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河川径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2190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6.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河川径流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2章-河川径流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2章-河川径流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2章-河川径流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2章-河川径流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河川径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河川径流(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河川径流,桥涵水文 第二章 河川径流,第一节 河流和流域 第二节 河川径流的形成 第三节 水文测验 第四节 水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本章要求:掌握河川径流的基本概念,并能对其中的 基本概念归纳出正确的定义。,桥涵水文 第二章 河川径流,海陆循环,引 言,桥涵水文 第二章 河川径流,内陆循环,2.1 河流和流域,一、河流,1、河流的形成与分段,河川径流;水系;干流;支流; 河源;河口;上游;中游;下游,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lu)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

2、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图2-1-1 黄河水系略图,相关定义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水系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 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 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 河源在河流干流上开始具有表面水流的地方; 河口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方。,黄河水系略图,河流各段主要特征,黄河上游,特点:河道坡度大,水流急,流量小,水情变化大,河谷窄、多急滩瀑布,河槽以冲刷下切占优势。,黄河中游,特点:河道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流量加大,冲淤不严重,河床比较稳定,但侧蚀力量增强,河糟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出现滩地。,黄河下游,特点:河道坡度更缓,流速更小,流量更大,淤

3、积作用显著,多浅滩或沙洲,河曲发育。,2、河流的基本特征 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 (1)河流断面:分为河流横断面、河流纵断面。,概念:水位、河槽、河滩、单式断面、复式断面、过水断面、深泓线(航线) 。,水准基面,H1,H2,位于青岛观象山山顶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局于50年代所建,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点起算。我国把黄海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相关定义 水位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 的高程;水位分为高水位和低水位; 河槽宣泄洪水和输送泥沙的主要通道,常年 流水,分为主槽和边滩; 河滩只有汛期才有水流,无明显底沙运动, 可生长植物、种植农作物; 深泓线河流中

4、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上最大水深点 的连线。,(2)河流长度:一般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测量方法:用曲线计、两脚规或其它方法,从地图上得到。,缺点:一般比实际距离要小,需要进行修正。,(3)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水面或河底)的高程差与其河段长度之比称为比降,有水面比降和河底比降。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一条河流各段比降是不一致的,河流比降一般自河源向河口逐渐减小。河底比降相对水面比降来说比较稳定,因为水面比降还会受到水位的影响。,二、流域,汇集水流的区域称为某河的流域(汇水区、汇水面积),流域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水岭:指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线(分水界):分水线就是流

5、域四周最高点的连线,在山区是流域四周的山脉脊线;平原地区是四周地面最高点的连线。如秦岭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线。 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坡度、干流流向等。,2、流域的特征 (1)几何特征 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河流集水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称为流域面积。,山区汇水面积勾绘法,平原区汇水面积勾绘法,在相同自然地理条件下: 流域面积A越大,径流量Q越大,流域对径流变化的调节作用也越大,因而洪水涨落平缓;流域面积A越小,Q越小,但洪水涨落较为急剧。,流域的几何特征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水量大,洪水历时长,流域的大小,直接影响汇集的水量多少和径流的形成。,流域的几何特征 流域的

6、形状,主要影响径流汇集的时间长短及形成过程。,在相同自然地理条件下: 流域形状狭长为羽毛形,则出口断面流量就小,径流过程的变化较小而历时较长。 相反,流域形状宽阔呈扇形出口断面流量大,径流过程的历时较短。,(2)自然地理特征 主要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地理位置,三、河流分类 1、根据流域地形特点分类: 山区河流 平原河流,特点 :地势陡峻,汇流时间短,暴涨暴落,水位流量变幅大,持续时间短,水流流态紊乱,河流比降大。,特点:流域面积大,比降小;汇流时间长、涨落平缓、水位流量变幅小、河床稳定性差、地势平坦易冲淤。,虎跳峡,地上河,平原河流按平面形态及演变过程可分为四种类型的河段: 顺直微弯型(

7、边滩平移型)河段:,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弯曲型(蜿蜒型)河段:,长江荆江蜿蜒型河段,弯曲型(蜿蜒型)河段:,凹岸,凹岸,凸岸,凹岸冲刷、凸岸淤积,?,分汊型(交替消长型)河段:,长江南京附近八卦洲分汊河段,散乱型(游荡型)河段:,黄河花园口游荡型河段,游荡型)河段,2.2 河川径流的形成 一、径流形成的过程: (1)定义 流域内,自降水开始到汇集的雨水流过出口断面的全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2)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降水流域蓄渗坡面漫流河槽集流,径流形成的过程:,1、降雨过程; 2、流域蓄渗过程; 3、坡面漫流过程; 4、河槽集流过程,图2-2-1 径流形成过程示意

8、图,2,河川径流的大小和变化,通常用流量Q和水位H来表示。 一次洪水过程可用历时、峰值(流量、水位)和径流量三个水文因素反应其特征。,洪水三要素: 历时、峰值(流量、水位)、径流量,Qm,Q,t,基 流,W,涨水过程,退水过程,洪 水 过 程 线,二、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1、气候因素:降雨、蒸发 降雨强度、历时、面积等;蒸发强度大小不同。 2、下垫面因素 流域的地形、土壤、地质、植被、湖泊等自然地理因素,相对于气候因素而言,称为下垫面因素。 3、人类活动因素 封山育林、水土保持、修建水库等。,三、我国河流的水量补给 1、雨源类 秦岭、淮河以南直到台湾、海南岛、云南等广大地区的河流,都属于雨源

