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90315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婴儿期的发展.ppt(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婴儿期的发展,第一节 婴儿期身体的发展,一、体重与身高的发展 (一)体重的变化 5个月时,是出生的两倍;1岁时,是出生的三倍; 婴儿的体重会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 (二)身高的变化 新生儿50CM左右;1岁70CM左右; 2岁80CM左右;3岁90CM 左右。,婴儿身体各部分生长的速度是不相同的,如图:,二、动作技能的发展 (一)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大动作的发展是按照从头部到躯干再到四肢的顺序发展的。 个体首先是头部和躯干部分的发展,随后是爬、走等自主位移动作的发展,最后才是跑、跳及其其他动作的发展。,1.头颈和躯干的发展 头颈部动作: 23个月,能在俯卧时自主地向左右转头; 3个月时

2、,能在坐或者站立的状态下自主将头竖直; 5个月,俯卧时能将头抬起。 躯干动作: 3个月,仰卧翻身,并且能在帮助下扶坐; 6个月,可以练习坐;78个月,爬行; 9个月,站;1岁,走。,2.行走动作的发展,婴儿一般在1周岁左右可以独立行走。 个体行走动作发展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1214个月 动作表现:身体僵硬,行进时身体不平稳,儿童尽量想保持身体平衡,有明显的左右摇晃的动作。 第二阶段:24个月左右 动作表现:较少有明显的肌肉紧张表现,行进时较前一阶段平稳一些。,第三阶段:4、5岁左右 动作表现:腿部动作连贯,每步只有轻微的颠簸。 第四阶段:7岁左右(成熟阶段) 动作表现:动作流畅,步长保持一

3、致,两条腿的交换紧凑而自然,两脚的间距小,少有脚尖点地的动作。,(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个体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它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眼协调发展的过程: 3个月前,婴儿基本上是紧攥拳头; 3个月左右,开始抚摸物体,但手眼不协调; 4、5个月,看见东西会去抓握,但成功率不高; 5、6个月,手眼逐步协调; 8个月,手眼协调,抓握成功率100%。,三、动作技能发展遵循的原则 (一)整分原则 动作技能的发展最初是全身的、杂乱散漫的,随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和专门化的动

4、作。 (二)头尾原则 个体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顺序而逐渐成熟的。 (三)远近原则 动作技能的发展遵循从中心到四周发展的顺序。躯干和肩膀动作的发展先于手和手指动作的发展。 (四)大小原则 婴儿先是大肌肉动作的发展,然后是小肌肉动作的发展。,为什么儿童早期动作发展会表现出特定的顺序?,四、促进婴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1.鼓励婴儿爬行 鼓励爬行的最好方法是当婴儿趴着的时候,把玩具放在他们正好够不着的地方。婴儿想去拿,并努力想玩具的方向移动。几个星期以后,就可以看到婴儿用四肢支撑起身体,摇摇晃晃地来回移动。这意味着婴儿很快就会正真意义上的爬行了。,2.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促进婴儿大动作和精

5、细动作的发展,3.练习和重复对于知觉运动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二节 婴儿期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 一、婴儿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一)神经系统和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脊髓,脑,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神经系统是由无数复杂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被称为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神经元的组成:,神经元,树突:接受信息,轴突:输出信息,细胞体:神经元的控制中心, 决定是否将信息传给轴突,突触:轴突与树突连接的地方,(二)脑与大脑皮质的发育 脑重量的变化: 新生儿脑重350400g,占体重的12%; 1岁时脑重约950g; 5岁时脑重1100g,为出生时的3倍; 6岁时脑重已经

6、达到1200g,成人脑重约为1500g,为出生时的4倍。 脑细胞数目的增长: 妊娠3个月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已经基本成型。 从胎儿到34岁时神经系统生长最快的时期。1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变多。,(三)神经纤维髓鞘化 什么是髓鞘? 髓鞘包裹在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源的绝缘外皮。没有这层绝缘外皮,就会“跑电”“串电”。 (四)大脑功能偏侧化 左边球语言、数学、 逻辑推理 右边球空间、音乐、 艺术、情绪,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与早期教育 (一)大脑皮质发育的基本顺序,(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什么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动物的某些感觉、运动以及(人类的)语

7、言能力要想得到正常发展,必须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阶段获得特定的经验。如果在特定阶段,特定时间缺少特定的经验,就会对相应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改变。这样的一个特定的时期就被称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关键期相应的实验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大卫休伯(David Hubel)及其同事对动物视觉系统的发展研究。他们通过手术缝合出生几个月的猫或者猴子的一只眼睛的眼睑,随后再重新打开它,研究了动物视觉系统的早期发展。 研究表明,即使后来重新打开眼睑,这些动物的眼睛也不能再获得视觉功能。他们的研究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一只眼睛对于动物脑中视觉区域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对于成年猫进行同样时间或更长时间的视觉

8、剥夺则既不会影响它们的视觉能力,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大脑结构。只有年幼的动物在它们发展的关键时期才会对这种视觉剥夺产生敏感。,劳伦兹在1937年发表的鸟类的感情世界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印记”一词,用以解释动物的社会行为现象及其形成的关键期。 印记是指个体出生后不久的一种本能性的特殊学习方式。印记式的学习,通常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学得后持久保持,不易消失。 劳伦兹在研究中发现,刚孵化出的雏鸭对初次见到的活动对象,如母鸡、人、自动玩具等,很快学会与之亲近,就像雏鸭跟随母鸭一样的关系。但是如果孵化后,超过一定时间才接触到外界活动对象,雏鸭就不会出现印记现象,这一时间就是动物印记行为形成的关键期。,(三)

