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971437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高速铁路新建高速铁路 为减少站前工程实施时对已建成的站前土建工程进行二次开挖, 客运专线站前土建工程中应预留站后的接口。内容主要包括电缆槽及 电缆余长盘留位置(手孔)、基础预埋、过轨及引出路基(或桥梁)、 综合接地等。 为减少站前工程实施时对已建成的站前土建工程进行二次开挖, 客运专线站前土建工程中应预留站后的接口。内容主要包括电缆槽及 电缆余长盘留位置(手孔)、基础预埋、过轨及引出路基(或桥梁)、 综合接地等。 路基电缆槽路基电缆槽 ?采用的标准及要求 1.采用标准图集通路(2008)8401。 2.电缆槽(井)施工及过轨管 埋设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形状、尺寸与线下工程同步施 工,不得因

2、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3.电缆槽(井)泄水孔内埋设镀锌铁丝网以防鼠类等小动物进入,铁丝网安装位置要准 确,同时电缆槽(井)施工完成后应保证泄水孔排水通畅。 4.路桥、路隧连接处过渡电缆槽应平顺连接,弯曲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5.对于采用钢管的过轨管应进行镀锌等防护措施,施工前应对钢管口用圆锉进行打磨,防 止日后敷设时划伤电缆。 6.过轨管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钢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 丝以便穿缆。 7.过轨管铺放应整齐,长短对齐,高低一致。 8.过轨管接续应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应保证不渗漏水,不宜采用焊接。 9.为避免安装盖板时砸伤电缆,电缆

3、槽盖板的安装应轻抬轻放,并应确保与电缆槽壁的搭 接长度。 10.各区段电缆槽尺寸、走向以施工图为准。区间路基、车站路基、站台侧、站台对侧等区 段电缆槽尺寸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11.电缆槽施工完成后,应尽快清理槽内建筑垃圾等,确保电缆槽畅通。 12.电缆槽在特殊地段应采用相应的方式通过,如过桥涵、公路、硬化地面等。特殊地段电 缆槽照片及通过方案的介绍,后附。 电缆槽常见问题电缆槽常见问题 60 常见错误:电缆槽直角转角 标准:电缆槽转角参见通路(2008) 8401-42 正确做法:电缆槽水平转角60,垂直 转角30 错误:电缆槽被石渣填满 ,影响电缆施工,对电缆 造成损坏 正确:电缆槽顺

4、直,槽内 无杂物 电缆槽顺 直,槽内 无杂物 槽内杂物 未清理 槽内填满垃圾,影 响电缆安全运行 电缆井电缆井 ?采用的标准及要求 1.采用标准图集通路(2008)8401; 2.电缆过轨、过路、过涵,电缆引出路基,电缆预 留等处设电缆井。电缆井的型号有I、II、III型或 设计指定尺寸的其他型号,具体可见各车站站前 站后接口平面布置图。 3.电缆井需与电缆槽相通,过轨管需通入电缆井, 过轨管距电缆井底部应有足够距离,可见设计说 明。过轨管伸入电缆井部分不宜超过50mm(过轨 管外露太长电缆弯曲半径不能保证)。 错误:电缆井在道路上, 不合理 错误:电缆井与电缆槽不 相通,电缆井的标高应与 电

5、缆槽匹配,顶面标高一 致 正确做法: 电缆井与电缆槽相通,电缆槽沿路基边坡引下,在电缆井靠线路 边缘侧预留孔洞,参考图集通路(2008)8401-31。 预留孔洞 过轨管接头过轨管接头 错误:电焊连接 正确:专用接头连接 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 电缆槽上跨涵洞方案(从涵洞上方绕行) 注意:需确保电缆槽转角弯曲半径满足设计要求 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 架设钢管通过涵洞,涵洞两端设电缆井 注意:架空钢管应不侵入限界门的限界,防止被撞 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 电缆槽埋设钢管通过公路,公路两端加电缆井 特殊地段电缆槽通过方案特殊地段电缆

