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2203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汇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侵蚀,堆积,地貌,地貌,河流地貌的成因分类,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什么? 在河流发育的不同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流水侵蚀作用的方向分别是哪种为主?使河谷呈什么形态? 如何确定河流的凹岸和凸岸?凹岸和凸岸的流水作用的主要方式各是什么(侵蚀还是堆积)?修建码头、淘金、加固堤坝分别在哪一岸进行? 阅读课本P78活动题材料,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一)河流侵蚀地貌 思考题,(一)河流侵蚀地貌,1.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发育初期,横剖面成 型,向下侵蚀,河谷加深,向源头侵

2、蚀,河谷延长,(河谷深而窄),V,发育中期,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河谷拓宽 并形成河湾,B,A,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问题探究: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哪一处适合建码头?哪一处适合淘金?,A,B,凹岸,凸岸,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成熟期,横剖面成 型,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同时泥沙大量堆积,河谷变浅,(河谷宽而浅),U,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宽而浅的U型(槽型)河谷,小结: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过程,问题探究: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根据课本P78页活动内容,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原因。,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

3、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谷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流速度快。,河谷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

4、向为自南向北,B,河流一定位于山谷所以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A,下面四幅图表示河流发育的不同阶段,完成以下两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D,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C,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b,a D.c,a,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5、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D,A,课堂巩固:,(2010江苏启东中学检测)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 A. B. C. D.,AC,跟踪练习,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运能力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组成,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是什么?包括哪三种类型?各分布在河流的什么位置?简述其形成过程。 2.聚落沿河流(冲积平原)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3.高原、山区、平原的聚落各分布在什么位置?呈什么形态? 4.回答P81活动题,总结聚落选址考虑的

6、因素。,(二)河流堆积地貌 思考题,冲积扇发育在山前,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二)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水道变的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扇顶到扇缘:,由粗到细 由陡到缓,扇缘,扇顶,河漫滩平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

7、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漫滩的形成,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个连接再一起就成了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小结: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结论: 聚落沿河呈带状分布,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为什么聚落沿河(河流冲积平原)分布,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平坦,肥沃,充足

8、,便利,不利条件:可能遭受洪水的威胁,河流与聚落规模,河网密布地区,耕地破碎,聚落规模较小,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聚落要高于洪水位,而且要避开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河流与聚落分布,趋利避害,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 ,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地势低、气候 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或地表水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捷,狭长的条带状,条带状,带状团状,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下游,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上游是山区,地势较低处气温较高、地形更平坦、取水更方便;下游地势低洼,地势较高处可避免洪涝灾害。,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B地;因为B地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以河谷为例,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以冲积平原为例,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路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