9、关键期/敏感期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1.人发展的关键在于天性与教养之间的 相互作用。 2.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改变能力,但改变的时间很重要。 3.大脑具有可塑性的同时也意味着会存在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消极的经验或者缺乏适宜的刺激就很可能会对大脑的发育产生严重而持续的影响。 4.早期教养对于人如何发展、如何学习、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具有决定性的和长期的影响。,第三节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一、研究婴儿感知的方法 (一)视觉偏好法 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罗伯特范兹(Robert Fantz)在 20世纪60年代首先使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出生

10、不久的婴儿是否能辨别不同的视觉图案,从此该法得到广泛运用。 实验装置与过程:婴儿躺在一个观察箱里,实验者给婴儿同时呈现一个面部图案,一个含有混杂的面部特征的似面部刺激图案,以及一个半亮半暗的类似面部的简单视觉刺激图案(如图2所示)。实验者在观察箱上方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注视每个视觉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看某一个图案的时间比其他图案长,就认为他更喜欢该图案。,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新生儿能够轻松地分辨视觉图形,而且对有混杂面部特征的的视觉刺激和正常人的面孔一样感兴趣。 实验结论:儿童觉察并分辨图案的能力是天生的。但他们不大可能将人的面孔视为有意义的轮廓。 实验方法缺陷:在婴儿没有表现出对某一图案有明

11、显偏好的情况下,研究者便无法确认婴儿是不能分辨不同图案,还是他们对所有图案的兴趣是相同的。 实验结果分析:后继研究发现新生儿更喜欢看高对比明暗部分有明显分界线及有弧线的中等复杂图案,所以会对面孔和特征复杂的似面孔图案表现出同样的兴趣,因为这两个图案的对比度、弧度和复杂程度相同。,(二)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方法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这时,个体的心率就会起变化,注意力也会朝向刺激物,其他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吸吮、身体动作)立即停止。如果隔很短一段时间刺激物又重新出现,引起定向反射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

12、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化。 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三)高振幅吸吮法 研究者让婴儿吸吮内部镶嵌有电路的一个特殊奶嘴,通过分析他们的吸吮动作来研究婴儿对环境的反应。 在研究开始时,研究者首先记录下婴儿吸吮频率的基线,然后以基线为标准,每当婴儿的吸吮频率加快、吸吮强度增加时,他就会触动奶嘴里的电路,从而启动用来提供刺激的设备。 如果婴儿感受到这种刺激并且感兴趣,那么只要他一直保持高振幅的吸吮,这个刺激就会一直存在。如果婴儿的兴趣消失,吸吮的强度和频率就会恢复

13、到基线,刺激也就会消失。这时,再给婴儿呈现第二个刺激,如果吸吮频率显著增强,就可以推断他能够分辨这两个刺激。,二、感知觉的发展 (一)视知觉 1.图形与形状知觉 图形与形状知觉:指对图形和物体的形状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个月前,婴儿的视觉能力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水平,还无法分辨细节。(如图3-9) 2个月到1岁,婴儿的视觉系统迅速成熟,逐渐能够分辨越来越复杂的视觉图形,并且能够将看到的东西整合起来,从而知觉到完整的视觉形状。 (如图3-10),2.面孔知觉 1个月,婴儿扫视人脸时,更关注人脸的轮廓线, 注视点更多的停留在前额头发和下巴部分。 2个月,婴儿开始更仔细的探究人脸的内部特点,注视点更多的停

14、留在人的眼睛和嘴巴部位上。 约3个月时,婴儿已能精细的区分不同的脸孔。如他们能认出母亲的照片。,1个月的婴儿对人脸的注视,2个月的婴儿对人脸的注视,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指人通过视觉估计事物的距离或深度而产生的知觉。 相关实验研究:视崖实验 实验者:吉布森、沃克 视崖装置的组成: 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实验发现: 吉布森和沃克发现6.5个月

15、及年龄更大的一些孩子中90%都会爬过浅区,但是只有不到10%的婴儿愿意爬过深区。这说明属于爬行阶段的婴儿能够清楚的感知到距离,对“悬崖”很害怕。 然后,他们又把2个月的婴儿分别放到视崖的两侧,让他们脸朝下趴在平台上,记录他们在视崖两侧时的心率变化。研究结果发现,2个月左右的婴儿在浅区的心率没有变化,而在深区的时候心率下降。,这说明了什么?,(二)听知觉 本章第四节 (三)味觉和触觉 味觉:一出生,能辨别酸甜苦咸;喜欢甜味,拒 绝咸味; 4个月,偏爱咸味 触觉:嘴巴,(四)跨通道知觉 指婴儿将不同的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知觉的能力。 Eg.婴儿看到有趣的玩具伸手去抓 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

16、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Eg.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三、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对于婴儿认知发展的观点 1.感知运动阶段婴儿的发展(02岁) (1)子阶段1反射活动 01个月 (2)子阶段2初级循环反应 14个月 (3)子阶段3二级循环反应 48个月 (4)子阶段4协调二级循环反应 812个月 (5)子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 1218个月 (6)子阶段6符号/表征能力的出现 1824个月,2.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主要的认知成就 (1)延迟模仿 指即使榜样不在场时,仍然能再现其行为的能力。 (2)客体永久性 指当物体不在眼前或者通过其他器官不能觉察时,仍然知道物体是继续存在的。 14个月,婴儿不会去寻找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