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重难点总结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964745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9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pa会计重难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会计重难点总结(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关于前言: 一、关于前言: 最主要是要知道实质重于形式最常见的例题就是融资租赁 二、关于存货,有以下几个考点: 二、关于存货,有以下几个考点: 1、非正常消耗的成本,不得计入存货的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比如营业外支出。 比如 2011 年的真题,发生了成本 19400 元,但是其中 300 元是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 那这个 300 元直接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不能计入成本。 那么正常的损失不应该从成本中扣除,要计入存货的成本: 【例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 300 公斤,货款为 8 000 元,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 1 360 元;发生的保险费

2、为 500 元,入库前的挑选整 理费用为 300 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 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企业该批 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 )元。 【答案】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8 000+500+300=8 800(元) ,实际入库数量=300 (1-10%) =270 (公斤) , 所以该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8 800/270=32.59 (元/公斤) , 2、发出存货的计量,有四种方法,这个计算很简单,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发出存货的 计量方法的改变是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这个是常考题目。 3、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如果直接卖掉,那就销

3、售价格-销售费用 (2)如果为加工某项存货而持有,那就是销售价格-还需的加工费用-销售费用 (3)如果是有合同,那就按照合同,如果一部分有合同一部分没有,那就严格区分开 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注意:在众多资产中,除了存货和金融资产的减值可以转回,我们所学的其他资产不 能转回) 【例题 2】214 年 12 月 31 日,某公司有 B 材料成本为 110 万元,市场售价为 90 万 元。B 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由于 B 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 B 材料生产 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 B 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 260 万元下降 为 230 万元, 将 B

4、 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 140 万元, 估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8 万 元, 估计 B 材料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5 万元。 210 年 12 月 31 日 B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 ) 。 【答案】本题由于 B 材料是专门用来生产乙产品的,由于乙产品发生减值,因此计算 B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乙产品为基础来计算的,即 B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乙产品的售价 -销售乙产品的销售费用-用 B 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要的成本。 B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30140882(万元)。 【例题 3】203 年年末,甲公司库存 A 原材料账面余额为 200 万元,数量为 10 吨。该 原材料全部用于生产按

5、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销售的 10 件 B 产品。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 20 4 年 5 月 1 日前向乙公司发出 10 件 B 产品,每件售价为 30 万元(不含增值税) 。将 A 原 材料加工成 B 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110 万元, 预计销售每件 B 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0.5 万元。203 年年末,市场上 A 原材料每吨售价为 18 万元,预计销售每吨 A 原材料尚需发 生相关税费 0.2 万元。203 年年初,A 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 公司 203 年 12 月 31 日对 A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 。 (2014 年) 【解析】 B 产品的可变

6、现净值=3010-100.5=295 (万元) , B 产品的成本=200+110=310 (万元) ,B 产品发生减值,故 A 原材料发生减值,A 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95-110=185(万 元) ,甲公司 203 年 12 月 31 日对 A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185=15(万元) 。 会计重难点解析 会计重难点解析会计重难点解析 2 【例题 4】B 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5 年 9 月 26 日 B 公 司与 M 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由 B 公司于 2016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 000 台, 销售价格为每台

7、1.2 万元。2015 年 12 月 31 日 B 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 1 200 台,单位成本 为每台 1 万元,账面成本为 1 200 万元。2015 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0.95 万 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 0.05 万元。2015 年 12 月 31 日笔记本电脑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备的金额为( )万元。 【答案】销售合同约定数量 1 000 台,其可变现净值=1 0001.2-1 0000.05=1 150 (万元) ,其成本=1 0001=1 000(万元) ,未发生减值;超过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 0.95-2000.05=180(万元) ,其成本=

8、2001=200(万元) ,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 准备=200-180=20(万元) 。 三、固定资产的一些注意事项 三、固定资产的一些注意事项 (固定资产的考点包括: 分期购买的固定资产、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改建、 固定资产的持有待售以及固定资产的出售影响营业外收支 (也就是利得) ) 1、什么叫固定资产?以防出最基础的题目。一定要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环保 设备也属于固定资产。 2、分期购买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折现或者按照当前的市场公允价值,看题目怎么 给你条件。 然后就是每一期确认的财务费用按照我们所说的摊余成本计量。 多选题有可能考 长期应

