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931375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3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李 瑶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710061)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言语交际情景中 的语码转换现象, 着重论述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动机、 类型与功 能。采用了社会语言学视角对其展开理论阐释和实证讨论。 =关键词语码转换;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社会语言学 一、 引 言 语码转换 ( code- switching , CS)的概念来源于人类言语交际 中普遍存在的语言接触现象。它是语言交 流中说话者根据实际需要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 象, 既包含了双语、 多语环境下自然语言间的转换交际, 也包括同 一语言下不同区域使用方

2、言间的转换, 正式、 非正式语体间的转 换。本文拟从对外汉语课堂这一/ 言语社团0入手, 通过分析二语 教学的特殊交际情景下的语码转换现象, 结合社会语言学因素, 论 述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特点和功能, 促进教学实践。 二、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 外语教学课堂是体现语码转换的特殊场景, 因为它常常伴随 着各种双语和多语交际活动的发生, 涉及了教学和交际两大重要 任务。教师需要采用语码转换来达到特定的教学和交际目的; 学 生需要利用它来克服学习中的暂时性障碍, 维护自己的面子, 配合 完成教学活动。 (一 )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对外语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的二语习得

3、研究者, 他们在吸收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开始了对语言课堂上双语或多语的使用调查。早期研究学者对母 语的使用是持否定态度的, 认为它会剥夺学生接受目的语输入机 会, 占用教学时间。70年代后, 心理主义者指出第二语言习得是 第一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 它的成熟过程就是第一语言习得作用 减少的过程等理论。这就为外语教学中适时、 适量使用母语或语 码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的长期实践也证明了语码转换作为 一种语境化提示手段, 确实为教师在外语课堂中提供了一种积极 把握课堂语言使用环境的手段和方法。 (二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 ( 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 ) 教学对象的

4、群体特征。对外 汉语教师在教学时要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在教学生习得新语言, 而 是教授某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 培养新的语言习惯。这是因为我 们的教学对象多为习得第二语言的外国人, 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 一套语言规则, 其知识与技能都已日趋完善, 善于类推和比附, 所 以常习惯于将已学的部分语言规则用于学习之中, 自我监控意识 较强。因此, 我们会遇到有着较复杂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认知因素 的习得者, 他们同时掌握几门外语, 学历较高, 学习方式和沟通模 式都表现为多样化。这种群体特性也是对对外汉语课堂上频频出 现多种语码转换现象的有力解释。 (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动机、 类型和功能。

5、对于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 学者们强调了语言态度、 语言靠拢等主 观动机, 也指出了由于词汇空缺, 交际对象和情景变化等客观动机 引起的语码转换。这里我们通过对对外汉语实际教学的观察, 和 对师生的调查分析, 对课堂中语码转换使用的动机进行了总结: 主体使用动机实例说明使用率 教 师 A、 引起学生注意、 强 调或澄清所讲内容。 * 选择适当语码给出课堂指 令、 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内容; * 选用语码对学生不易理 解的语法现象、 元语言知识 等作出强调和解释。 43 % B、 强化教学效果、 突 出 L1和 L2间的异同 * 选择语码来复述词汇或 强调教学重点; 通过精准的 语码转换及时翻译某些词

6、 汇、 语法点 39 % C、 引语 * 引用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 体表示某些概念、 事物 (母语 与目的语的相互引用 ) 11 % D 、 语言顺应 * 选择特定语码来拉近师 生间关系, 缓和气氛, 帮助 学生解决遇到的特殊问题 7% 留 学 生 A、 短时词汇空缺、 词 不达意 * 选择词句来完成表达, 弥 补 L1和 L2间的部分空白 67 % B、 编辑语和功能词 语转换 * /嗯 这个 就是 0/ W ell but Yeah Crap0 ( 英 语 ) / OuiA lorsA ttends0 (法语 ) 等来表现犹豫、 强调和自我 纠正的编辑语 24 % C、 学习者自身因素 *

7、性格和习得习惯 * 对 L2的态度 * 倾向于在 L2的表达中夹 杂 L1 ; 大量使用 L1语句, 回 避或拒绝使用 L2进行表达 9% 注: 教师和留学生因不同动机而采用语码转换的比例均采用 百分比统计。 学生和教师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初中级班师生。 调查中, 教师多倾向于将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教学技巧来开展 教学, 而留学生则多视其为一种丰富表达和自我保护的学习策略。 师生的使用动机虽不尽相同, 但都肯定了使用语码转换是种自然 选择, 必要且可行。 根据 M yers- Scotton( 1993)提出的框架语言模式理论, 在每个 语码转换案例中都有一个框架语言 (matrix lang

8、uage), 一个插入语 言 ( e mbedded language)。框架语言提供该话语中的最主要部分, 即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助词。他以句子为界限把语码转换分为 句内转换 ( intrasententialCS)和句际转换 ( intersentialCS)两类。我 们结合课堂教学, 发现这两种语码转换模式大量存在于教学中, 前 者是以 L1或 L2为主体语言进行的发生在句子内部的语码转换, 后者则以句子为单位, 多从 L1或 L2转换到 L2或 L1 。 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例子: 1、 教师: 谁能总结下这片课文的大意? Vous voyez ?(法语: 明白了吗? ) 学生: Ou,

