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1229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第七章公共选择.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公共选择,第一节 概述,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在非市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国家或政府。,从本质上说,政治家或官僚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一种“经济人”。在公共选择领域作出决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会犯错误,他们的行动本身也要受到一些规则与约束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看作具有与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类似的性质,即作为一个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者,由此来解释其在非市场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揭示其后果。尽管如此,公共选择中的政府决策行为与市场决策行为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776年 斯密 国富论 1932 凯恩斯 通论

2、 20世纪70年代 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是其中的一个。,二、代表人物 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尔。他1940年毕业于中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并在田纳西大学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课程,194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因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填补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第十八届获奖者詹姆斯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建者。传统经济理论主要是关于消费者和企业家如何做出关于

3、商品购买、工作选择、生产及投资决策的,而布坎南则相应地创建了公共部门的决策理论,被称作“新政治经济学”或“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经济学中个人间相互交换的概念移植到了政治决策的领域中。于是,政治过程便成为一种旨在达到互利的合作手段。但政治秩序的形成要求人们接受一套规则、一种宪法。这反过来又强调了规则形成的极端重要性和宪法改革的可能性。布坎南认为,劝导政治家或试图影响特定问题的结局常常是徒劳的,事情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则体系决定的。”,三、与市场机制的研究方法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1.作出与一般经济分析学相同的行为规律假定。 2.对个人的偏好作出与市场机制下一样的描述。

4、3.在人们的偏好及决策约束条件下的均衡。(技术 资源 决策机制),(二)不同点 1.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很小。 3.人们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偏好。,4.偏好体系不同。 5.强制性:公共选择的结果(即政府决策)其执行具有强制性。,四、公共决策的内容 (一)公共项目的种类 每一个人对公共项目的偏好是不同的,政府选择的公共项目的组合和排序决定了选民的态度。,(二)成本的分担方式 选民的态度还和成本分担方式有关,他会将他从公共项目中获得的效用和他负担的成本进行比较。,(三)公共项目的规模 在公共项目的种类和成本分担确定的情况下,每个选民都有一个理想的公共项目规模,选民会选择

5、最符合自己净效益最大化的规模的方案。,五、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公共物品的选择机制(集体选择),研究如何改进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如何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集体选择:是指各有关者依据某种协议规则,通过相互协商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第二节 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假设: 1. 一个人一票。 2. 信息成本为零。,一致同意原则:是指一项公共物品的方案,只有当所有当事人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当事人表示反对(可以弃权)才能批准进行。,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符合帕累托最优,但是这种投票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所以在现实中应用极少。,优点: (1)不会导致对任何一个当事人

6、的损害; (2)任何当事人不论其人数是多少,都不能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否决权。,缺点: (1)决策成本太大,时间太长 (2)无法排除个别参与者利用否决权进行敲诈活动,结果使得一致通过的方案虽然不会给任何当事人造成损害,但却给进行敲诈者带来额外的收入。,第三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一、定义 多数同意原则:是指一项公共物品的生产方案,必须由所有当事人中超过半数或超过半数之上的某一比例的同意方可实施。 简单多数(1/2赞成) 2/3多数(2/3赞成),二、假设: 1.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单峰偏好是指单个人的偏好排列像一座只有一个峰顶的高山,只能有最多一个上坡面和一个下坡面,而不能

7、像群山那样上下起伏。如果同时只有上坡又有下坡,也只能是先上坡后下坡,不能呈现出盆地状先下后上。,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惟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都将使他们的福利水平降低。,多峰偏好则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此变坏,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效用,方案,效用,效用,效用,方案,方案,方案,2. 表决方案是两个两个进行表决的 单峰形偏好投票结果:,甲:ABC 乙:CBA 丙:BCA,投票结果: ABB, BCB 或ACC, BCB 或 BCB, ABB,效用,

8、方案,A,B,C,A,B,C,A,B,C,多峰形偏好的投票结果: 甲:ABC 乙:BCA 丙:CAB,方案,效用,A,B,B,C,C,C,A,A,B,循环投票: (ABAB,BCBC, ACCA) ABCA 在投票时每一个人的偏好都是一致的,但当我们通过多数票原则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时,整个社会的偏好却无法保持一贯,出现了一种不合逻辑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循环投票。,当两两表决假设改变时: 两两投票耗时长,成本高,会出现循环投票,我们往往会采用淘汰制。 ABA, ACC(C最优) 但修改投票秩序,则投票结果会改变,如: BCB, ABA; ACC,BCB,由于不同的投票秩序会造成不同的

