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916881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义(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肌电图的概念,纪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机能状态。,运动单元,组成: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功能:髓意肌最小的功能单位,神经纤维,组成:轴突、髓鞘、神经膜 分类: 1.有髓神经纤维 兴奋以跳跃方式从一个郎飞结传至下一个郎飞结。 2.无髓神经纤维 兴奋以局部电流方式进行,即峰电位沿整个神经纤维的传导,神经肌肉接头,组成:运动神经轴突(突出前) 运动终板(突触后) 间隙(突触间隙) 功能: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作用于肌膜(运动终板膜)完成信息传递,肌纤维,直径:0.010.1cm 长度:1mm5cm 组成:肌膜、肌浆、细胞核、肌原纤维 机能:1.发生

2、兴奋和传导兴奋 肌膜和横管系统完成 2.收缩 肌原纤维完成 3.离子转换或兴奋收缩偶联系统肌浆网及 三联管完成 4.供能 线粒体 5.细胞控制中心 细胞核,肌电位发生原理,1.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安静态时膜内外电位差。因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造成。 65mV87.4mV 2.动作电位:肌肉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传播的电变化。 刺激细胞膜区极化 钠泵复极化 100120mV,四同心针EMG,将针直接插入肌肉内记录肌纤维的电活动 针电极插入插入电活动 静止(静息)自发电活动 轻收缩运动单位电活动 不同程度用力收缩运动单位的募集,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成簇、伴有

3、清脆的声音、持续时间300ms左右的电位(1秒),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插入电位即消失。,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下无动作电位。,二、,正常运动单位:正常肌肉在轻微主动收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 1.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 单相占15% 双相占4%,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正常运动单位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在3-15ms范围内。,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3.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值加上负相峰值。 一般为1002000V,大于3000V即有意义,最高不超过5mV。,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

4、测量,四.募集电位(重收缩),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 波幅1800-2000uv 5000uv则为巨大电位 500uv则提示电压偏低,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 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 3.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异常肌电图,一.插入电位异常 1.插入电位延长:出现各种失神经支配波,正常运动单位。 2.插入电位减弱或消失:见于废用性肌萎缩。 3.肌强直电位:针电极插入或波动时瞬间猝发的高频放电。波幅和频率先大后小,逐渐衰减。见于肌强直疾病,少数神经源性疾病。

5、,二.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 1.纤颤电位:失神经肌纤维动作电位 波形:单相或双相 电压:25-300V 频率:2-30Hz 时限:0.5-2ms 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15-21天,2.正相电位 波形:双相、起始部为宽大之正相 电压:50-2000V 频率:2-100Hz(通常在4-11Hz) 时限:10-20ms 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5-10天,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重要表现。 1)单纯束颤电位 波形:4相以下 电压:2-10mV 时限:2-10ms 2)复合束颤电位 波形:5相以上 时限:5-30ms,4.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发

6、放的自发电位,定位,定性困难,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过程,如震颤、阵挛、抽搐、癫痫、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神经官能症等。,三.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点图 1.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电压改变 电压5mV:巨大电位 时限延长,电压增高:脊髓前角细胞病。 时限缩短,电压降低:肌源性疾病。 时限延长,电压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后或脊髓前角细胞疾患后严重麻痹的肌肉。,2.多相电位增加 1)短棘波多相电位:常见肌原性疾病 时限:3ms 位相:10相 波幅:高,四. 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 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严重神经肌肉疾患及癔症性瘫痪。 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可呈现单纯相、混合相或单纯混合相、混合干扰相。 3.病理干

7、扰相:肌源性瘫痪 4.肌肉运动单位的疲劳:重症肌无力,神经传导速度,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刺激电极:直径1cm,相距2-3cm的两个银 质或不锈钢的圆盘。 纪录电极:针电极或表面电位 正常值:上肢50m/s 下肢40m/s 桡神经偏快60m/s,MCV=,神经二端点间的距离(米) 该段神经的传导时间(秒),病理表现,正常 轴突变性 传导阻滞 严重脱髓鞘病变 髓鞘损伤,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刺激和纪录的位置与MCV相反。,上肢刺激点,下肢刺激点,头 部和躯干刺激点,正中神经传导,3.5 ms,8.2 ms,距离 mm:,Diff.: 4.7 ms,C.V.: 51 m/s,240,感觉传

8、导检查,潜伏期 ms 2.6,潜伏期 ms 3.1,距离 mm 155 速度 m/s 60,距离 mm 175 速度 m/s 56,AVERAGING,平均,神经传导阻滞,动作电位不能在神经轴突全长扩布 电刺激神经病变部位近端,反应幅度下降,刺激病变部位远端,反应幅度正常 测定技术与传导速度检查相同,使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流刺激强度在达到最大幅度诱发电位后,再将刺激强度增加30% 刺激位置选择同一神经干的不同端点 测量波幅、面积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计算,传导阻滞率%=(患侧远端波幅-近端波幅)、/正常侧远端波幅 100% 标准:幅度下降超过50%,不伴有肌肉复合电位时限增加(15%)或波形改变,

