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8169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春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2017.01)命题:学校指定教师 审题:陈启民(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切勿错位、越界答题!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2分)妇姑荷箪食, 。(观刈麦)知不足, 。(教学相长)望西都, 。(山坡羊.潼关怀古)夫大国,难测也, 。 , ,故逐之。赤壁一诗中抒写了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绝的句子是 , 。过零丁洋一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的诗句子是 ,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中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的语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4)。(8分)走进永春,我们可以仰望留安塔,遥想清代奇女子方七娘习武;徜徉在吾峰侯龙书院, 陈蕊庭精彩绝伦的“下帷讲诵”; mn步在“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东关桥,感受海丝之路的繁华;或是来到敬奉魁星公的魁星岩, 天上文曲星;或是走进五里街的骑楼建筑, 风土民俗这些都令人留连忘返。1 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mn步( ) 下帷( ) 文段中三处横线依次填写的词语是( )(2分)A聆听 朝拜 探访B朝拜 探访 聆听C探访 聆听 朝拜 文段中的三个成语中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 )(2分)A精彩绝伦 B风土民俗 C留连忘返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3、2分) 二、阅读(70分)(一)阅读浣溪沙(苏 轼)回答3-4题。(5分)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4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3分)(二)

4、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

5、,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释】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劳其筋骨()(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非徒愈病( )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译文: (2)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3分)译文: 7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6、”,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 ”。(1分)8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3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1分) 清 欢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

7、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

8、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

9、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根据袁浩文章改写)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 10. 第段和第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2分)答: 11.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答: 12. 第自然段主要论证了什么?该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5分)答: (四)阅读下面三

10、则材料,完成13-15题。(10分)【科普知识】: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

11、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资料链接】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诞生于英国,但它的出台却是以极为昂贵的生命代价换取的。1952年12月,潮湿有雾的空气停滞在伦敦城上空,工厂和住户烟囱排放出的大量烟尘废物不断在大气中积聚,浓厚的烟雾在全城弥漫多日不散,最终导致两个月内,12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全民参与,最重要的是立法。我会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将投票结果提交人大和政府,呼吁立法空气清洁法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短短32个小时,在参与调查的3.17万网友中,有3.13万人支持立法,占98.8%。【治理措施】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某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