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18169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人类破坏植被对生态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对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化者。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植被的破坏会造成很多生态环境问题。(1)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裸露,造成地表土壤遭受风蚀和水蚀的机会增加,引发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加重河床、湖泊的泥沙淤积,降低河道行洪、湖泊蓄洪的能力,增加洪涝的发生几率与危害程度。(3)降低植被的蓄水保水能力,使地表径

2、流增大,蒸发量增大,增大了干旱和洪涝的危害程度。(4)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5)造成土壤的侵蚀程度加剧,引起土壤肥力的下降。(6)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加剧。具体如下图所示:练习1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补充图中内容(填数码):建筑材料燃料农田水土流失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

3、伐,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15、16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顺序可调换)(2)80100(3)水土流失流水侵蚀(4)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各项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作答。第(2)(3)题,答案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第(4)题,玛雅文明的消失归根到底是人们对森林的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所致。二、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何意义?可分为哪些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

4、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本来的自然面貌,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2)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既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基因库,又保护着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使其免遭灭绝。(3)维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与持续利用,是保护种质资源的基地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4)保护特殊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为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按

5、保护对象和目的可分为6种类型: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例如,以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例如,四川卧龙和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为主;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梅花鹿为主等。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银杉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及凉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松林为主;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则主要保护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如四川九寨沟、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台湾省的玉山国家公园等。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以保护近期火山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主的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地质剖面的天津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化石产地的山东临朐山旺万卷生物化石保护区等。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台湾省的淡水河口保护区,兰阳、苏花海岸等沿海保护区;海南省的东寨港保护区和清澜港保护区(保护海涂上特有的红树林)等。练习2读“1650年1950年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

7、料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覆盖国土面积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类与生物圈计划”。(1)图示中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变化的趋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依据是()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C.自然保

8、护区的级别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答案(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A解析根据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物种灭绝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加快趋势。物种灭绝是自然现象,同时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同时生物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三方面措施。我国划分自然保护区的依据是保护对象的不同。三、荒漠化、石

9、质荒漠化和土地次生盐渍化(1)荒漠化自然原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条件)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的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加速了荒漠化的过程。(2)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这就

10、是石质荒漠化。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保护。(3)土地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盐分在地表累积;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向上扩散,造成土地盐分集聚。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练习3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

1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答案(1)C(2)A解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人们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原因,破坏植被,再加上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大面积红色砂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四、关于“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在理解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通过列表的形式从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等角度进行。问题表现形式主要原因危害治理措施森林资源匮乏总面积减少,原始林地锐减,总体质量下降采伐速度过快,毁林开荒,基本建设和采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旱涝和泥

12、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保护植被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严重,生产力不断下降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原的动植物资源,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蚀和风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直接: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间接: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沙尘暴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生物多样性减少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生物数量多,部分物种灭绝生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

13、入或侵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动植物园、人工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种质库练习4浙江省政协调研组专门对浙北、浙东和浙中236.5万公顷农用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数据触目惊心: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产品的农用地面积占20%。属轻度、中度与重度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8.12%、9.04%、l.61%,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调研发现,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污染农田,直接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下图是“杭州城郊部分农产品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杭州郊区稻米和蔬菜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的差异。

14、(2)说明防治农田污染的主要措施。答案(1)稻米铬和砷超标严重;蔬菜三种重金属和砷都超标,其中铅超标最多。(2)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加强管理;依法治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以总结出杭州郊区稻米和蔬菜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的差异。第(2)题,为防止农田污染,一方面要控制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耕地的污染;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