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6064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阿房宫赋本课话题鉴一、从课本中积累杜牧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最后得出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有力地揭示出秦朝自取灭亡的重要原因。文章深刻抨击了秦王朝的荒淫腐朽、贪婪挥霍和鱼肉人民的行径。秦王朝的灭亡是唐王朝统治者的一面镜子,同时对后人也有警示作用。二、从自然中积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柏为镜,可以使我们坚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剑、梅为镜,可以让我们正视苦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野草为镜,可以令我们勇往直前。亭亭的夏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东篱的黄菊,有遗世独立的超然;郑板桥的竹石,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空谷

2、的幽兰,有藐视富贵的高洁。仰望天空,我们学会了宽容;俯视大地,我们懂得了承受。三、从历史中积累文天祥、岳飞教会了我们爱国,雷锋、孔子要我们爱人,张志新、布鲁诺教我们热爱真理,鲁迅、周恩来告诉我们奉献的人生最有意义。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葬身火海;唐太宗以亡隋为鉴,虚心纳谏,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诤谏于不顾,只得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四、从名言中积累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徵4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李世民5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鲁

3、迅一、作者简介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诗人杜荀鹤之父。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先后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作品:代表作阿房宫赋,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二、背景回放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

4、,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三、相关知识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这里的“铺采文”指赋的形貌,就是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体物写志”是它的内容,往往于结尾部分发一点议论,以寄讽喻之意。到了唐宋,这种文体已逐渐散

5、文化,这种散文化的赋,人称“文赋”或“散赋”,阿房宫赋即“文赋”中的佳作,被誉为“古来文赋,此为第一”。一、通假字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通“漫”,译为久二、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中心相勾连,檐角相拼合。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各用心机,相互排挤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个地区经多年观察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结果或成就3韩魏之经营古义:积蓄的金玉珍珠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4齐楚之精英古义:金玉珍珠等精品今义:常比喻各行各业中出类拔萃的人才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三、一词多义1一2使3爱4族5焉四、词类活用(一)名词

6、活用1名词作动词(1)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2)不霁何虹 (雨过天晴)出现彩虹(3)朝歌夜弦 唱歌;弹琴(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把鼎看作;把玉看作; 把金看作;把珠看作(5)楚人一炬 放火、纵火(6)可怜焦土 成为焦土2名词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2)辇来于秦 坐着辇车(3)朝歌夜弦 在早晨;在晚上(4)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像蜂房;像水涡3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鉴4名词的使动用法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灭族(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1)歌台暖响 声音,歌声(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的珍宝;积蓄的金玉珠宝(三)数词的活用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

7、 统一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为”表判断的判断句)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也”表判断)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者也”与否定词“非”分别表两个句子的判断)(二)省略句1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高低”前省略主语“长桥、复道”)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五步”前省略主语“阿房宫”)3谁得而族灭也 (“灭”后省略宾语“之”)(三)状语后置句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在现代汉语中的语序为“于南亩之农夫多”)(四)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不带被动词的被动句,“函谷关被攻破”)(五)宾语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在现代汉语中的语序为“秦人不暇哀自”)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

8、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及对宫中豪华奢侈生活的铺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王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下列各组句子全部属于描写阿房宫外部“宏伟规模”的一组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ABC D解析:选A都属于描写阿房宫的外部规模;两句属于描写阿房宫内部构造;句是说因歌舞之盛,仿佛改变了宫内气候。2下列各组句子属于间接描写阿房宫

9、中美女之多来反映宫中生活荒淫的一组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剽掠其人,倚叠如山A BC D解析:选C写秦国宫人来源,写珠宝之多。3下列各项对文章第1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部分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B这一部分从总体概括和细部描写两个角度来写阿房宫的建筑。总体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细部描写又从建筑外观和建筑内部两部分着笔,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10、,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D作者由远及近,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解析:选BB项,应为“总体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细部描写又从建筑外观和建筑内部两部分着笔,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4下列各项对文章第2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紧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B“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

11、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她们的快乐而奢侈的生活,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C“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际遇转而写物的被践踏。D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交代来源:六国剽掠;言其之多:倚叠如山。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解析:选BB项“既表现了她们的快乐而奢侈的生活”错,应为“既表现了她们的悲惨命运”,因为“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二、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后面的问题。5下列各句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一句是()A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楚人一炬

12、,可怜焦土!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选DA项,对比人心事理;B项,表现了作者的忧愤之情;C项,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D项,是作者在告诫唐统治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6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3段的感慨是由第1、2段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对比中引申出来的。指出秦爱纷奢,极力搜刮百姓,而且还不让市人言语,导致国家灭亡,阿房宫被烧。B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政权本质。“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一千年后的“现

13、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C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唐代朝政。但写阿房宫被焚时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又流露了对秦朝的怜悯之情。D作者以秦王朝灭亡为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解析:选CC项,“这里作者又流露了对秦朝的怜悯之情”错,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体现的是作者的忧愤之情。1想象、比喻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杜牧在这篇赋中

14、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出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铺排与议论兼用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抒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骈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