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707240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九 正确使用词语 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案2 实词、虚词的使用,感知高考,学习目标,分类点拨,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对实词、虚词的考查要求。 2.掌握辨析实词、虚词的常用方法。,感知高考,1.(2015年高考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 B.鉴别 色彩 终于 适当 C.甄别 色泽 最终 适当 D.甄别 色彩 最终 适量,解析:C 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假好

2、坏)。“鉴别”是对某一事物的真假好坏进行辨别,“甄别”是从几种事物中分辨出哪个好哪个坏、哪个真哪个假。根据语境,应选“甄别”。色泽:颜色和光泽。色彩:颜色。根据语境,用“色泽”更全面、恰当。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最终:最后,末了。试验的最后结果用“最终”更合适。适量:数量适宜。适当:合适,妥当。“从诸多面粉种类中”选取合适的,应该用“适当”。,解析:B A项,施行: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B项,高妙:高明巧妙。一般用于人工作品,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D项,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分类点拨,类题一

3、,正确使用实词,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它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为考查重点,以辨析近义词为主。,方法突破,1.从词义入手 首先,看词义的适用范围。对大多数近义词而言,其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比如“边境”和“边疆”,前者所指范围较小,后者所指地域范围较大。其次,看词义的轻重。有不少实词,它们在概念上差别不大,但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如“盼望”和“渴望”、“轻视”和“鄙视”两组近义词,前者的词义较轻,后者较重。最后,看词义的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表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2014年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

4、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 莫过于“应试 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A.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词汇 不免 无可厚非 C.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词语 未免 无可非议,解析:D “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二者范围大小不同。题目所指的是“应试教育”这个具体的词语,所以不能选“词汇”。“不免”指免不了,是一种客观现实,只能用于肯定句。“未免”除了表示“不免”外,还指

5、“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是对他人做法的一种带有委婉的语气的批评,可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第句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评价,表示不以为然,因而用“未免”。“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二者词义轻重不同。根据句意,应选“无可非议”。,2.从词的色彩入手 词的色彩分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的感情色彩分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种,比如“沟通”是中性,“勾通”就含贬义。语体色彩分口语和书面语。句子的语境一般会暗示应该使用什么色彩的词语。 例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家庭的 (熏陶、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

6、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解析:“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根据句意,应选“熏陶”。,3.从词语的搭配习惯入手 有些近义词的搭配对象不同,如“改进”和“改善”,“改进”常和作风、方法、技术等词语搭配,“改善”常和生活、关系、设备等词语搭配。有些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关系不同,如“充满”和“充分”,前者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可以作定语。 例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

7、反映、反应)之强烈,出乎意料。 解析:“反映”经常与情况、意见等词语搭配,而“反应”,我们经常说“引起强烈反应”,也常说“反应强烈”,可见,它与“强烈”能很好地搭配。,类题二,正确使用虚词,正确使用虚词,主要是指正确使用连词(包括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其中对关联词语的考查有两种形式:或是给出一段挖空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选填;或是给出一个完整句子让学生判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的考查则以常用虚词的运用为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内部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突破,“十看”巧辨虚词,1.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

8、功能就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 例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现代自然科学 (不只、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解析:“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通常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不止”是动词,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的意思。句中后面有“还要”这个连词,应当用“不只”。,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例如: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方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

9、135个成员方投票。(“和”是连词,“与”是介词) 2.看搭配情况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关联词语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有些虚词只有一种搭配关系,如“是还是” “只有才”。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3.看虚词位置 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 确定。 (1)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

10、,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对,就是误用。 例如: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 没做最后决定。(“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应该在“哪所”前)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表达需要,用在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有时也会改变位置,用在后一分句,可以起强调作用。 例如: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虽然”本来属于前一分句的关联词,用在后一分句表示强调),(2)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例如:他因

11、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家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他”之前) 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不仅”“除了”“不但”等。 4.看句子结构 虚词使用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多余重复,也不能脱漏,造成句子结构残缺。 例如: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对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句中“自己”前脱漏一个介词“与”,造成句意不连贯),5.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 例如:(1)既要有头脑,又要有胆识。 (2)一个受

12、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应该又谦虚又大度。 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者均用来连接句子。 6.看假设与事实 关联词语中有些(“即使”“不管”)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有些(“虽然”“尽管”)表示的是既成事实。如果分不清其表达作用,运用时就可能出错。 例如:(1)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困难重重”是事实) (2)不管困难有多少,我都要坚持下来。(“困难有多少”是假设),7.看语体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 子中。 例如: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或者”书面语色彩浓,应改为用于口

13、语的“要么”) 用于口语中的虚词还有“要是”“要不(一般用在祈使句中)” “别说”“就是”等。值得强调的是一些文言虚词只适用于书面 语中。 8.看语气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 例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总算、终于)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解析:“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是盼望语气。根据语境,该句应该用“总算”。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

14、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会误用。 例如:去图书馆,或者去电影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9.看标点符号 有些关联词语与标点符号的运用紧密相关。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等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因为”“所以”“由于”等一般不能与分句隔开。借助虚词的这一特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 例如:世界上任何一门知识都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对人来说,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因而”“所以”一般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因此”,但“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如:所以呀,我才这样说。) 10.看主客体 有一些虚词(“对”和“对于”)容易引起主客体颠倒,从而导致误用。因此,区分介词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也是辨析虚词运用正确与否的方法。 例如:他的深情厚谊,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