9、i知道了。 2、 学生: 老师, 这句话/ 十几年的奔波和操劳让她过早地衰老 )121) 了, 怪不得大伙儿都认不出她来了。 0里的 /怪不得 0 是什么意思? 教师: 这里的/ 怪不得0是/ 难怪0的意思, 就是 no wonder . 3 、 教师: 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农产品是棉花, 对吗? 学生: yeah! 但现在我们的,W el,l那个面包做成之前的 是,You know? 教师: 小麦, wheat ! 学生: 对, 我们的小麦产量很大, 出口量是世界 number one ! 例一中教师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 为了确认学生 能够明白自己提出的要求, 两句是相承接、 完整独立

10、的句子, 是句 际转换。学生自然地顺应老师用法语提出的问题, 给出双语回答, 这也是顺应策略。例二中, 教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 对单个词语 在用了汉语作出解释后又转用了英语 (学生母语 )来进行进一步 的说明, 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 就是 no wonder0是在 句子中插入了其他成分, 是句内转换。例三同时含有句际、 句内两 种语码转换, 是最常见的类型。学生受词汇量的限制, 造成了短时 间词汇空缺, 只能借助母语 (英语 )进行说明, 而教师理解后给出 了相应的汉语解释, 帮助学生完成进一步的表达, 交际双方自由转 换语码是保证交流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也由此得到了体现。 基于以上

11、对课堂语码转换使用动机和类型的分析, 我们从以 下三个方面对其功能进行了总结: 功能具体表现 教学 功能 从 L1转换到 L2, 便于学生理解 L2 的输入 * 阐释 *重复 *强调 *检查学生是否理解 元语言 功能 从 L2转 换到 L1 讨论 L2 , 或从 L1 转换到 L2介绍 L2 *评论: 评论 L2的词汇用法、 语法 结构、 文化背景等 *对比: 对比 L1 、L2的语法结构、 文化价值观等 交际 功能 从 L2转换到 L1 *鼓励学生使用 L2 ; 满足学生使 用 L1解释相关内容 *拉近师生间距离, 增进理解 *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说明教学进度、 课程目标或考试

12、 题型 由上可以看出, 语码转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帮助教师丰富教 学技巧和促进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加强消化所学和促进交际和沟 通等. 事实证明了/语码转换是一种高度熟练的语言活动, 是第二 语言学习的有效策略。 0( Cook) 此外, 语码转换还具有心理调节的作用。课堂上适时使用语 码转换, 可以帮助师生相互适应其角色, 调节双方关系, 缓和课堂 紧张的气氛, 减轻双方因理解障碍造成的焦虑。教师还可以利用 母语对学生进行肯定评价, 激发其学习潜能。 三、 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产物, 一直是语言学家非常感兴趣 的语言社会化使用现象。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 参与者 ( part

13、ic- i pants)交际情景 ( setting)及交际话题 ( topic)是研究众多社会语言 现象时所需考虑三大社会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参与者是有 着不同文化背景、 年龄、 知识结构的各国友人; 交际情景是相对集 中、 监控度较高的课堂环境; 交际内容是 L1、 L2的选择性学习和语 言背后的文化历史等。这些是我们在考察课堂语码转换现象时要 重要考虑的因素。 Gumperz提出了情景型语码转换 ( situational code- switching)和 喻意型语码转换 (metaphorical code- switching)的概念。情境中的语 码转换多指那些随情景的变化而

14、引发的语码转换, 即参与者、 社会场 景或话题发生了变化; 而在喻意型语码转换中, 情景不发生改变, 交际 者处于特定的交际意图实施语码转换, 旨在营造出某种气氛, 例如: 学生: M issW ang , what did you say ? 教师: 什么? 学生: Imean , what. s your requirement , just now? 教师: 先读句子, 然后用你们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 学生: 这样啊, 明白了。 这里, 教师对于学生采用母语 (英语 )的提问, 坚持用汉语 (目 的语 )给予作答, 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感, /逼迫 0其选 用恰当的语码配合教师完

15、成教学活动。 情景型和喻意型语码转换主要偏向研究情景与交际, 参与者 的主观意识, 也就是转换语码的主动性, 因而考虑因素多。之前谈 到的句际和句内转换则侧重语句结构的分析, 适合分析语料, 操作 性强, 可控度较高。这里, 我们更多考察其在教学中的表现、 数量、 作用。例如,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 在对初中级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中, 在口语和听力的环节上, 教师一般较少使用母语, 而在语法项 目解释、 翻译、 写作训练时, 教师就会大量地使用语码转换。这也 符合前面我们对语码转换动机及功能的分析。 语码转换可以体现社会集团规范, 反映集团成员间的地位、 关 系等。语码转换模式表示说话人如何根据

16、语码转换中使用语言变 体所承载的社会政治或文化价值看待自己。研究证实, / 发生语码 转换频率较高表明几种语言成分的正面影响和群体间的友好交往; 反之, 则意味着群体间的分化。 0(高军、 戴炜华)也就是说, 在关系紧 张的群体间发生生语码转换的现象是较少的, 而对与期望保持语言 纯洁度的集团内, 语码转换现象也是很少的。例如, 在教授法国留学 生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很多法国学生可以说流利的英语, 但大多都较 少选择法 -英码转换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指令, 他们都尽可能地使用法 - 汉语码转换来进行学习活动。这就反映出法语集团者对英语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排斥 (历史原因 ), 也同时提醒教师在选用课堂教学用语 时要尽量少用英语, 以免受到学生的心理排斥而影响教学效果。 此外, 语码转换也是言语熟练程度的标志。 Bentahila和 Davies( 1992)以年龄和法语流利程度为主要参数 研究了两组既讲阿拉伯语又讲法语的摩洛哥双语者。年长者和年 轻者两组表现出对语码转换的不同使用偏好和特点。在对留学生 的教学观察中, 笔者也发现, 中高级班的学生更愿意、 更自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