9、可考虑为传导阻滞 意义:周围神经损害,三RNS测定,1电极的放置同MCV 2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 3常用的神经 1)面神经:刺激部位耳前,记录部位眼轮匝肌 2)腋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三角肌 3)尺神经:刺激部位腕,记录部位小指展肌 4)副神经:刺激部位胸锁乳突肌后缘,记录斜方肌,4刺激频率 1)低频RNS:频率5 c/s,持续时间3秒。 2)高频RNS:频率10 c/s,持续时间:3 20秒。 5RNS正常值及异常的判断 1)低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第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10%15%以上称

10、为低频RNS波幅递减。 2)高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最末和起始波波幅下降和升高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30%以上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减;波幅升高100%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增。,四. F波:多突触脊髓反射 测定方式:同MCV,二F波测定的步骤,1F波测定的步骤同MCV,不同的是刺激电极的阴极置于近端。 2观察项目 (1)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上肢30ms,下肢60ms) (2)F波出现率;(正常80%) (3)F波与M波波幅的比值。 3F波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延长和/或出现率降低均为异常。,F波=,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 F波潜伏期-M

11、波潜伏期-1.0ms,(1.0ms估计脊髓延迟时间),意义:反应运动根的功能,三.H反射 1.检查方法 纪录电极:腓肠肌或比目鱼肌 刺激电极:腘窝部胫后神经,2.分析指标 1)H反射潜伏期 胫神经27.81.9ms 2)H最大/M最大 正常1 3) H反射的回复曲线 正常人不应期值 80-100ms 上运动N元病变 缩短 下运动N元病变 延长,诱发电位,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刺激引起(诱发)的电生理信号 诱发电位的种类 听诱发电位(AEP包括ABR、ECochG、 等) 视诱发电位(VEP、ERG等) 运动诱发电位(MEP,磁刺激等) 体感诱发电位(SEP上、下肢、脊髓、三叉

12、等) 事件相关电位(P300、CNV等),一、2适用范围,诱发电位: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障碍 (听神经脑干、视神经皮 层、各个部位躯体感觉通路、 各个部位运动通路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刺激: 阈值70dB peSPL 大于120 dB peSPL 最大.: 132 dB peSPL 记录部位:Cz(),BAEP的临床意义,观察颅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态 注意潜伏期、峰间期、波幅、相应潜伏期之差的意义: 1)峰间期正常,潜伏期延长,往往是听神经功能障碍 2)峰间期异常,在那段异常提示那段的病变部位,BAEP的临床意义,3)双侧波幅差50%有意义 4)相应潜伏期之差0.3ms有意义, 0.4ms肯定

13、异常 5)-的关系有临床意义,必须在-间期异常的情况下成立. 6)常见的临床疾病: 听神经病变、脱髓鞘病变、颅后窝肿瘤(干内、干外肿瘤)、癔病、幼儿听力测试、昏迷和脑死亡的诊断等,三、1 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VEP:记录部位:O1、Oz、O2(),FPz() 分别给予棋盘格翻转、闪光刺激,视诱发电位,AVERAGING,AVERAGING,正常参考值,全视野, 屏幕大小9, 棋盘格大小26 平均 范围 标准差 P100 潜期 (ms) 102.3 89-114 5.1 两眼潜伏期差 1.3 0-6 2.0 P100 波幅 (V) 10.1 3-21 4.2 波幅差. 1.6 0-5.5 1.4

14、,三、2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VEP的临床意义 视路的病变 观察P100的潜伏期和左右两侧的波幅差 常见疾病:视神经炎、视中枢病变、脱髓鞘病变、视中枢病变、不合作幼儿的视路检查(闪光)等 注意:用校正视力检查PRVEP,三、1 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SEP:记录部位:1)正中神经记录:C3/ C4, C2,C7,Erb,肘部() 在正中神经腕部电刺激 2)胫后神经记录:Cz, T12,L4,腘窝() 在胫后神经内踝部刺激,体感诱发电位,通常用于下列检查: 外周感觉神经 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SEP的临床意义,正中神经: N9/P9:臂丛 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 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 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 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 P25、N35、P45感觉皮层,SEP的临床意义,胫神经的SEP: N9:国窝电位 N17:马尾电位 N21:腰髓电位 P40、N50、P60、N75:近场电位,是下肢的感觉中枢 注意: N17- P40、 N21- P40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