9、付款的列报,实际上 2015 年的长期应付款的列报,就是 2016 年的摊余成本。 3、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一定要将几十年后的弃置费用折现到现在计 入成本。 4、固定资产的折旧:看到折旧,我们要条件反射一下当前的时间!残值率多少!以及 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要提!同时要在此强调一下双倍 余额法,前面是按照 2/N,但是前面几年不能减除残值!不能减除残值!只能最后两年变成 年限平均法的时候才能减除残值! 5、固定资产的改建:看到固定资产的改建,很显然要考我们资本化的部分,很显然会 扔掉一块, 很显然要我们求出来扔掉这块的账面价值, 很显然要我们求改建完

10、之后的账面价 值!那就是改建前的账面价值-扔掉的部分的账面价值+改建的投入。 6、固定资产的持有待售,条件是: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 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三是该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如果持有待售 的资产卖亏了, 那应该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 这个知识点的最好解释就是或有 事项的一道真题。 【例题 5】202 年 12 月,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自 203 年 1 月 1 日起撤销某营销网 点, 该业务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为实施该业务重组计划, 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 因辞退职工将支付补偿款 100 万元,因撤销门店租赁合同将

11、支付违约金 20 万元,因处置门 店内设备将发生损失 65 万元,因将门店内库存存货运回公司本部将发生运输费 5 万元。该 业务重组计划对甲公司 202 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 。 (2012 年) 【解析】因辞退员工应支付的补偿 100 万元和因撤销门店租赁合同将支付的违约金 20 万元属于重组的直接支出,因门店内设备将发生损失 65 万元属于设备发生了减值,均影响 甲公司的利润总额,所以该业务重组计划对甲公司 202 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 =100+20+65=185(万元) 。 7、资产、固定资产的出售影响的是营业外收入或者支出,也就是利得。这里很容易出 题,比如影响营业利润?

12、比如影响利润总额?特别是跟债务重组搭配起来考。 3 四、 无形资产的一些思考。 四、 无形资产的一些思考。 1、无形资产的初始入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购进后的推广费用等只能计入 当期损益;其次在自己开发中,并不是所有的开发费用都形成无形资产,这个要看题目的规 定,可能有一部分的开发费用也会费用化。 2、商誉!不管什么商誉!都不是无形资产!同时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 命不确定的!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能进行摊销,它跟商誉一样,只能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3、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但是这不是强制的,税法规定不得低于 10 年,但是会计中 并没有规定,请不要混淆。并且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

13、要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用摊销。 4、 关于影响营业利润和利得的问题, 再次强调!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出租计入的 “其 他业务收入” ,因此影响的是营业利润,但是他们的出售也就是转让,影响的不是“营业利 润” ,而是“利得” 。 说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就不得不说一下递延所得税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 计税基础都是初始入账价值以及按照税法的折旧, 之所以产生递延所得税问题, 是由于两个 原因导致,一是二者的折旧(摊销)跟税法的规定不一样,二是由于减值导致。 一定要注意到无形资产的特殊之处,由于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费用化的部分可以加计 50%扣除,资本化的部分可以按照 150%进行摊销,首先

14、费用化的部分在当年扣除肯定要加计 50%扣除,这个倒不是考点,但是会计按照 100%进行摊销,税法允许按照 150%进行摊销,首 先,影响当期所得税,要加计 50%进行摊销,减少了当期的利润,其次,虽然计税基础和账 面价值出现了差距,但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 五、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思考 五、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思考 看到投资性房地产, 80%都是考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如果公允价值上升, 计入的是“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公允价值下降,计入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1、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建筑物。注

15、意: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有两种: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注意!公允价值模式 不能折旧!经常考题都会欺骗你们!而且成本模式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是公允价值模 式不能转为成本模式! 3、经常给你们挖坑的地方: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跟非投资性房地产与投资性房 地产之间的转换要区分开! 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因此影响的留存收益! 而非投资性房地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首先如果都是成本模式转换成成本模式很简 单,这个不会考,从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也简单,差额就计 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 就行。 重点考察就是 “非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成公允价值模式的 “投 资性房地产” ,如果转换后的公允价值上升,则计入的是“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转换后的公 允价值下降,则计入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4、本章如何出题?就出到底影响损益的金额多少 假设年中转换,之前是固定资产,而且转换后是公允价值模式的非投资性房地产,那么 影响损益的金额要包括三部分!三部分!一是转换前的折旧!二是转换后的租金收入!三是 转换后持有期间出现的公允价值变动! 那么转换本身影响损益就要看转换后公允价值到底是 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上升计入的是“其他综合收益” ,不影响损益;但是如果转换后公允价 值下降了呢?那要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这也是影响损益的!所以要注意! 【例题 6】甲公司 201 年至 204 年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4 201 年 12 月 31 日购入一栋办公楼,实际取得成本为 3000 万元。该办公楼预计使用 年限为 2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公司迁址,204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