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9667950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16日恩施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篇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篇“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第三章指导思想第四章基本原则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改善基础设施第六章构建快捷交通运输网络第七章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第八章改善信息基础设施第四篇发展特色产业第九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第十章突破性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第十一章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第十二章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十三章加快开发区建设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第十四章加快推进城镇化第十五章推进新农村建设第十六章促进州域协调发展第六篇建设生态文明第十七章加强生态建设第

2、十八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十九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七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第二十章深化改革第二十一章扩大开放第八篇构建和谐社会第二十二章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第二十三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十四章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第二十五章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第二十六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十七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二十八章强化社会管理第二十九章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第九篇保障规划实施第三十章强化政策措施第三十一章加强规划管理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共恩施州委关于制定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

3、为,是未来五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圆满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351.1亿元,年均增长10.6%,比“十五”增幅提高4.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年均增长2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年均增长19.3%。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

4、12336调整为30.728.740.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71户增加到556户,工业增加值由23.1亿元增加到73.5亿元。旅游业迅猛发展,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106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新跨越,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4.4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5.6%,五年累计投资超过7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一大批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得以加快推进,有的已建成发挥效益,办成了许多多年来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实事。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机场一期扩建

5、等项目相继建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辐射周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实施,电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水利、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有序开展。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了“以钱养事”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外贸出口突破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3.78倍,年均增长30.6%;五年累计利用外资6186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

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181.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科技支撑能力得到增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两基”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校财局管”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格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站房建设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州8个县市,参合率达到94.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5万人,参保率达95%;农村卫生设施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7、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生服务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州新增退耕还林31.3万亩,累计完成200万亩,天然林管护面积17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5平方公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县县建成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建成沼气池49万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城市低保提标工作全面开展,农村低保扩大到26.2万人。“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14.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1万人;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由157万下降到120万人。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安

8、居工程,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06元,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年均增长14.6%。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指标2005年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长%指标值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亿元)180.7259.48351.110.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8.3411.7722.2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8.112210244.4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4.784.2913219.3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28354565101077930.6直接利用外资(万美元)28322

9、0015846186城镇化率(%)21.33030.5城镇登记失业率(%)4.54.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2.595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073.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覆盖乡镇94.8总人口(万人)384.7396.4397.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2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19.950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0639015511406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64319003325514.6注:带的为五年累计数,GDP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第二章 发展环境进入“十二五”时期,恩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10、。一、发展的新机遇“十二五”将是我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难得的发展黄金期。从政策层面上看,主要是国家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支持我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等诸多机遇,有利于我州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从自身层面上看,一是“两路”开通的机遇。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建成通车后,长期以来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渝利铁路、宜巴高速等重点项目仍处于投资高峰期,恩来高速、恩黔高速等重点项目

11、开工建设,这些重点项目将有力地拉动全州经济发展;三是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我州在特色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好这些重大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将对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二、面临的新挑战一是我州还处于打基础、谋长远、调结构、增后劲的攻坚时期,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仍在拉大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州刚刚迈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也才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左右。二是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区域竞争压力较大,在武陵山6个地区中,我州的排名也不领先。三是从自身发展来看,工业基础比

12、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旅游产业起步较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的任务很重。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行路难、饮水难等突出民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与全国全省差距明显,扶贫攻坚任务很重,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艰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加大。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发展不够,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有效解决。三、发展的新阶段综合判断,恩施州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建成全国先进自治

13、州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十二五”时期,恩施州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深入推进“四个转变”(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市经济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的调整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基础的时期。第二篇“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第三章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

14、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市经济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章 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工业的主导地位,落实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正确处理城镇与农村的关系,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完善城镇功能,壮大城镇经济,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大力推进社

15、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大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争创发展的新优势。把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坚持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创新发展,推进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努力形成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以开放为动力,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局面。第五章 发展目标按照在全国民族自治州中争先进、全省进位次、武陵山区有地位的要求,以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