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933753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_兼评_英国土地制度史_(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评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 发展程度的新思考 兼评英国土地制度史 魏 秀 春 沈汉教授的英国土地制度史 已出版一 年有余。中国农史发表了于民先生以关于英 国农业经济历史发展道路的新探讨为题的评 论。对于这样一部具有学术创新性、不媚俗从 众的学术专著, 于民先生认为它“在对若干旧说 进行修正的同时, 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富于 研究深度” ,“具有重要理论创新意义” 。文中 ,于 民先生列举了作者对“若干旧说”的修正和新的 见解 ,认为主要表现在对英国“土地所有权与保 有权 、 农业的商业化 、 庄园制的瓦解与残存、 圈地 运动及其对英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租地农 场的性质”等问题的

2、研究上 。然而 ,对于其中旧 说的修正 ,难道仅仅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 入开拓了国内学界关于英国农业经济历史发展 道路研究的视角”吗 ? 作者意图何在呢 ? 而于民 先生在对该书褒嘉有余的同时 ,没有指明所谓的 “理论创新”之处 。而在笔者看来,英国土地制 度史在修正了若干旧说的基础上 ,率先在国内 学术界提出了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性问题。 笔者认为 ,这一点是全书的精髓。 20 世纪一些历史学家在将 17 世纪英国革 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同时, 又将 16 世纪以 来的英国农业视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范 例。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 年英文版的注 中曾说 ,“一般说来,这里是把英

3、国当作资产阶级 经济发展的典型国家” 。马克思在李嘉图的 地租理论中也写道: “从亨利七世以来, 资本主 义生产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曾这样无情地处置 过传统的农业关系,都没有创造出如此适合自己 的条件, 并使这些条件如此服从自己支配, 在这 一方面 ,英国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 然而, 对于这一问题, 考茨基和列宁没有停留在马克思 和恩格斯已有的结论上 ,都曾作过独立的思考。 考茨基在土地问题中指出: “资本主义的生产 方式往往( 某些殖民地除外) 首先在城市内,首先 在工业内发展起来。农民经济大部分仍然为非 资本主义的生产 ,可是农民经济的生产在工业的 影响下已带有别的性质 。 ” 列宁也

4、注意到了这 一问题 。他说: “总的说来 ,大农户( 即现代农业 大生产) 的性质同工业的性质不同” ,“现代大农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学林出版社2005 年版。 于民: 关于英国农业经济历史发展道路的新探讨 读英国土地制度史 , 中国农史 2006 年第 3 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74 页。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6 卷, II, 人民出版社1973 年版, 第 263 页。 考茨基: 土地问题 上卷, 三联书店 1963 年版, 第 7 页。 业应当与工场手工业( 马克思所说的) 相提并 论” 。换言

5、之, 这里, 考茨基和列宁已经对英国 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性提出质疑。 所以 ,在后来的资本主义研究中, 英国的农 业问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在 20 世纪四 五十年代及 70 年代后期, 国际史学界对于欧洲 的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展开的两次学 术大讨论中,农业问题特别是英国农业问题就成 为学者们讨论的中心点。这样 ,随着对英国农 业史研究不断深入, 新的研究论著不断涌现, 一 些旧有的结论日益受到挑战。所以 ,在研读这 些论著之后,沈汉教授发现英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要复杂得多,不像过去认识的那样简单 。在英 国土地制度史一书中, 他抛弃一切先验的模式 和理论, 根据具体的个案材料 ,

6、重新认真研究了 英国农业经济形态发展的道路 ,将以土地制度为 中心的乡村社会关系作为研究重点 ,以英国农业 经济组织个案和乡村社区多样性作为观察视角, 向国内学人展示了 16 世纪及其以后英国农业发 展的曲折道路, 进而对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 性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封建主义瓦解以后, 英国土地经济形态究竟 是怎样的 ? 是不是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 说的那样, 在近代初期庄园制便瓦解了 ,以后迅 速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农业? 这是研究从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和英国农业史不可回避的问 题。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对英国农业经济组织和 乡村社区多样性的观察, 国内学术界不自觉地忽 视了这个问题

7、。对此 ,作者使用了大量具体个案 资料 ,用史实说话 。通过研读这些个案资料, 沈 汉教授认为,国内学术界原有的结论有过高估计 16 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之嫌 , 而且 即使在此后直至 19 世纪英国农业也并没有完全 实现资本主义的同质化。这里 ,作者无疑提出了 这样一个重大的论题 : 16 世纪及其以后的近代 时期英国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国家吗 ? 对于这一问题 ,沈汉教授认为, 近代英国土 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律背反特征。他从 英国土地法切入 ,认为近代英国对封建法的承继 使它的土地持有保留了封建保有权的旧框架, “土地法在理论上仍然承认中世纪保有权的框 架 ,并且继续用传统的

8、术语讨论它” ,“直到 19 世 纪 ,英国土地法的概念和文字都还是用封建语言 写成的” 。换言之 ,在整个近代时期, 英国中世 纪的法律体系继续存在着 。 首先, 在 16 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英国农 业经济的发展是在封建法律的框架下逐渐展开 的 ,它并没有不受封建法律制约而自由发展。主 要表现于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和宗教改革中对 修道院地产的处理 。“过去对 16 世纪上半叶宗 教改革和圈地运动在英国造成的农村经济和社 会变革程度及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有估计过 高的倾向。 ” 晚近对英格兰全部圈地运动的历 史研究表明 , 英国圈地运动前后经历了 300 多 年 ,但 16 世纪的圈地则

