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25749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3)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

2、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重要性: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3)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中来,到群众中去。(4)群众路线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5)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地位。【答案】1(1)物质生产 (2)推动作用 (3)历史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实践 决定2(1)重要保证 (2)解放自己 (3)群众 (4)群众路线 (5)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

4、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典例1】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ABCD 【答

5、案】A【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错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错误;故选A。2全面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

6、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典例2】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将帅”对“士兵”投入的感情愈深,“士兵”回报“将帅”的感情愈烈。一位企业家曾说:“热爱是最好的投资”。感情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感情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意识的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越能促进事物发展C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C3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比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7、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联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群众,才能有所作为。可见,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突出体现【典例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揭

8、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ABCD【答案】B4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区别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二者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最根本的区别)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出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二者对“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强调这种推动作用不起决定性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认为人的思想、主观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强调伟

9、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为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典例4】据印度媒体2017年8月18日报道,日本驻印度大使平松贤司表示,日本“反对任何一方以武力改变现状”,认同印度介入洞朗问题是“基于同不丹的双边协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想提醒他,在搞清楚事实之前,最好不要信口开河”。从哲学角度看,中日两国的不同观点A必然会激化中日、中印之间的矛盾B体现了矛盾的

10、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是由中日双方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D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答案】D1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2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11、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B人人都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3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切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ABCD4下面漫画畅通无阻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有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要以“民意”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ABCD5实践证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党员干部必须心装人民疾苦,坚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BCD6“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

13、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8年新年贺词中,人民是关键词,更是主题词。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明了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劳动体现了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蕴含着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ABC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哪里有群众,就到哪里演”。基层演出是乌兰牧骑队员向群众学习、搜集素材的好机会,演创人员常常把看到和听到的新气象、新故事,用人们喜闻乐

14、见的文艺形式展现出来,良性循环,长盛不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乌兰牧骑“以人民为中心”,苏木乡、嘎查村、放牧点、田间地头、厂矿学校,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上万人的那达慕大会,他们演;比演员还少的牧民点,他们也演。下乡期间,队员们帮牧民剪羊毛、打草、拾粪,帮农民挖渠、筑路、收庄稼,与群众亲如一家人。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60年来乌兰牧骑脚步不停,传统不丢。目前,全区75支乌兰牧骑、3000多名队员,年演出总量超过7000场;他们服务基层群众的同时,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中国民间文艺的魅力。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乌兰牧骑是如何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方针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是精神财富形成、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