9、投票结果,人们可通过调整投票秩序来操纵投票结果。 而且,如果投票者事先知道别人的偏好,为避免出现自己不希望的投票结果,他可能会隐瞒自己真实的偏好。,如: 按投票秩序一,会出现:ABA, ACC 对于甲来说,C是他最不愿意出现的结果,所以在第一轮,他会投票给B, 结果投票结果为:ABB, BCB,这样投票结果会发生改变。 如果多数投票机制不能满足单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叫做投票决策困境。,阿罗不可能定理: 在民主社会里,不能找到一种投票程序,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人的偏好,将所有个人偏好合乎逻辑地转换为一种社会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

10、,结论:无法指望政府像一个富有理性的人一样,表现的行动一致。即我们不能把政府拟人化,把它当作理性的人,或者认为它比驱使政府运行的个人还有智慧。,特点: 1.所通过的方案往往只能改善多数人的福利,可能会损害反对该方案的少数人的利益。 2.无形中助长了当时人忽视投票权的行为。 3.有可能出现投票悖论(投票决策困境)。,第四节 集中决策机制 集中决策机制: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集体独立地作出政府决定的机制。 当权者:可以听取民众的呼声,但是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作出决策。,优点: 较低的决策成本和较快的决策速度。在战争等特殊时期是适用的,但是在和平时期的影响要作分析其结果。,当权者也是一个经济

11、人,他也要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决策。 对于边际成本由于他和一般纳税人一样依法纳税,所以他的边际成本和所有人是一样的,但对于边际收益,他对于公共产品的评价大大高于一般人,原因是:,1.当权者往往是公共产品的消费者。 2.公共项目和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3.公共项目和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但他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政府收支,因为: 1.整个社会和民众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招致不满的情绪。,2.当权者意识到政府的收支将依赖国家的富强。(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 所以在集中决策机制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会缺乏效率,公共产品的规模会大于社会需要的规模。,第五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不是

12、全体公民投票来进行公共决策,而是由他们先通过投票,选举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来代表选民作出公共决策。,优点: 减少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减少决策成本。同时也可以反映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偏好要求。是一种民主和集中的混合体。,我们很难判断他的决策结果,决策结果取决于选举的方式(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程度、是地区性选举还是全国选举、哪些事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哪些事由代表集体来决定,哪些事由最高行政长官来决定。,不同的三种人(选民、政治家、管理者)的行为表现: 1.选民。 (1)由于公共决策是一项公共产品,选民会出现搭便车的行为。 特殊利益集团:与某一公共项目有密切利益关系,并在公

13、共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2)由于公共决策的特殊性质,选民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态度。 公众希望少付出,多获益,这是自相矛盾的。,2. 政治家。 政治家的目的是当选或连任。他必须迎合大多数选民的意愿。,特点: (1)在收入政策上,政治家倾向于发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2)在支出政策上,政治家倾向于扩大公共支出规模。,原因是: 一个公共项目都会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利益相联系,特殊利益集团会使用各种方式来影响政治家。,每一个公共项目的管理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影响政治家。 公共支出的规模越大,越能体现本界政府的政绩。,3. 管理者。 (1)管理者接受政治家的指令,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管理者的工作具

14、有较强的技术性,不能象政治家那样经常更换。,管理者虽然要听政治家的指令,但不可能包括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细节,管理者总有不同程度的自行决策的权力。,政治家的决策需要信息,公共项目需求方面的信息来自选民,而供给和成本信息来自管理者,在信息方面管理者和政治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2)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是追求部门规模的最大化。 管理者为追求工作业绩,需要高的投入。(管理者缺乏全局性的考虑),工作业绩好,就会有更多的晋升的机会,更大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好的办公场地,更高的工资和福利。 管理者追求部门规模最大化受政治家的制约,但存在信息不对称,政治家会不知不觉按照管理者的意愿作出决策。,第六

15、节 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一、评价 1.该理论作为公共财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政治决策领域,这既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发展,同时被认为是西方财政理论发展的方向。,2.该理论以广义经济人和政治市场为基础, 不仅分析了政府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具体分析了在不同政体下公共选择是如何作出的,其后果如何。,3.该理论打破了把政府组织机构和行为理想化的假设,论证了政府失灵的存在。 4.该理论没有否定政府的作用,但体现了应减轻政府失误,尽力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务实态度。,二、公共选择学派的结论 当代西方经济社会所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与其说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破产,不如说是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彻底失败。因此,正确的对策是进行政治制度和法规的改革,其目标是遏制不断膨胀的政府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