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335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获得。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能或不

2、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大于或小于)。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能或不能)。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探究活动(或实验)

3、目的用品(如仪器、药品等)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1-11实验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结论问题和建议【交流与思考】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展示提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1)关注_;(2)关注_;(3)关注_【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4、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和。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

5、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中考直通车】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

6、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拓展延伸】8.实验探究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假设】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假设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作业布置】-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