孔之见让我受益良多。,礼仪,是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必需的礼节和仪式。新时代的礼仪体现了人们的文明礼貌、平等尊重。礼仪类的专用书信,则是人们在进行交往中按一定的礼节和仪式要求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如请帖、贺卡、名片、题词、留言、贺幛、挽幛、贺信、欢迎(送)词、悼词、讣告等。它们一般都较简短、醒目、突出,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见实用文

9、的格式写法。,常见实用文格式,奖 状 (某人或某集体名称)在(活动)比赛中因,获得 “”,特颁此证,以资鼓励。 (单位名称) (日期),海 报 为了(相关内容),现定于(日期)即周时分,在(地点)举行(活动),欢迎大家届时光临! 售票时间:(日期)至(日期) 上午时至下午时 售票地点:(地点) 票 价:甲票(多少元);乙票(多少元)。 (发布单位) (发布日期),讣 告 (单位名称)(姓名)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时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岁。(姓名)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年月日上午时分在(地点)举行,请(姓名)同志的生前好友参加。 治丧委员会 (日期),介绍信 字第号 兹介绍(姓名)等(人数)

10、名同志前往你处联系(相关事宜),请接洽并予协助。 此致 敬礼! (盖章) (日期),欢送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对你们访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明天,你们就要离开了,在即将分别的时刻,我们的心情依依不舍。大家相处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之间的友好情谊是长久的。我国有句古语:“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我们欢迎各位女士、先生在方便的时候再次来作客,相信我们的友好合作会日益加强。 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借据 今向(借方)借到(物品或资金)共(数量或金额),(时间)天后归还。 此据。 (姓名)(经手)签名盖章 (日期) 欠条 尚欠(日期)从(公司或人)处借到的(物品名称),(

11、物品数量)未还,特此留据。 经手人:(姓名) (签名盖章) (日期),开业启事 本(相关信息)装修工程已告完工,定于(日期)正式开始营业,经营(相关信息)。欢迎广大顾客前来选购。 (发布人信息) (日期),推荐信 (姓名)先生(小姐)惠鉴: (被推荐人姓名)先生(小姐)于(日期)毕业于(学校名),在校期间(评语)。 贵公司(职位名称)一职,我深信(被推荐人姓名)先生(小姐)可以胜任,特专函介绍他(她)前来拜谒,顺颂近安。 (推荐人姓名)拜启 (年月日),请柬,也叫请帖。邀请某单位或个人来参加本单位所召开的会议、所举办的文娱晚会、庆祝会、联欢会,或者是个人有什么喜庆事邀请一些亲友、同志前来聚会,

12、为了郑重,往往写一张请帖送给对方。其写法一般是第一行写上“请柬”或“邀请书”字样,第二行再写被邀请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另外一种写法是在结尾处写上被邀请的单位或个人),另起一行再写正文,正文的结尾常用“敬请莅临”“敬请光临指导”等句,以示礼貌。在正文后面还要写“此致”、“敬礼”字样。最后署名(盖章),写上日期。要求称呼应得体,措辞应文雅,正文的语气要热情诚恳,表述应简明,写明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举行什么活动或邀请缘由等。,例、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5分)【2005年高考】 请柬(邀请书) 刘伯父伯母 我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家父过70岁寿辰,请伯父伯母中午12点前来共进午餐。恭请光临。 此致 敬礼 王孝椿恭请 年月日,1、讽刺了社会上某些集体内,下属出力,领导露脸的不正之风 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见利忘义、过河拆桥的丑恶心理(忘恩负义、卸磨杀驴、不知感恩、恩将仇报) 3、讽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劳而获”的心理 4、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上级(上司)对有能力的下级(下属)进行打压的现象 5、讽刺了一些人只可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6、讽刺了有的上司利用权力霸占下属功劳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