9、是整个圈地运动重要的 起始阶段, 但尚不是决定性的阶段, 其规模远远 比不上 17 世纪 。然而 ,即使在 17 世纪圈地运动 高潮时期,它也是“在现存法律框架下进行的” , 而且英国政府总的态度是“加强控制” 。通过对 大量史实的考察, 沈汉教授指出, 在庄园内部圈 占土地需要在庄园法庭登记和认可 ; 对圈地的批 146 世界历史 2007 年第 5 期 列宁: 对奥普林斯海姆农业工场手工业和电气化 农业一文中的资料的分析 , 列宁全集第 56 卷, 人 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02页。 沈汉、王建娥: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研究 形态学的考察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

10、93 年版, 第 5-6 页。 沈汉: 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 ,杭州师范学院学 报2002 年第 2 期。 在此之前, 在16 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 性及其他( 现代化研究2005 年第 3 期) 一文中, 沈 汉教授对此作了初步阐释。 在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中,“缺少明确的关于土地所有权 的规定” , 关注更多的则是内容繁杂的土地保有权。参 见该书第 1-5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321-322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118页。 准有时是由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法庭的特别委员 或根据佃户的请愿作出的 ; 也有些圈地协议由财 政法庭批准,王室大法官法庭有时也作

11、出类似的 批准 。“随着英国宪政制度的发展 ,人们开始向 议会而不是王室提出圈地申请。 ”直至英国革命 爆发 ,政府控制圈地的计划才被迫中止。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共对 576 所修道院进 行解散并对其地产进行出售, 这通常被视为农业 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重要契机。但沈汉教授告诉 我们,对修道院土地的处理,英国王室内采取了 “保守的办法” ,“除了剥夺了教皇对地产的权力 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地产中的封建关系” 。也 就是说,绝大多数自由持有农、 习惯佃农和租地持 有农,他们的主人从此由修道院变成了国王。这 些地产后来虽然被再次出售, 流入非贵族地主和 新兴城市资产阶级之手,其内部旧的租佃关系继

12、续存在和长期存在,并没有由于转手而立即资本 主义化。 上述地产的流动构成近代英国农业经济形 态发展的基本线索, 即从庄园自营地中发展起了 早期的租地农场, 在 16 世纪前后土地变动中则 形成了近代新兴地主地产。其中,“作为庄园制 残余的自营地农场, 从 16 世纪一直存在到 20 世 纪” , 并且“到 19 世纪, 在一些村庄, 许多农田为 一两个大家族所拥有。他们通常继承了中世纪 庄园领主的土地财产所有权, 庄园习惯也继续保 存着” 。所以, 16 世纪以后的近代时期 ,英国农 业经济表现为一种庄园农场制和租佃农场制并 存的二元结构。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伦 三岛仍“广泛实

13、行着农业土地租佃制 ,大部分农 场都是租佃农场” 。而后者, 领主租佃制和自由 契约租佃制则一度共存 ,“租佃制仍是大地产内 部的基本纽带” 。换言之 ,土地租佃制, 包括租地 农场制,是中世纪以后英国农业经济制度基本的 内在结构 。而这种“租佃制是和封建领主制紧密 相连的” ,“不仅有包含在地租关系中的经济从属 关系 ,还有领主制本身对农奴和作为它以后变种 的部分农民的束缚关系” 。也就是说, 近代英 国农业在土地关系上仍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正 如希克斯所强调的那样 ,在整个近代 ,领主和农 民制度不仅继续存在着,而且在适当的历史条件 下 ,它还能使自己得以休养生息。而且, 17 世 纪资产阶

14、级革命没有颁布过任何宣布彻底废除 封建等级制度的文件。所以, 沈汉教授发现 , 在 土地制度方面, 直至 18 世纪末 ,中世纪后期以来 对农民的各种身份规定依然存在,英国农业中并 没有确立一种农民得以自由经营的土地制度。 主要表现为 ,“从 1460 年到 1850 年 ,公簿持有农 在英国广泛存在” , 英国在近代从严格意义上 讲没有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自由农民阶层,没有 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 近代初期英国已经形 成了绝对产权制度。 接下来 ,作者进一步剖析了自由资本主义鼎 盛时期的英国农业结构,发现英国这样一个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 其国民经济在资本主义时代并没 有实现资本主义的同质化

15、。在工业部类较先进 和集中体现资本主义关系的同时,农业部类则保 留了许多旧的成份,具有传统经济的特征 。具体 而言,“资本主义租佃制农场经营、 小型的家庭租 佃农场经营 、 传统的大地主地产和有所有权的自 耕农私有制等多种经济成份混合在一起 ,庄园领 主制的残余与自由经营交织一起” 。 生产规模和使用雇佣劳动力的情况是衡量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沈汉教授 指出, 如果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定义资本主义的 这种方法 , 那么到 19 世纪中叶为止英国农业的 个案材料表明: 英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虽 147 对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新思考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13

16、4- 135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第 145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170、 171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368、365 页。 约翰希克斯: 经济史理论 , 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 第 92-94 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213页。 沈汉: 英国土地制度史 , 第 376页。 已有相当发展, 但“已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场不 过占农场总数的一半稍多 ,其中还有相当一批是 使用极少量雇佣劳动力的农场” 。也就是说,“纯 粹家庭农场和把雇佣劳动力作为辅助劳动力的 农场占农场的多数, 即真正的资本主义农场只占 农场的少数” 。所以 , 到了近代 ,在英国农业经 济中 ,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大资本主义经营单位仍 然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