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2015年高考试题)人民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3460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2015年高考试题)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2015年高考试题)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2015年高考试题)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2015年高考试题)人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2015广东文综T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据中

2、国近代学制史料(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教育思想文化的发展。解答关键:通过教育内容及教育思想的演变理解其时代特征。【解析】第(1)题,从“中世纪后期”神学地位的动摇及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可知是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第(2)题读经讲经属于儒家学派的特征

3、;可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及儒学自身的发展来归纳其原因。第(3)题首先根据材料表格时间信息找出其中的变化,然后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加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答案:(1)人文主义。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儒家。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朱熹做四书章句集成,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变迁:近代教育的发展。思想解放,民权意识觉醒。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传统经学地位逐渐下降并取消,改为能体现民群意识的公民课。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