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535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届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题个1分,5-10题每题2分,本大题共16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作口罩滤芯碳棒(含石墨)作电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性质 干冰升华吸热性 活性炭吸附性 石墨导电性 氧气助燃性AABBCCD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洗衣液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B可以用锅、红磷、木炭除去空气中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铝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铝D粉尘爆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

2、物质B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发生改变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热胀冷缩”现象表面分子间有间隔4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H2O2H2+O2SO2+Ca(OH)2CaSO3+H2OFe+H2SO4FeSO4+H2Ba(OH)2+H2SO4BaSO4+2H2OABCD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BCH4、C2H3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C维生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如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

3、合肥料6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7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是102.5g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 目的 实验操作

4、 A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粉末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B 分离铁粉与铜粉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C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Cu、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D 鉴别纯碱和小苏打 滴加稀盐酸()AABBCCDD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和氧气中燃烧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量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10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CuCl2、NaCl、Na2SO4、Na2CO3、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取该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BaC

5、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Na2SO4B可能存在Na2CO3C一定存在CuCl2D一定不存在NaCl二、填空与简答(共5小题,满分17分)11根据下列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aCa2+ bCl cC2H2 d e表示意义最多的是(填序号)表示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序号)a与d两离子结合形成物质的化学式是1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地下水多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2)如图为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一级处理中,“格鲁”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3

6、)请你提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3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为过量):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1)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1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7、它们逐渐是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但是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你认为其原因是15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锈钢水壶中的锰会让人智力低下”等传言,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钟凯作出了解答“不锈钢材质中的锰含量与迁移量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合金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增强”,钟凯指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金属迁移量是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浸泡模拟出来的,如果这种状态下迁移量都没问题,日常使用根本不是问题“其实,人体本身就需要一些微量元素锰元素,而且对锰有一定耐

8、受能力,几乎不会缺,也不会多”钟凯解释,锰是人体中一些重要生物酶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骨骼健康、抗氧化、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阅读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锈钢是纯净物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合金比纯金属稳定锰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体中缺乏铁、钙、锰等元素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要多多摄入ABCD三、实验与探究(共4小题,满分17分)16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方法一:2H2O22H2O+O2方法二:2KMnO4K2MnO4+MnO2+O2用方法二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装置为试剂A装置时实验分液漏斗的目的是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此干燥瓶中装有

9、的物质为:现制取、干燥和收集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17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CaC+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些成分【猜想】只有氯化钙只有碳酸钙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实验探究】(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无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成立,其理由是(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

10、发热,继续想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1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3)丙同学认为理由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吸烟谁证明了猜想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成立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长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使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实验的石灰池内就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18科学课上,某同学将一包主要原料为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的汽泡真粉 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

11、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1)柠檬酸种元素组成(2)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炼铁,并将得到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而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收集(指示: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加入硬质玻璃管中,其它容器中各加入适量试剂(如图所示)(3)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和K1,打开K2,通入CO气体一定时间,排出装置内的空气(4)继续同CO代开分液漏斗开关K,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液面没过导管下端,关闭开关K,点燃酒精灯,装置A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装置C中的现象是时,说明装置B中的反应

12、是充分的,立即关闭K1,打开K2,装置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5)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同CO气体至装置A的药品冷却,经称量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此时生成Fe的质量是g(结构精确到0.1g)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题个1分,5-10题每题2分,本大题共16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作口罩滤芯碳棒(含石墨)作电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性质 干冰升华吸热性 活性炭吸附性 石墨导电性 氧气助燃性AABBCCD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

13、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将其色素和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C、石墨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蜡烛燃烧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是通过蜡烛燃烧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洗衣液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B可以用锅、红磷、木炭除去空气中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铝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铝D粉尘爆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