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921758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摘要:近年来甘肃全省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烤烟、草产品、草食畜牧 业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本文将用 生产集中度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以及规模优势指数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进行比较分析,认清甘肃省农产品比较优势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制定 农业区域政策以及确定 农业发展方向,利用比 较优势原则来合理安排和发展甘肃省农业生产。关键词:甘肃 农产品 比较优势 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近几年着重发展特色农产品来带动自身的农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限于数据资料的取得本文将仅对甘肃省的薯类、棉花、瓜类

2、、蔬菜、中药材、烤烟六种特色农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趋势。 甘肃省农业概况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农业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一是土地辽阔,但可利用面积比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 7 位,全省耕地面积 5112.93万亩,其中旱地 70%以上,水地不到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二是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

3、足,太阳辐射强;三是水资源贫乏,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 1150 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7%。年均降水量只有 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四是生物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五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别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坚持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实施科教兴农不动摇,实行分类指导,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自己特

4、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子,全省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甘肃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全省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烤烟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现今,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形势,甘肃农业工作应放在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上,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牧业强省和全国重要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特色农业基地,充分发挥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2甘肃省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测算和分析应用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方法。下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以及甘肃经济信息网的数据选用了2005-2007年农产品相关数据均

5、值经过整合计算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指数。2.1 比较优势的测算2.1.1 生产集中度指数测算借鉴国际贸易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出口集中度指数” ,某地区某种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数” PC=某产品在该地区人均播种面积(或人均产量)/全国人均播种面积(或产量)。指数度量值超过 1,表示该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强;反之,度量值低于 1,则表示缺乏相对优势,数值越小,越是缺乏比较优势。根据上述公式对甘肃省的 PC 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如下表 1:表1:PC指数测算表类别 品种 薯类 棉花 瓜类 蔬菜 中药材 烤烟甘肃人均播种面积(千公顷/ 万人) 0.2262 0.02

6、80 0.0153 0.1242 0.0558 0.0041全国人均播种面积(千公顷/ 万人) 0.0727 0.0387 0.0169 0.1355 0.0093 0.0095PC 3.1123 0.7241 0.9057 0.9165 6.0147 0.43422.1.2 效率优势指数EAI测算该指数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即EAIij/APij其中:EAIij 为 i 区 j 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标; 为 i 区 j 种作物单产;APi 为 i 区全部农作物平均单产;APj 为全国 j 种作物平均单产;AP 为全国全部作物平均单产。若 EAIij 1,表明与全国

7、平均水平相比,i 区 j 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若 EAIij l,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 区 j 作物生产具有规模优势;若 SAIij 1,表明 i 区 j 作物生产处于劣势。SAIij 值越小,劣势越显著。根据上述公式对甘肃省的 SAI 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如下表 3:表3:SAI 指数测算表类别 品种 薯类 棉花 瓜类 蔬菜 中药材 烤烟甘肃播种面积/全省总播种面 积 0.1425 0.0172 0.0095 0.0823 0.0383 0.0036 全国播种面积/全国总播种面 积 0.0611 0.0326 0.0142 0.1140 0.0078 0.0080 SAI 2.3319

8、 0.5272 0.6693 0.7225 4.9125 0.4469 2.2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表 1 的测算结果显示,以全国为参照,甘肃全省在薯类和中药材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PC 指数远大于 1 说明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应该鼓励大力发展;瓜类和蔬菜的 PC 值仅稍小于 1,都大于 0.9,比较优势不明显,棉花和烤烟虽然也是甘肃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但是比较优势较弱。表2的数据显示,这六种特色农产品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1,均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其中中药材还达到了4.5,其中定西地区的岷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 、 “中国党参之乡” 、 “中国黄

9、芪之乡” 。其中产量居全国前列的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板蓝根、甘草分别占国内的95%、60%、50%、60%、65%、25%,可见甘肃省的中药材生产占绝对优势地位。农产品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主要通过由生产要素含量所决定的土地生产率来体现某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EAI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往往生产规模越小其单产水平越高效率系数也越高。因此效率优势系数往往并不能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作物真正比较优势而且也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和传统种植制度概况。所以,在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进行了规模优势指数的测算。从SAI测算表表3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薯类和中药材具有规

10、模比较优势,其余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综合表2的数据我们即可以知道,既具有效率优势,又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就是薯类和中药材。综合以上三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产量、效率、以及生产规模上都具有优势的就是薯类和中药材,全省可先大力促进薯类的生产,使之在全国出口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对甘肃省特色农业以及整体农业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带动作用。而甘肃省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药材, 应当加大发展力度,使之成为甘肃省的龙头带动产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它农产品的发展。其余特色农产品虽暂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从其特色来看,还是应该大力发展,以质量引领市场、以特色取得销量。3. 甘肃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及其对策近几年,甘肃省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全省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07 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 1 号文件精神,主动应对严重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种植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 824 万吨,比上年增加 16 万吨;棉花总产 13 万吨,增加 0.2 万吨;油料总产 47.5 万吨,减少 1.5 万吨;蔬菜总产 987.3 万吨,增加53.4 万吨。养殖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 96 万吨、15.3 万吨和 38.7 万吨,增长 3.2、3.

12、4和4.6;水产品产量达到1.7 万吨,增长 3.7。农机化事业稳定发展,全省农机总值达 97 亿元,增长2.2;农机总动力达到 1577 万千瓦,增长 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329元,增长 9.1。甘肃省以基础农业为依托,重点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但是,从以上的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测算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 (2)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特色产业的效益并不理想。(3)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4)特色产业技术支撑

13、落后,缺乏系统规划,产、加、销三阶段中技术供给不平衡。比如,近年来,围绕马铃薯深加工的定西市涌现出一些企业和家庭作坊,但生产规模和产量都比较小,加工技术的差异导致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也参差不齐,也没有打造出市场上认可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与各省及全国的优势。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几点对策:(1)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是制约甘肃省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突出问题。首先,在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国有、私有、外资等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的企业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龙头企业;其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流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

14、将科研、技术培训和推广与生产连为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农户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其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地位、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加工及流通领域并实现价值等各种功能。例如,名贵中药材生产要加快要用职务的人工栽培,建设当归、党参、大黄、红芪、甘草等生产基地,扶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2)切实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甘肃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延长产业链的重要途径。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等都要把支持农产品

15、深加工作为重点,增加直接投入数量,积极发展品牌产品。(3)实施农产品质量管理战略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保证销量的基础,所以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要加速商品流通,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贸易要求,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积极做好相应的质量认证工作,增强甘肃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首先,针对农业科研存,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市场是联结生产与

16、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将甘肃省部分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衔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形势,提高农产品流通的国际市场化竞争力。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把农产品加工技术列入重点科研攻关计划,加大投入,瞄准国际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方向,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开发为核心,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技术等的研究。参考文献:1 宋佳,张岳恒.泛珠三角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 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200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 张爱民.江西主要农产品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5,17(2):49-55.4 谢红艳.在国际化条件下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J.甘肃农业,2006,(5):227.5 唐大成,莫鹍.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J.中国商界,2008(2):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