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5374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一)孔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孔子的基本观点和政治主张难点孔子的地位教法讲授法、知识整合、讲练结合、自主探索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一、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2孔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诗书礼乐,还教学生“政事”

2、和治国的本领。3孔子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思想统治国家。古代文化:“六经”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2)对世界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关键点拨“仁”

3、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其“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二、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关于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的比较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2不同:(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认为“过犹不及”。(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三、课时训练、规范答题1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

4、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

5、”;“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材料四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问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4)根据材料四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课堂作业】【学后反思】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方向。孔子的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6、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孔子的作为思想家的思想观点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史料来进行说明?孔子作为教育家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什么?还知道哪些教学方法?“中庸”思想的含义?“中庸”思想的目的和进步性是什么?完成当堂材料解析题。巩固本课知识线索。小组互查。反思板书设计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