6、槽通过方案 电缆槽从涵洞侧面绕行 电缆通过站前广场硬化大理石路面方案 钢管+电缆井,电缆井顶面标高低于最终场坪150mm,并设 盖板,电缆井正上方大理石板应设为可开启的,便于电缆检 修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1、接触网支柱基础采用的技术标准、接触网支柱基础采用的技术标准 除土建专业相关标准外,同时应执行以下标准: ?1.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TB104212003); ?1.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40号); ?1.3、南广施网507-VI、接触网杆位布置图等相关设计资料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2、路基上

7、挖孔桩接触网支柱基础、路基上挖孔桩接触网支柱基础 2.1、基础确认 基础浇制前应对照接触网杆位布置图和基础图(南广施网507-VI) 复核基坑位置、侧面限界、基础型号、外形尺寸、基坑深度等。 2.2、基础浇注:按照南广施网507-VI的要求施工 2.3、侧面限界: ?有砟道床区段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CX)不小于3.1m。基础中心至 线路中心距离为,圆柱:CX+175+50;H型钢柱CX+150+50。施工 误差050mm。 ?CX的数值见接触网杆位布置图 2.4、接触网支柱基础均采用带接地钢筋的接地基础。 2.5、螺栓间距 ?按照南广施网507-VI施工 ?基础螺栓间距误差为1mm,对角线螺栓

8、间距误差1.5mm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2.6、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面标高控制 ?路基上接触网支柱基础面高程:高于地面高程200mm,施工误 差20mm 2.7、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外露 ?按照南广施网507-VI,螺栓外露长度为140mm,施工误差 0+10mm,螺栓呈铅垂状态 ?基础浇注完成后,应将基础螺栓外露部分涂满黄油并用塑料布 包裹防护 2.8、路基段接触网支柱接地端子 ?接触网支柱接地端子在基础中的预留按照南广施网507-VI-13, 14设置,每个支柱基础内均需设置接地端子2个 ?接地端子的型号依据设计院提供的资料确定 ?每个基础网基础通过分支引接线接至贯通地线,分

9、支引接线应 弧形下船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3、桥梁上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桥梁上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 3.1、基础浇制前应对照接触网杆位布置图和桥上基础图(桥通用图)复核基 坑位置、侧面限界、基础型号、外形尺寸、基坑深度等。 3.2、基础浇注:按照桥上基础图(桥通用图)要求施工。基础外露部分应表 面平整、无损伤,不应有蜂窝、麻皮、裂纹等现象。 3.3、侧面限界:桥梁上支柱限界一般为3.3m,施工误差050mm 3.4、螺栓间距:基础螺栓间距误差为1mm ,对角线螺栓间距误差1.5mm 3.5、QJ-A2,QJ-B型基础的锚栓分别为6根、8跟,规格为M39,材质为

10、Q345 (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外露长度为190mm,螺纹长度190+5mm。 3.6、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基础面以下150mm 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露部分均应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 处理,预埋钢板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3.7、预埋件具有方向性,应严格按照螺栓布置尺寸进行预留,螺栓在准确定 位后再施工。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3.8、桥上接触网设备支柱接地端子 ?根据铁路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要求,设置开关、 避雷器等设备的底座需单独设置接地极实现安全接地。因此

11、,桥上 安装设备的接触网支柱基础需预留一处综合接地端子,供隔离开关、 避雷器进行安全接地。 ?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外侧预留一综合接地端子,梁体需增设一处纵向 结构钢筋,并与梁端梁体横向接地钢筋L形焊接,供接触网设备安 全接地。此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新增加接地钢筋材质应 与梁体内横向接地钢筋相同,接地钢筋电阻10。接地钢筋间的 联接应保证焊接质量,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者L 形焊接。具体要求详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0)。 ?需要增设接地端子的设备支柱位置见相关设计资料。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桥上增设接触网接地端子的平面示意图1 接触网支柱基

