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27908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简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XX县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为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XX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省林计财201635号)要求,XX县林业局、财政局认真组织对2016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XX县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27.75万亩。涉及6个乡镇,14个村委会,2个国有林场及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共97个林班692个小班。

2、其中:勐糯镇1.9708万亩、腊勐乡0.3497万亩、平达乡0.3642万亩、木城乡1.0949万亩、碧寨乡0.8468万亩、龙山镇0.0536万亩、三江口国有林场7.3151万亩、亮山林场10.1959万亩、小黑山保护所5.559万亩。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地面积23.07万亩,集体林地面积3.0885万亩,个体林地面积1.5915万亩。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严格执行森林分类经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XX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现有森林资源特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

3、系为目标,突出公益林的管理保护,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建立管护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大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县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2016年,按照XX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XX市财政局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市财农201641号)、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市林计财20167号)文件规定,对我县27.7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以国有4.75

4、元/亩.年,集体和个人14.65元/亩.年进行补偿。建立管护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XX县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27.75万亩,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的不同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4.75元;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4.65元,2016年公益林补偿基金178.1445万元,其中:国有林面积23.07万亩,补偿基金109.5825万元;集体林面积3.0885万亩,补偿基金45.246525万元;个体林面积1.5915万亩,补偿基金23.315475万元。 经过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国家

5、级级公益林的管护,今年以来,在管护的省级公益林区没有发生林地征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现象,公益林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得到更有效发挥。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XX县林业局收到XX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省林计财201635号)文件后,领导高度重视,安排精兵强将,专门负责绩效评价工作。对照评分表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组织工作人员到具体管护责任单位检查、走访管护人员和补偿对象,得到第一手资料,为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应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6、178.1445万元,实际到位178.1445万元,到位率100%。2016年1月28日,XX县林业局收到XX市财政局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市财农201641号)文件,下达资金134.4万元;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市林计财20167号)文件,下达资金43.97万元。共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78.14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资金使用情况 XX县2016年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78.1445万元,县级列支资金35.3265万元用于森林资源建档、森林防火、检查验收、补植

7、补造和管护哨所建设,兑付补偿资金142.818375万元,资金兑现率100%。其中:林业局5.0465万元,勐糯镇29.44222万元,腊勐乡5.339405万元,平达乡5.28048万元,木城15.57291万元,龙山镇0.78524万元,碧寨乡.25002万元,三江口国有林场25.143万元,亮山国有林场52.4014万元,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26.8837万元。 3、资金的管理情况分析 为保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使用和安全运行,严格按照XX省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 (1)资金兑付方式 属个人的国家级公益林,兑付方式通过 一折通 兑付到个人手中。资金兑付数据

8、由乡(镇)林业服务中心汇同乡(镇)财政所通过 一折通 系统录入完成,财政所将数据审核无误后上报县财政局,财政局通过 一折通 进行发放。 属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一事一议通过后,按补偿费、管护劳务费和监管费分别安排使用。护林员的工资标准按照管护的面积及管护难易成度,由村集体进行核定。护林员工资发放花名册经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审核无误并经中心主任签批后到乡(镇)财政所报账,由乡(镇)财政所直接打入护林人员个人银行账户;农户补偿费由林业服务中心汇同乡(镇)财政所通过 一折通 系统录入完成,财政所将数据审核无误后上报县财政局,财政局通过 一折通 进行发放;监管费由县林业局统一列支

9、,按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凭合法的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列支。 属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劳务费由管护责任单位根据管护的面积及管护难易成度,按管护合同B约定先兑付70%给管护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再兑付30%。管护人员的工资标准按管护的面积、管护难易成度核定,不低于我县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方式通过 一折通 或存折进行发放。国有林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维护以及其它支出,按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凭合法的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列支。 (2)资金监管 项目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暂行办法及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核算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

10、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专账对补偿资金进行核算,确保补偿资金专款专用。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成立了XX县林业分类经营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益林建设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资源管理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配备了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几年来,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经过采取有效措施,省级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公益林真正形成高效、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11、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实施,搭建起我县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结构,为促进我县生态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项政策的启动实施,逐步深入人心,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以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为契机,带动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监测、资源档案建立和管理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三是以公益林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重点公益林区森林火灾明显下降,滥伐盗伐、毁林开荒、违法征占用林地等行为大大减少。 四是通过封山管护、补植补造和抚育间伐,改善公益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使公益林生态功能和资金使

12、用效益稳步提高,多重效益日趋显现,公益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五、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全面加强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林业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财政局局长、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的领导为成员的XX县林业分类经营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益林建设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工作的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资源管理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配备了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我县实行领导负责制

13、,并与实施单位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A),同时,通过实施单位与管护责任人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B),颁发了护林员上岗证,并在公益林区建立了永久性、半永久性标志牌,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林班、小班,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 对护林员的聘用,经责任单位按管护责任人的条件进行责任人资格审查后,向群众张榜公布一周。群众通过后,进行管护责任人的业务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资格后,由公益林管护责任单位与管护责任人签订合同书,向群众再次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责任单位每月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接受群众对责任区管护的监督举报。 (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县级及各实施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用于指导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开展的各项管理

14、办法、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各实施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管护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制度,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强培训,强化指导 一是由县分类办组织林政、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全县公益林护林员及乡镇林业站、林场管理人员进行林政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的预防与扑救知识、野生动植物管理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以及公益林的管护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的护林员才能承担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并由县林业局发给上岗证,使每一位护林员及管理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二是积极与科研、高校、调查规划机构合作,聘请专家帮助指导、咨询、参与省级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工作。

15、三是根据公益林管护的相关要求,每天的巡护必须有巡护记录,有管理负责人或证明人的签字。同时县乡管理人员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对管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杜绝以好充次的现象发生。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建造固定的公益林管护标志碑,印发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宣传手册,粘贴标语,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使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实行财政补助的重大意义及有关规定、制度深入群众心中,广泛争取广大群众支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近两年来,先后在中国绿色时报、国家林业局网、XX网、XX省林业厅网等多家网站和报纸发表相关公

16、益林的信息。 (六)完善痕迹,加强档案管理 我县公益林档案资料设专柜、专人管理,档案资料整理规范化,做到随查随有,及时方便,并收集公益林各种资料,及时归档,给资料的查询提供有效服务。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公益林科学利用机制不完善,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补偿费偏低,影响群众经营管理公益林的积极性。三是林改后分户经营的公益林管理难度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公益林的保护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管护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管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对护林员的考核考评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站、场、所,深入山头地块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资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