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7952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八学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乐二中2017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商贾(g) 踉跄(ling qing) 皱(zhu)眉 威风凛凛(ln)B间或(jin) 尴尬(gn g) 狡黠(ji) 不亦说乎(yu)C隘口(y) 荒冢(hung zhng) 浩瀚(hn) 倾盆大雨(qng)D谄媚(xin) 挑剔(tio t) 粗犷(kung) 废寝忘食(q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捉襟见肘 轻而易举B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劳师动众 想入霏霏C堂而皇之 顾影自怜 暄嚣一时 魂牵梦萦D

2、面目全非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略施小计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C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绝于耳。D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B一些甘肃省偏远的农村小学,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C1月1日,甘肃经典舞剧丝路花雨首次在伦敦著名的萨德勒威尔斯剧院进行演出。D李老师一走进教室

3、,同学们的目光就都集中到了他身上。5.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B C D6书法知识。(每空1分,共4分)颜体即唐代大书法家 书法作品的独特风貌。行书是在东晋的大书法家 的手中完全成熟起来的,他写的 被后人誉为“ ”。 7名著阅读。(每空2分,共4分)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_A_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

4、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_B_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A:_ B:_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1) ,思而不学则殆。(2)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采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黑云大雨的语句是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语句: , 。(4)知否?知否? 。 (5) ,悠然见南山。(6)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7)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表现边塞的春天姗姗来

5、迟的千古名句是: ,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田园风光的语句:,。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共4分)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9. “东栏一株雪”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0. 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7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出淤泥而不染 (2)不蔓不枝 (3)花之君子者也 (4)宜乎众矣 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B宜乎众矣 在乎山水之间也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莲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

7、一项是( ) (3分)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6分)长

8、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

9、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

10、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1、。16.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17.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8.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19.请谈谈你对第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20.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5分)萧萧池塘暮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