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953277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外语年第期总第期 我国近年来的 瑙咨用 学布开究 何 自然 念 , 只 ,、 编者按 此稿是何自然教授于年月 向全 国第三届 语 用学研讨会山西临汾提交 的论文 。 其中对新格核斯语 用机俐的研究提得不多 , 是可 以理解的 。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 , 近一年多以来 , 在 现代外语 、 外国语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外 语学刊等外语学刊上发表已近篇之多了 , 可 供读者参考 。 年 月 , 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召开的中 国首届语用学研讨会第一次总结了语用学这门 新学科在我国的成长 , 现在 , 当第三届全国语用 学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 ,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近年 来语用学研究的一些新内容 , 并

2、观察一下今后的 发展动向 。 一 、 国外语用学理论的继续引进 在年代 , 我国学者介绍和评论的国外语 用学著述主要是英美学者的研究成果 , 如 , 。 前者从哲学的高度论 述语用学的某些课题 , 如指称 、 预设 、 蕴涵 、 言 语行为等 , 是一本理论性较强 、 但仅在有限的论 题内探讨语用学的专著至于后者 , 比较突出的 地方是对语用学的某些原则作了一些具体的描 写 , 如在介绍的合作原则的同时 , 还对语用 中的得体和礼貌原则分章进行讨论 。 。年代以来 , 我国从事语用学研究的学者通 过出席国内 、 外召开的语用学学术会议 , 通过设 在广州外国语学院的国际语用学会资料 中心 ,

3、并从国内 、 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语用 学的学术论文那里 , 获得不少有关语用学的新信 息 , 眼界越来越开阔了 。 由于不断密切和加强 了 对外学术联系 , 我国学者引进国外语用学理论的 范围更加宽广人们注意了解和研究西方的语言 哲学 , 于是 , , , , 等语言哲学家的 名字和他们观点 , 经常得到引用和评论人们谈 论语用学时 , 已不再是泛泛地提及 的符号 学 中的语用学 , 而是根据语用学与语言 、 社会 、 文 化 、 交际的密切关系 , 按语用一语言学 一 和社交一语用学 一 两个方面来分析语用间题 。 人们也开始熟悉 年代日本大修馆出版的亚洲第一本语用学专 著一协 英语语用

4、学毛利可信 , 书中 涉及 的语言哲学和语用一语言学的内容得到我 国学者的引用和发挥 。 人们现在谈论语用学 , 其 内容已不再局限于英美学者提出的纂些特定课 题 。 当然 , 对一些具有新意的提法 , 如近年来语 用学结合认知的研究 , 谈论较多的所精 新格赖 斯会话含义理论 , 或称为 “ 一 关 联理论 ” , 人们还是津津乐道 , 不遗余力地给予 评介的 。 自年代开始以来 , 西欧的一些有关语 用学的观点和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介绍和评论钱 冠 连人 们知道比利 时语用学家 的观点 “ 说话过程是在选择顺应的语 言 ”,“语用学实际上是一种语言顺应理论 ”, 所谓语言顺应 , 指说 话时所

5、使用的语言要 顺应不 同的交际对象和环 境要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和环境选择顺应的语 言要明确作出语言顺应的时效临时性的顺应 还是永久性的顺应要决定语言顺应的程度 , 顺 应所达到的目的 、 过程和结果 , 现在 , 人们对国 际语用学会主张的 “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 ” 的观点 , 也不觉得 陌生了这实际上是说 , 在语言的所有层面上都 有语用学语用学要成为一种统一的 、 同时又照 顾到各方面之间关系的语言理论 。 国外不断发展 的语用学理论使我们得到进一步的启发尽管语 用学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 、 公认的范围 , 但 这 门学科本身早已表明 , 它是与语言应用有关的 一门学问而语言应用的

