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920697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如何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班主任如何对智障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文章摘要:德育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培智学生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年龄和普通的小学生一样大,但是其智力和心理等方面可能只有幼儿园孩童的水平,所以培智学生的仍然是处在人格开始形成的初级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致观观重要。关键词: 德育 智障 班主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其它各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智障教育虽然是整个小

2、学教育系列工程一朵迟开的花朵,他同样担负着“四化”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所以一定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而学校班主任是承担次项重任的主角。因此,为了残疾儿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智障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是,培智学校的德育工作艰巨,那么怎样针对智障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呢? 几年来,我运用智障教育的系统理论,实现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做到全员育人、全面教育、全程有序,在具体内容和要求上,在形式和方法上都考虑到自己教育对象的可能性使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力2求符合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智障儿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从以下几个方

3、面谈起:一、情感培育,挖掘潜力。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情感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智障儿童的“弱”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情绪反帘、情感脆弱是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个体的差异、家庭环境及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个性孤僻、固执、任性、暴躁、蛮横。为了有效地矫治这些病态的情感,我选译了以情感培育入手的补偿教育途径。把情感教育作为一把钥匙,促使他们萌发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进而充分挖掘其智力潜能,培养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智慧和能力。为了让带病的蓓蕾开出灿烂的花朵,让残疾儿童的心灵充满阳光,教师们应满怀对孩子人们的一片爱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引导他们从痛苦走向欢乐,培养自尊自强的自我意识。在态度上慈爱、关

4、心、谅解,在生活上爱护、体贴、照顾,特别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倍加爱护,给孩子洗手、洗脸、洗脏物,剪指甲、理发、补充服,老师掏钱为孩子买好吃的,买学习用品奖给学生;还把家里的营养品给他们吃。孩子们在学校里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在情感上受到爱的滋润,生活上增强了信心。尤其是在他们那小小的心田里,产生了对老师的深深敬意。二、规范行为,培养习惯。智障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限制了活动个性的发展,很难形成3正确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观念,行为不易受理性的约束和调节。所以,只有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养成教育,授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又由于智障儿童的神经过程缺乏必要的灵活性,所以,要改变所形成的行为方

5、式比建立新的方式困难得多。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智障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家乌中斯基讲过:“道德不是口头禅,而是包含在使各个方面儿童参加的,并随时随地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生活本质。 ”因而,我们对智障儿童的品质教育中既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又注意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抓起,从基本的文明言行规范开始灌输与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教练结合,重点是进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的教育。中年级通过引导与说服,重声进行诚实、尊师、爱集体、爱劳动的教育。高年级学生明理、促行、实践,在他们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爱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是非观念、法制观念。在方法上,我们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开始,如怎样站

6、、坐、走,怎样上下楼梯,怎样听课、发言,如何进办公室,上学离家、放学回家如何向长辈打招呼怎样做客,怎样待客,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等。让孩子们明白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三、丰富生活,活跃身心。经常在班内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用来丰富学生生活,活跃身心。这样不仅可以对智障儿童的心埋缺陷起到补偿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德育教育于愉快的活动之中。我先后开展了文娱节目比赛、体4育竞赛活动、节日庆祝活动、趣味故事会、与普小“手拉手”活动等。通过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竟争意识,提高了活动能力。通过徒手操等比赛,激发了的智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集体主义的思想。通过参加校,区、省运动会使他们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培

7、养了能力。通过校、区文娱演出,陶冶了孩子们美的情操。四、因人施教,扬长避短。智障儿童个性各异,在德育教育时,要坚持“纲要”中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原则。所谓针对性就是正面诱导因人施教,积极扶植智障儿童的思想、品质、特长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智障儿童发扬长处,继而去战胜自身的消极因素。我班学生王凯,学习马虎,不守纪律,教师授课时他枪嘴、自言自语,你批评他,他就冲你笑,你越火他反而笑得越起劲,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使我认识到学生没有羞耻感,光靠批评是没有用的。但他很爱劳动,喜爱体育运动。我们就让他参加学校运动队的训练,他表现很好,从不叫苦,是个好样的。并经常帮助老师辅导其他运动员,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

8、扬,在赞扬声中,我因势利导,鼓励他克服缺点,经常努力,他在发扬优点的同时,愉快在改正了缺点。在 2010 年的世界特奥会上,争夺了银牌。对特殊的智障儿童,我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多做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挖掘闪光点,把握心理脉博,有意识地体味他们的心态,循循善诱,抓住反复点。5全校闻名的曹佳木,有多动症,自制能力差,只要教师不在场,教室里就热闹 。他上课经常会跑下座位招惹别人,有时欺负同学,更喜欢恶作剧。把墨汁倒在同学的书包里,把汽车轮胎的气放掉。他犯了错误,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要么像“野马”一样在操场上跑个没完,要么躲在厕所里不见老师的面,要么就躺在地上不起来。对这样特殊的

9、学生我们不是嫌弃他,而是关心他,不是放弃他,而是爱护他。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对他采取了特殊的教育方法。首先制约他顽皮的时间,其次在课间有意识地组织几个孩子跟他在一起玩。再就是利用他爱劳动、爱表现自己的欲望,给他创造一个做好事的机会和环境。开始让他帮助老师拿上课用的课本、教具、擦黑板,我们都及时给予鼓励、奖励,同时让他上台表演节目等。经过这样两年的教育训练,他的任性、蛮横、散漫的缺点基本改掉了,前后判若两人,学习上也有了明显进步。五、重视劳动教育,培养良好品质。为了把智障儿童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起初,我会利用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劳动的教育,

10、让她们从实际中理解劳动的价值,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和劳动技能,我通过生活指导课和劳技训练课,从怎样穿衣、怎样系鞋带、怎样扫地教起。孩子们通过劳动教育和训练,不仅手脑协调能力明显得到改善,智力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而且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6六、家校共同配合对学生进行德育。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道德为依托的立体化德育网络。实施“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家庭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素质、道德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有研究证明,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德育,并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则较高,反之

11、亦然。所以学生品德教育的制药承担者是教师和家长,应有两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来对智障儿童进行德育。因此一学期至少2-3次组织家长开展如何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讲座。总之,智障儿童、少年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导致其认识水平低,抑制和言语调节功能欠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象性,加上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情感意识薄弱,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亦差,道德判断水平很低,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活动。这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他们现在又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

12、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几十个孩子的成长。智障儿重的德育工作,是个塑造人的灵魂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经常性、长期性、艰巨性,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才能7促使他们向更多的方面发展,产生教育的整体效益。当然,在孩于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这并不奇怪,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规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去工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我们在智障儿重的德育工作中不断取得可喜的进展。参考文献:1、 班主任管理工作 长春教育出版社2、 智障儿童的心里特点3、 特教理论丛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