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818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东台实验初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产品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2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

2、白色固体析出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3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给液体加热C过滤浑浊的水D检查气密性5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气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6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3、)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随意排放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7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只有空气的1/7。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

4、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0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下列关于物质X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C可能含有氧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11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

5、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g/cm3)D乙实验中,若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O2(CO)足量O2点燃BCaO(CaCO3)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NaNO3溶液(Na2SO4)适量碳酸钡固体过滤DCu粉(Fe粉)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13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是( ) A

6、K+、SO42、ClBOH-、CO32-、Ca2+ CNa+、SO42、OHDNa+、Cu2+、NO314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选项ABCD滤液中的溶质NaOHNaOH、Ca(OH)2NaOH、Na2CO3Na2CO3滤渣Ca(OH)2Ca(OH)2、CaCO3CaCO3、Ca(OH)2CaCO315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溶剂质量与溶质质量之比为100:30)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在t2时,将65g溶

7、液倒出去32.5gB将65g溶液蒸发掉32.5g的水,再冷却到t2C将65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D在t2时,向65g溶液中加入15gKNO3固体并充分溶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40分)16(10分)IH、N、O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 _; (2)能支持燃烧的气态单质_ _; (3)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 _ _; (4)属于盐的物质 。II利用你所认识的有关C元素的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是 ;(2)

8、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9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实验前必须对该装置进行 操作。反应后,要从反应液中提取出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 装置(填编号)。(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用的试剂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编号)。18. 生活、生产、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我们学习了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1)(6分)节假日,某班同学去郊外进行野

9、炊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他们所带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序号)A纯净水 B棉布围裙 C铁锅铁铲 D塑料凳子学生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和黄瓜你认为食谱中的馒头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 。(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 功能。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其原因是 。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 。(填序号)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2)(5

10、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A B C D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是最重要的溶剂,可以配制不同的溶液。.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 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某氢氧化钾溶液中,平均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钾离子。则这种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约为 。(精确到0.1%)19、(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过程。 提出假设

11、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可能是 CO2 CO 。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验步骤 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测得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较反应前增加了0.88g。步骤中通入N2的作用是 ,步骤中通入N2的作用是 。数据处理请你根据有关实验数据,计算确定气态产物的成分和质

12、量。 问题讨论 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试剂,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若不进行第步实验操作,能否得出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提出一个实验中需要改进的措施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BDCDACDBCDA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40分)16(10分)I (1)N2 (2) O2 (3)H2O2 (4)NH4NO3 II(1)CH4 CH4 + 2O2 CO2 + 2H2 O (2)+2(3)4Na+ 3CO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