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971952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1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521062卫思同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是居住小区与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又是整个居住小区空间的起点。一方面,它能够改善和丰富居住小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作为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能增加街道的特色和吸引力,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街道的景观和居住区空间的质量。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人性的原则(满足人的需要),心理归属,交往的需求,整体性原则。如下。我国居住区按照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与居住区分级相对应,除了以城市干道作为居住区外围道路外,居住区内部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居住

2、小区道路、居住组团道路和宅前小路四级。居住区道路一般用来划分小区,在大城市中通常与支路同级,红线宽度一般为 20m30m;居住小区道路一般用来划分组团,路面宽度一般为 5路面宽度一般为 3面宽度一般为 2.5。m8m5m;居住组团道路为上接小区道路、下连宅前小路的道路,m;宅前小路为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路居住区道路应该基于人车共存理念。目前城市居住小区中存在以下几种停车方式:1地面集中式停车场。这种停车方式投资较少,存取较为方便,但对居住区环境影响较大,且占地面积大;2路边停车。这种停车方式增大道路用地面积,影响交通,常用于夜间临时停车;3高层住宅建筑附建半地下、地下车库。高层住

3、宅的结构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目前较为普遍采用;4居住小区单建地下半地下车库。地下停车,地上绿化,虽然造价较高但节约土地,在土地紧张的大中城市中采用可以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部汽车停车位均设于地下,空出大量的地面作为绿地,可以使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5首层架空停车。这种停车方式中首层成为联系住宅组团内外的全步行空间,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所帮助,但停车对住户有干扰;有些住宅楼间利用平台联系的可在首层平台下停车,既减少干扰,又提供户外活动场地;6地面多层停车库,虽然可解决大量停车问题,但存取不方便,目前居住小区中并未普及。因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规范、标准,因地制宜

4、,在用地比较紧张的居住小区,停车主要向地下发展,而且还可以使用夜间借用区外公共停车的方式;在土地较为充裕的小区,采用底层架空和地面集中停车的方式;而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地上、地下、半地下结合停车,如深圳中城康桥花园,车行主入口分设于小区主干道的两端,区内主干道围绕中心花园呈环形大骨架,并由此引出环绕各组团的支干道,形成二级道路网,人行主入口分设于南北两处,中心花园及组团内部则完全是人行空间。区内实行全地下,住宅底层架空以及路边临时停车三种方式来解决停车问题,中心花园处建地下停车库,而组团内住宅与住宅之间利用底层架空做半地下停车库,地面停车则根据高层之间的空间作相应布置。当然,选择停车方式还必须结

5、合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住宅的密度、层数等一系列因素。广场是居住小区的标志,没有广场的小区是不太健全的小区,缺乏高潮与序列感,从而使居民生活的心理感受平淡,认为生活缺少变化。良好的活动场地,丰富的活动内容,把居民从电视机旁、麻将桌前吸引到广场上来。休闲广场应设于居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居住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

6、,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居住小区的铺装设计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居住区的铺装要根据交通对象的要求和气候特点,为居民提供坚实、耐磨、防滑的路面,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舒适的通行;铺装要通过铺砌图案给人以方向感,划分不同的性质的交通区间,增加居住小区空间的可识别性;地面铺装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合理的铺装材料可以使枯燥的空间环境“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的理想交往环境。如在居住区的入口的主要作用是小区聚焦和分散,道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铺装要以简洁明快,有聚集感,并且要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在居住区园林小路

7、要自然化,要多采用卵石、碎师、木板等铺装,追求和园林环境的协调统一。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足巨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证儿童的安全。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以离开居民窗户 lOm远为宜。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

8、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居住区中心较具规模的游乐场附近应为儿童提供饮用水和游戏水,便于儿童饮用、冲洗和进行筑沙游戏等。居住区绿地是人们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为了创造舒适、优美、卫生的绿化环境,应充分考虑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才能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之效果。1.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绿为主,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以达到净化空间、美化环境的目的。2.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

9、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3.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避免种类单调,配置形式雷同。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要适合不同绿地的要求。如在主次干道和街道以乔木为主,选用花灌木为陪衬;在道路交叉口,道路边要配置色彩鲜艳的花坛;在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方,种植体形优美、季节变化强的植物因庭院绿地中以草坪为基调,适当点缀些生长速度慢,树冠遮幅小,观赏价值高的低矮灌木。如千年红、珊瑚树、火棘等常绿灌木,这些花色艳丽、红果累累的花灌木,能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更能显示出绿地的整体美。4.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的位置与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距离,避免有碍植物的生长和管线的使用与维修。一般乔木需距建筑物 5至 8米。灌木距建筑物和地下管网 1.5米。树丛的组合,从平面与立面构图,色彩,季相等方面要有变化,在高层建筑四周气流较强,不宜种植高大乔木。路灯,路边座椅的设计符合居民正常使用需求,有的小区自然景观做的出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