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19147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点展示1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1)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3)地壳运动分类a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b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

2、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2)侵蚀作用:是指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常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减弱

3、或遇到障碍物,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形成堆积地貌。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概念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过程,其实质就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2主要过程(1)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固结形成沉积岩。(3)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4)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1在地表

4、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总是内力作用起主导。()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3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4地壳中各类岩石都可以相互直接转化。()5将下列汉语中词语本意与其所属的地质作用连线。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15知识点一内力作用

5、问题探究结合下面的图示,共同探讨完成问题。 图1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断块山 图3褶皱山探究1图1中有哪些地貌类型?图2、图3分别出现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个位置?提示:图中有山地、谷地、平原、陡崖、岛屿、海沟等。如下图所示:图2为陡崖地貌,出现在图1中的乙处;图3为褶皱山,出现在图1中的甲处。探究2图1中哪些地貌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分别是什么内力作用?提示:图中甲处的山地、乙处的陡崖、丙处的岛屿及丁处的海沟均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其中甲处、乙处、丁处地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并且甲处和丁处为地壳水平运动,乙处为地壳垂直运动。丙处地貌则是岩浆活动的结果。探究3变质作用会在图1中哪处发生?为什么?提示:处。

6、变质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高温、高压条件,图1中处为岩浆活动,岩浆的高温作用会使周围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总结深化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类型概念运动方向对地表的影响运动形态举例相互关系水平运动组 成地 壳的 岩层 沿平 行于 地球 表面 的方 向运 动水平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张裂形成裂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地壳抬升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

7、迁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地壳下沉对点演练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地球内部的热能解析:选D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B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C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相互分离D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没有主次之分解析:选A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首先表现为水平运动;地壳的两种运动相伴而生;两种运动虽然相伴而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区

8、域各有主次,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知识点二外力作用问题探究外力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雕塑师”。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下面是常见的地貌景观图。讨论完成有关问题。图A图B图C图D图E图F探究1外力作用是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上面六幅图中表示风化作用的是图_(填字母)。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提示:A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探究2上面图中表示冰川侵蚀的是图_(填字母),其形成的地貌是_,主要分布在哪里?提示:D角峰主

9、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山地区及欧洲、北美洲、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探究3写出图B、C、E、F的地貌名称,并说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外力作用方式。提示:B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C沙丘(风力堆积作用)E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F海蚀柱(海水侵蚀作用)总结深化1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如下表所示:(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

10、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滨海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

11、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地貌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2.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图所示:易错辨析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点演练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12题。甲乙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2、)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解析:1.C2.A第1题,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第2题,由乙图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该景观是海岸风光,但不属于热带自然景观。海南风光在夏季观赏效果更好。知识点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问题探究寓言故事小岩浆的奇妙旅程中写道: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

13、,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就停了下来。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了。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亮亮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认真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的问:“你是怎样到地表上来的?”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休息。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他

14、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一位“长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依照“长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岩浆之家”。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探究1写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类型。提示: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地质作用。指向岩浆岩,表示冷却凝固;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表示外力作用;指向岩浆,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探究2文中“晶晶觉得累了,停了下来”后形成的岩石类型是什么?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说说两种岩石的异同。提示:晶晶形成了侵入岩,亮亮形成了喷出岩。它们同属于岩浆岩,但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形成,而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探究3文中“亮亮惊讶的问:你是怎么到地表上来的?请你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帮助回答这个问题。提示: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随地壳隆起,上面覆盖的岩石被剥蚀(风化、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