6、学问 , 必然关系到人们 心理上的认知 , 关系到社会和文化 , 关系到人与 人之间在不同场合下的交往 , 因此 , 我们完全可 以说 , 语用学实际上是语言和文化交际中的认知 科学和社会科学 。 二 、 近年来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开展 如果我们把语用学看成是语言和文化交际 中的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 , 我国学者近年来在以 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可观的 。 英汉对比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集中表现在杨自俭 、 李瑞华编 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 一书中 , 今天 , 我国学者在英汉两种语言应用方面所进行的对 比分析 , 早已不再局限于对比该两种语言的微观 结构即语音 、 语法 、 词汇或语义 。 从语

7、用的观 点看 , 对比两种语言的宏观结构才真正有助于认 识语言和运用语言 ,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可贵 之处在于将语盲的宏观结构对比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书中辟有专章 , 集结了我国学者对英汉两 种语言在句子和句子以上修辞和语用层次的 差异进行分析的论文 。 英汉语用对比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 这方面的研究早在年代 就受到我国学者的注意 。 邓炎昌教授当时在 英 语学习杂志上发表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文章 , 给 学英语的中国学生介绍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后 来他又与刘润清教授合作写了一本语言与文化 一 一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 这本书涉及社 交语用学 , 也谈论社交语用学范围之外的英汉

8、语 言文化差异从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直到非语 言交际身势语的差别 , 全书内容丰富 、 隽永 , 充分表现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功力 。 语用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跨文 化 交际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系统地介绍给我国外语 教学界和语言学界的首推胡文仲 教授 , , 。 当然 ,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不局限于 语言交际的研究但语用学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 研究 , 在我国英语界应该是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 究或英汉语用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只 是重点放在研究与交际有关的英汉语言文化差 异罢了 。 、 我国英语界近年来在语用学范 围内的跨文 化研 究成果是丰硕的王得杏 、 洪 岗 等青年学者所开展

9、的跨文化交际 中语用 能力调查 , 同年代的结论何 自然 , 相同语言能力强的人 , 语用能力不一定 就强 , 语言知识高深的人 , 不一定能在跨文化交 际中取得成功 。 这个结论唤起了我国整个外语教 学 界对语言外语和汉语的文化因素的重视 “跨文化交际 中必须注意文化差异 ” 的见解日益 深入人心 。 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是社交语用 学和跨文 化交际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 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研 究不应只限于外语教学界 , 随着我国实施对外开 放 , 国际交往日益颇繁外国人在什么地方学了 点 中文之后 , 便会直接用汉语同我 国人民打交 道 , 含后 , 跨文化交际学和语用学的应用研究就 不应只局限

10、于外语界 , 而应扩大到汉语界 , 特别 是对外汉语教学界 。 我们希望外国人也能 “ 入乡 随俗 ” 当听到他们在中国国土上操一些词不达 意 , 或粗鲁无礼 、 充斥语用失误的汉语时 , 我们 恐会感到不舒服的 语境和语用意义的研究 可以认为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范畴 , 因 为语用学的任何论题都涉及语境我国汉语界在 语用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对语境的研究 。 年 , 在山东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语用学学 术研讨会上 , 汉语界同仁 曾深入地探讨语境问 题从语境的意义与性质 、 范围与构成 、 分类和 分级 、 功能和作用 , 直到语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 语境的研究方法等都有所涉及 。 年

11、, 一本专 门讨论语境的著作语境研究论文集西棋光 正在我国出版了编者虽然是日本人 , 但 被他收进文集的著述 , 除少数几篇之外 , 余都是 我国学者在语境研究方面的成果这本文集谈的 是语言环境同语言的关系 , 从语境研究的历史与 现状开始 , 谈到语境对语言的微观与宏观结构的 制约 , 谈到语境与语言教学 。 文集的 内容如此丰 富 , 它使编者西棋光正在前言和首篇中都提倡要 建立一门 “语境学”。 除语境研究之外 , 我国汉语界在语用研究方 面还十分注意话语的语用含义 , 将语用含义看成 是话语的潜台词 , 与交际语用策略放在一起 加以研究 。 誉 、 我国汉语界同仁为揭示词的语用意义 ,

