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425884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工大第二章 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引 言引 言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 )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研究方法:几何法研究方法:几何法(the graphical method ), 解析法 , 解析法(the analytical method )。 力系分为:平面力系力系分为:平面力系(Coplanar force system )、 空间力系 、

2、空间力系(Three-dimensional force system ) 平面简单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 行力系。 平面简单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 行力系。 例:起重机的挂钩例:起重机的挂钩 3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和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和平衡 2-2 平面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对点的矩 平面力偶 平面力偶 2-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2-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2-5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物体系统的 平衡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物体系统的 平衡 2-6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

3、算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二章平面力系第二章平面力系第二章平面力系第二章平面力系 4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面共点力系平面共点力系) 研究方法:几何法研究方法:几何法(the graphical method ), 解析法 , 解析法(the analytical method )。 例:起重机的挂钩例:起重机的挂钩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 5 一、合成的几何法一、合成的几何法 cos2 21 2

4、2 2 1R FFFFF+= )180sin(sin 1 = R FF 2. 任意个共点力的合成任意个共点力的合成 为力多边形为力多边形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 由余弦定理: 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 由余弦定理: cos)180cos(=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 也可用力的三角形来作。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 也可用力的三角形来作。 6 结论:即:结论:即: 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 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 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二、平面汇交力系平

5、衡的几何条件 =FFR 4321R FFFFF+= 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 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 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 是: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 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 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 是: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0FFR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或或 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7 几何法解题步骤:选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图; 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求出未知数 几何法解题步骤:选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图; 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

6、比例尺; 求出未知数 几何法解题不足: 精度不够,误差大 作图要求精度高; 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几何法解题不足: 精度不够,误差大 作图要求精度高; 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面我们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另一种方法:下面我们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另一种方法: 解析法解析法。 8 F Fx =cos F F y =cos 22 yx FFF+= 三、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三、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cossin cos = = FFF FF y x 9 四、合力投影定理四、合力投影定理 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轴和在轴和在y 轴投影的和分别为:轴投影的和

7、分别为: =+= xixxx x FFFFF 421R =+= yiyyyy y FFFFFF 4321R = yi y FFR = xi x FFR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即:即: 10 合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合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x y F F R R tg= = xi yi x y F F F F 1 R R 1 tgtg 为该力系的汇交点为该力系的汇交点 五、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五、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从前述可知:平面汇

8、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 的合力为零。 即: 从前述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 的合力为零。 即: = = 0 0 R R yi y xi x FF FF 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 0 2 R 2 RR =+= yx FFF 222 R 2 RR )()( +=+= yixiyx FFFFF 11 解:研究解:研究AB杆 画出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平衡方程 杆 画出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平衡方程 0= X 0= Y 045coscos 0 R = CD A FF 045sinsin 0 R =+ CD A FFP 例例 已知已知

9、 P=2kN 求求FCD, FRA 由由EB=BC=0.4m, 3 1 2.1 4.0 tg= AB EB 解得:解得: kN 24. 4 tg45cos45sin 00 = = P F CDkN 16. 3 cos 45cos 0 R = CD A FF ; 12 1、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特殊时用 几 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特殊时用 几 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解题技巧及说明:解题技巧及说明: 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只有一个未知数。 、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只有一个

10、未知数。 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13 5、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 力。 、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 力。 4、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 14 是代数量。是代数量。 )(FM O 当当F=0或=0或d=0时,=0。=0时,=0

11、。 )(FM O 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 )(FM O =2=2AOB= =F d ,2倍形面积。,2倍形面积。 )(FM O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力对物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 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 2-2 平面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对点的矩 平面力偶平面力偶2-2 平面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对点的矩 平面力偶平面力偶 - + dFFM O =)(一、力对点的矩一、力对点的矩 说明:说明: F,d转动效应明显。转动效应明显。 单位Nm,工程单位kgfm。单位Nm,工程单位kgfm。 15 定理

1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 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 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 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 二、合力矩定理二、合力矩定理(The law for the moment of a resultant force )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证毕现)()()( 21 RFMFMFM ooo += 证证 = = n i iOO FMFM 1 R)()( od=ob+oc oboAoABFMo=2)( 1 ocoAoACFMo=2)( 2 odoAoADFMo=2)( R 又又 16 例例 已知:如图已知:如

13、图 F、Q、l, 求:和求:和 解解:用力对点的矩法 应用合力矩定理 :用力对点的矩法 应用合力矩定理 )(FM O )(QMo sin )( l FdFFMO= lQQMo=)( ctg)(+=lFlFFM yxO lQQMo=)( 17 两个同向平行力的合力两个同向平行力的合力大小:大小:FR=F1+F2 方向:平行于方向:平行于F1、F2且指向一致 作用点: 且指向一致 作用点:C处 确定 处 确定C点,由合力距定理点,由合力距定理 )()()( 21RFMFMFM CCC += CBFCAF= 21 0 2 1 F F CA CB =整理得 三、平面力偶及其性质三、平面力偶及其性质 力

14、偶力偶:两力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两力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 性质性质1: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18 两个反向平行力的合力两个反向平行力的合力大小:大小:FR=F1-F2 方向:平行于方向:平行于F1、F2且与较大的相同 作用点: 且与较大的相同 作用点:C处处(推导同上)(推导同上) 2 1 F F CA CB = 性质性质2: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 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体的效应用力偶矩度量。 :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

15、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体的效应用力偶矩度量。 力偶无合力力偶无合力 FR=F-F=0 1 = F F CA CB QCACB = +=CBdCBCB必有成立若, 处合力的作用点在无限远+=d 19 = 0)( RFMO =+0) ()(FMFM OO 为有限量证明= 0)( RFMO xFdxFFMFM OO +=+)() ()(Q )( RFMdF O = 说明:说明: M是代数量,有是代数量,有+、-; ; F、 d 都不独立,只有力偶矩是独立都不独立,只有力偶矩是独立量; 量; M的值的值M=2ABC ; 单位: ; 单位:N m dFM= 由于由于O点是任取的点是任取的 dFM= + d 20 性质性质3:平面力偶等效定理:平面力偶等效定理(The equivalent law of coplanar force couples ) 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的力偶矩的大小相等, 转向相同,则该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的力偶矩的大小相等, 转向相同,则该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证证 设物体的某一平面 上作用一力偶 设物体的某一平面 上作用一力偶(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