12、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桥上增设接触网接地端子的平面示意图2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序号项目误差要求 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的距离0+50mm 2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0+10mm 3相邻螺栓间距1mm 4各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 5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 偏移 1mm 6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 组螺栓的整体扭转 0.25 7基础面距离轨面高差020mm 8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020mm 4、接触网支柱基础浇注主要控制标准、接触网支柱基础浇注主要控制标准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以往客专项目施工中基础

13、网支柱预留基础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往客专项目施工中基础网支柱预留基础经常出现的问题 5.1、问题、问题1:基础螺栓间距不符合设计标准(如图:基础螺栓间距不符合设计标准(如图 1),误差过大,导 致接触网支柱无法安装。 ),误差过大,导 致接触网支柱无法安装。 建议预防措施: ?基础浇注时需安装钢模板(最少2层,如图2),模板孔设置参照南 广施网507-VI中相应基础型号。上、下两层模板的孔应对应垂直。 是以往客专项目施工中预留基础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图1 螺栓间距误差过大 图2 基础模板示意图 钢模板 基础螺栓 地面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采用这种焊接圆钢固定基础螺栓 的方法浇注基础会产

14、生较大 误差,螺栓间距不易控制 采用图中所示的双层模板,可以有 效控制螺栓间距 图图3 错误的螺栓固定方法错误的螺栓固定方法图图4 建议采用外模板固定基础螺栓建议采用外模板固定基础螺栓 图2 基础模板示意图 钢模板 基础螺栓 地面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2、问题、问题2:基础侧面限界不符合设计要求,未按设计图纸要求确 定和复核基础限界,造成基础侵占电缆沟等建筑物位置 :基础侧面限界不符合设计要求,未按设计图纸要求确 定和复核基础限界,造成基础侵占电缆沟等建筑物位置 ?预防措施:基坑开挖前按图纸确定基础位置、型号、侧面限界等, 基础浇注前对照图纸进行复核 预留限界过小,将电缆沟位置

15、完全侵占,电缆无法通过 按设计图纸确定的侧面限 界,保证了电缆沟尺寸 图1:基础侧面限界错误图2:经复核过的正确的侧面限界 电缆沟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3、问题、问题3:螺栓外露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外露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事项: ?其螺栓外露施工误差应尽量控制在010mm范围内 ?螺栓外露应统一、美观 ?基础浇注时采用模板控制,使螺栓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外露过短,外露不统一外露过长 螺栓外露过短,可能会导致支柱 安装后螺帽无安装位置 螺栓外露过长,导致支柱安装后螺 栓下部无丝扣,螺母无法安装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4、问题、问题4:基础螺栓锈蚀:基础螺栓锈蚀 ?

16、螺栓镀锌不合格或镀锌层破坏导致锈蚀严重(图1) 注意事项: ?地脚螺栓、螺母、垫圈要求一级镀锌防腐。 ?基础施工完毕后,将螺栓外露部分涂满黄油并用塑料布包裹(图 2) 图1:螺栓严重锈蚀的图2:螺纹涂油包扎保护、螺栓未锈蚀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5、问题、问题5:基础螺栓未防护造成损坏(图:基础螺栓未防护造成损坏(图1、3) 预防措施: ?基础浇注时,应对基础螺栓包扎防护,避免沾上混凝土(如图2) ?在进行其它施工时,注意对成品的保护,防止工器具、施工材料等 破坏、碰弯基础螺栓 图3:螺栓被碰弯图2:基础浇注前的螺栓 包扎防护 图1:螺栓未包扎,螺纹上 沾满混凝土,影响使用 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5.6、问题、问题6:基础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接触网上部安装 结构。 :基础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接触网上部安装 结构。 控制措施: (1)使用外模板进行基础浇注,施工误差控制在020mm。 (2)在支模时应利用水准仪测量基础面标高,不能随意臆测。 (3)基础浇注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