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1811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 中图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一)教材第68页探索思考1从事例中可以看出:植被的破坏影响了当地的土壤情况,在气候(主要是降水)的影响下,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了气候,从而使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发生变化。这一事例说明了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而言,这个地区的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构成了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于某种自然环境地理要素而言,不同区域的特征是有差异的,这便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二)教材第68页学习指南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

2、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3热量、水分。水分、温度。4某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但在干旱地区,由于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三)教材第69页思考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栖息的动物减少,甚至灭绝;水旱灾害频发;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河流对土壤的冲蚀加剧,河流的含沙量增加。(四)教材第7

3、2页思考不是。位于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下的大陆西岸降水很少,终年干燥。(五)教材第7273页案例研究1(1)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相同点:南北两坡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更替。原因是随着地势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2)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不同点:南坡植被复杂,北坡植被简单;南北两坡基带不同。原因是南坡与北坡纬度位置不同,相对高度不同;还与南坡为阳坡、迎风坡有关。2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类型、更替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六)教材第73页复习题1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气候与水文:丰富的降水使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河流径流量大。气候与生物: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

4、,生长着典型植被常绿阔叶林。气候与土壤:热量、降水丰富,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所以自然土壤的肥力偏低。2纬度地带性是热量或纬度差异,经度地带性是水分或海陆位置,垂直地带性是水热或海拔高度差异。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示人们开发资源时要适度,否则会引起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治理环境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提示人们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2015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

5、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冰雪融化很多,长草带越来越高,这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答案:1.B2.C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4题。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

6、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A4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解析:塞北和江南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差异,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条件在高低纬度的分布不均为基础而形成的。答案:D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7、带解析: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到草原再变为荒漠。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A6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随纬度而变化解析:中纬度沿海地区为森林,内陆地区水分少形成草原荒漠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B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第7题。7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类型最丰富的位于()Aa Bb Cc Dd解析:垂直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与海拔高度有关,与山脉所在的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

8、,自然带类型越多。四座山峰的山顶都是永久冰雪带,海拔差异不大,a山脉的山麓地带是热带雨林植被,b的山麓地带是亚热带植被,c的山麓地带是温带植被,d的山麓地带是寒带植被,所以a的自然带最多。答案:A8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山脉)。(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

9、北坡的原因是什么?(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A(2)D(3)秦岭(4)南坡为阳坡;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疏林草原带。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解析

10、:读图可知,该地区破坏植被,种植菊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反映一个自然要素破坏会影响其他要素,体现了同一区域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答案:A10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破坏植被,种植菊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一旦下暴雨,地表径流就会迅速变大,造成洪涝灾害。答案:C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序号荒漠所代表的地域分异不可能出现在()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解析:从图中水热状况推断六种植被类型分别为: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为亚热带常绿

11、阔叶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亚寒带针叶林,荒漠体现植被东西方向变化,显示水分逐渐减少,体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南极洲纬度高,终年气温低,为冰雪覆盖的大陆,不会出现图示的水热条件,没有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D正确。答案:D12造成地表植被按序号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C海拔高度差异 D坡向差异解析:体现植被南北方向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热量,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海陆位置对水分影响大;海拔及坡向体现的是植被垂直方向变化。答案:A13撒哈拉荒漠与塔克拉玛干荒漠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太阳辐射、下垫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形起伏D地表径

12、流、土壤性质解析:撒哈拉荒漠位于非洲北回归线附近,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而成荒漠,属大气环流影响;塔克拉玛干荒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形成荒漠属海陆位置影响,结合选项B正确。答案:B14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地自然带是_,、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_。(2)图中地自然带是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3)图中地自然带是_,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解析:地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故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我国南方地区相同。地属于热带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为亚寒

13、带针叶林带,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东北信风带控制为离岸风,空气干燥;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3)热带雨林带原因: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