12、 将词 的意义划分出动态义和静态义 , 语法义和深层义 指反语 、 言外之意 、 意义引申等 , 明确义和模 糊义 , 色彩义和语用义指因语境不同而产生的 义变 , 这样的研究方法颇有新意 。 然而 , 我国汉语界似乎还不完全赞同将语用 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汉语 的语用间题进行 系统的研究 , 因为他们有一些人宁愿将语用学的 内容归入话语语言学中去讨论 也有一些人似 乎不习惯将语用与社会 、 文化结合起来研究 , 不 习惯探讨社交一语用学 。 结果 , 对外国人在中国 操汉语时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就有所忽视 , 对他 们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也缺乏理论上的深入的 研究 , 尽管有一些汉外语用对比的

13、著述 , 但一般 也只限于从语用一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 我们 希望 , 我国汉语界和外语界的学者在今后能携起 手来 , 为发展我国自己的语用学而共同努力 。 语用翻译的研究 近年来 , 我国翻译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探 索一种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译论 。 年代初 , 我们曾引进美国语言学家的意义等值 翻译理论 , 到了年代后期 , 在香港大 学召开了一个 “ 当代翻译研讨会 ” , 我国 许多知名的翻译家 , 从事译学的专家都出席了 , 人们注意到 , 会议在译论专题下 , 安排有现代翻 译理论 、 语言学与翻译 、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等内 容 , 其中引起与会者广泛 兴趣的就有文化与翻 译

14、、 语用与翻译 、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对比等论题 。 同语用翻译研究有密切关 系的讨论是始于 年代初期的 “汉译西化” 和 “西译汉化” 的讨 论 。 我国译界有人认为汉译应有引进意识黄家 修 、 谢宝瑜 , 主张在译文中适当使用符合 汉语习惯的西化的表现法 , 他们解释说 ,“ 翻译 时 , 有时不是找不到中国的表现法才使用外国表 现法 , 而是有意识引进我们能接受的外国表现 法 , 从而丰富祖国的语言 。”例如, 过去对、 , ,“ , , , “ , , 等一类成语 , 总 是用汉语的现成成语处理 , 分别译为 “ 一贫如 洗 ”,“ 胆小如鼠 ”,“大海捞针”。 可是据语用学的 观点 ,

15、 中国人阅读外国作品时大都有 “ 移情 ” 的 心理准备 , 知道 自己在读译本 , 译本里讲的是外 国人 , 外国人说的是外国话 。 一位英国语言学家 , 说过 “ 一种语言能 接受它准备接受的外国成分 ”, 所谓外国的影响 “往往能加快一种语言内部的变化”。 这个观点从 理论上容忍了 “ 汉译西化 ” 据此 , 上面的成语如 分别译为 “穷如教堂老鼠”,“ 胆小如兔 ”,“草堆 寻针 ” 就不应受到什么指责 。 这类形式和意义都 达到等值的 “西化” 的译文 , 不但不拙劣 , 反而 给人以新鲜感 , 也许还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 与主张来一点 “汉译西化” 差不多同一时候 , 我国又有学者

16、提出能否来一点 “ 西译汉化 ” 黄金 棋 。 当时有人针对这个观点据理反驳 , 认 为英译必须薄重英语规律 , 不能 “汉化” 周式中 。 可是事隔不久 , 主张来一点 “西译汉化” 的黄金棋教授又撰文来一个反反驳 , 说 他所主张的 “汉化”指的是一 当然 , 在这类争论 中持平的观点是最保险 的叶子南先 生发表了 “ 论西化翻译 ” 的文章 ” , 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互译时可能出现相互 渗透现象 。 他说 “ 西化 ” 或 “汉化” 肯定都会存 在积极面 , 但告诫我们警惕绝对化 , 避免走极端 。 三 、 语用学研究的动向 目前语用学研究的动向 , 同近年来语用学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 可以预见 , 国外 新的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还会不断出现 , 凡有益 于语用学这门新学科的发展 、 引进来能为我所用 的学说 , 我们都会一如既往 , 及时加以介绍和评 论的 。 此外 , 我们既然把语用学看成是语言和文 化交际中的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 , 目前语用学研 究的动向当然也离不开这些领域 , 下面我们试列 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