9、类。,长江汉口水文站1954年和1955年流量过程线,汛期长 水量大,南北分界线,2、雨雪源类 华北、东北地区的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3-4月间由于融雪形成春汛;入夏后降雨增多,69月间形成夏汛或秋汛。,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流量过程线,3、冰雪源类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的河流,水量补给以融雪和冰川融水为主。,跨国河流额尔齐斯河某水文站流量过程线,峰值,2.3 水文测验 河流水情的变化,可由河流水文因素的观测资料来反映,对各项水文因素的观测,称为水文测验。 一、水位观测 1、水位:某一时刻水文站测流断面的水面高程。 2、水位换算关系:黄海平均海平面进行换算;水尺读数+水尺零点高程。 3、观测手段

10、水尺(直立式水尺、倾斜式水尺、矮桩式水尺) 自记水位计(能够自动记录水位变化过程),直立式水尺,倾斜式水尺,矮桩式水尺,测流断面和水尺布设示意图,直立式水尺,倾斜式,河槽断面图的绘制,二、流速测验 天然河流过水断面内的流速分布:,流速仪法 流速仪一般分为旋杯式和旋桨式。,旋杯式流速仪,旋浆式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旋浆式流速仪,能测得水面下任何距离处的流速。,流速测点布置规定,测速垂线上测点的布置,注:为流速仪净空,视工作方法、铅锤及河底电接触器的尺寸而定。,浮标法 浮标测流速应选择顺直河段,并布设基本测流断面。,测得水面流速。乘以0.80.9,为平均流速,三、流量计算 河流的流量是过水断面面积

11、与断面平均流速的乘积。 过水断面的流速是不均匀分布。 流速测验只能测得某点的流速或水面流速。 实测流速不能直接用以计算断面平均流速。 因此:流量计算采用分块计算法。,三、流量计算 流速仪测流时流量计算按下列步骤进行: 以测速垂线将测流断面划分成若干部分,计算其过水面积Ai,测速垂线,不流动的 流速为0 不包括这 一部分 面积,根据各测点的实测流速,计算各测速垂线的 垂线平均流速 。,式中: V0.0、V1.0水面及河底的测点实测流速(m/s) k半深流速系数,可采用0.90.95。,注意系数,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断面平均流速(部分平均流速): i) 岸边或死水边的部分平均流速 =自岸边或死水边起

12、第一条测速垂线的平均流速* 死水边取0.6 斜坡岸边取0.7 陡岸边取0.8(不平整的)或0.9(光滑的) ii) 断面中间的部分平均流速=相邻两垂线平均流速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流量(即部分流量): 计算全断面的流量: 反算断面平均流速:,水文测验时流量计算的方法是: 点流速 垂线平均流速 部分面积流速 乘以对应的部分断面面积 部分流量 全断面流量,让我们总结归纳一下吧!,四、相应水位的计算: 算术平均法 测流过程中,由水位变化而引起的过水面积的变化不超过5%10%(平均水深1.0m)或10%20%(平均水深1m)可取测流开始和终止时两次观测水位的算术平均值。 加权平均法,2.

13、4 水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定义: 从实地调查、观测及计算研究所得与水文有关的各项资料。例如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含沙量等,以及从这些资料求得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总量、过程线和等值线等。,一、水文站观测资料 一般搜集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同一洪水成因)及其相应的洪峰水位、洪水比降、粗糙系数、流速、河段变化等 。 水文站观测资料由于天然或人为原因,会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复核。 1、洪水水位资料的复核 2、洪峰流量资料的复核 糙率又称粗糙系数,是表征河渠底部和岸壁影响水流阻力的综合因素的系数,反映水流所受河床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流速和流量。,二、洪水调查资料 (1)目的

14、:洪水调查主要是在桥位上下游调查历史上各次较大洪水的水位,确定洪水比降,推算洪水流量;并调查桥位附近河道的冲淤变形及河床演变,作为确定历史洪水计算断面和桥梁墩台冲刷深度的依据。 (2)方法:历史洪水位相应的洪水流量,可以按水力学中的明渠均匀流复式断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1、水文断面的选择 2、水文断面的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3、洪水比降的确定 4、河床粗糙系数的选择,明渠均匀流水深h、断面平均流速v沿程都不变的流动。 渠底必须沿程降低,即 并且要在较长一段距离内保持不变。是重力流,依靠重力分力驱使水流运动,保证流动流向必须有恒定不变的作用力。平坡、逆坡中不可能产生均匀流。 必须是长而直的棱柱形渠道。

15、 (避免象弯管、阀门、滚水坝、桥孔等局部阻力对水流产生影响,而导致非均匀流) 渠道表面的粗糙系数n应沿程不变。这是因为粗糙系数决定了阻力的大小,n变化,阻力变化,有可能成为非均匀流。 渠道中水流应是恒定流。即 (常数)。否则,v会变化。,水文断面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调查洪水位时,可在有历史洪水位痕迹的附近设置测流横断面,作为流量计算所依据的横断面,称为水文断面,也称为形态断面。 1、水文断面的选择 基本符合明渠均匀流的要求 水文断面与桥位之间应无支流、无分流或壅水现象 水文断面应靠近桥位,尽可能靠近调查的历史洪水位 水文断面应与洪水流向垂直 壅水指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2、计算水文断面的流速和流量 (1)断面平均流速计算,使用谢才曼宁公式: (2-4-1) v断面平均流速(m/s),河槽和河滩的v应分别计算; n粗糙系数(糙率); R水力半径(m); i 洪水比降(河流中出现洪峰时的水面比降),以小 数计。,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线,称为湿周。 湿周为过水断面上水流所湿润的边界长度。常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