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8367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二文言名著作文总分现代文(一)现代文(二)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共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颓唐(tu) 鲜腴(y) 溃退 (ku) 锐不可当(dn) B、要塞(si) 秀颀(q) 咆哮 (po) 歼灭(jin) C、濒临(bn)遏制() 诘责(ji) 差使(chi) D、琐屑(xi) 屏息(png) 轩榭 (xun) 婆娑(su)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坦荡如砥 抑扬顿挫 恹恹欲睡 匿名B、因地治宜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嶙峋C、磨肩接踵 名符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锲而不舍 无动于衷 巧妙绝轮

2、 古朴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虽然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批评不以为然。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索,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3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夜阑人静,一片孤寂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喜欢雪景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

3、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三友,会合一道,在饮酒吟作诗了。A. B. C.D.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B、弘扬和传承丝路文化,是我们每一位甘肃学子的使命。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D、战狼2于10月28日下架,总票房大约57亿左右,成为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C、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4、 D、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7、古诗文积累(14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别字、字迹潦草不清均不得分)(1)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 殊浣溪沙)(2)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朱敦儒相见欢)(4)、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5)、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得、恬淡高远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 。(6)、春望中春天鸟鸣花开反而使作者生出忧国忧民之情的句子是 , 。(7)、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描写敌军兵临城下紧张气氛的句子是 , 。(8)、赤壁中借古讽今,反面假设,告诫统治者

5、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 。(9)、渔家傲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和对南宋黑暗现实不满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一)(16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6、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8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它的特征是_,_,_。(4分)9、文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0、选文在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时,运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11、“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3分)12、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还运用了_ 和_(2分)13、选文中用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2分) 母亲的书(16分)琦君(台湾)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

7、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那本橡皮纸的。”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

8、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

9、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

10、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她万事细心,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买猪仔,修理牛栏猪栓,插秧、割稻都要拣好日子。腊月里做酒蒸糕更不用说了。只有母鸡孵出一窝小鸡来,由不得她拣在哪一天,但她也要看一下黄历。如果

11、逢上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她就好高兴,想着这一窝鸡就会一帆风顺地长大,如果不巧是个不太好的日子,她就会叫我格外当心走路,别踩到小鸡,在天井里要提防老鹰攫去。有一次,一只大老鹰飞扑下来,母亲放下锅铲,奔出来赶老鹰,还是被衔走了一只小鸡。母亲跑得太急,一不小心,脚踩着一只小鸡,把它的小翅膀踩断了。小鸡叫得好凄惨,母鸡在我们身边团团转,咯咯咯地悲鸣。母亲身子一歪,还差点摔了一跤。我扶她坐在长凳上,她手掌心里捧着受伤的小鸡,又后悔不该踩到它,又心痛被老鹰衔走的小鸡,眼泪一直地流,我也要哭了。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

12、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还有老师教过我诗经里的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当时觉得“宛在水中央”不大懂,而且有点滑稽。最喜欢的是头两句。“白露为霜”使我联想起“鬓边霜”,老师教过我那是比喻白发。我时常抬头看一下母亲的额角,是否已有“鬓边霜”了。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琦君散文(文章有删改)14.本文是台湾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描写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