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193474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pm工具8-保全预防130927.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PM工具8 保全预防,一汽轿车公司 编制人:陈云龙,1、什么是保全预防 2、保全预防在维保体系中的定位 3、保全预防的目标 4、标准化的过程管理 5、采购阶段的设备技术门槛 6、维修领域的介入与问题反馈 7、故障/失效预案,目 录,一、什么是保全预防,保全预防即通过: (1)生准部门运用标准化的手段 (2)保全(维修)部门对生产准备的提前介入 以对新设备的品质进行控制,以采购到优质的设备,降低先天缺陷,提升服役期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保全预防和预防保全一样,都是设备预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全预防是针对前期,即规划、采购阶段的预防;而预防保全则主要指服役期的预防。 保全

2、预防、预防保全,再加上 设备使用末期,正好构成全生命周 期管理过程。,保全预防把设备的预防管理由传统的服役期管理拓展为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采购开始,就介入预防,以采购到优质的设备。,保全预防属于事前范畴,属于预防的第一道关口。,二、保全预防在维保体系中的定位,设备保全,故障再发 生防止,真因分析,标准化,缺陷改善,横向展开,预防保全,专业保全,自主保全,正确操作,自主保养,自主点检,简单改善,不良记录,专业点检,定期定量保全,中大修,简单恢复,针对性修理,技改、更新,状态维修,预知维修,前期管理,预防第一关,同步保全工程,失效模式分析,准入管理(标准),精细化点检,现有业务,预防第二关,预防

3、第三关,预防第四关,维修平准化,拓展/深化业务,保全预防作为设备预防保全体系的四道关口之一,它首当其冲地被作为第一道关口。 首先,从同步工程的角度,应配合设备的生准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在各阶段同步输出必须的控制结果。其过程的步骤、工作内容、输出结果等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和交付标准。 其次,各种类型的设备采购,应该有一个准入技术门槛。通过这个门槛,过滤掉不合格的设计、部件、结构和功能特性。并把这个门槛作为招标、项目过程管理的技术条件。 第三,保全(维修)人员要把同类设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反馈到生准中,拿出对策,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加以防范,避免同样的不良再次出现。 其它三道关口分别是操作者的

4、自主保全,专业保全人员的预防保全和故障再发生管理,是一个由事前到事后的过程。,三、保全预防的目标,保全预防有三个重要的目标: 目标1:采购到优质的设备,降低先天缺陷,提升服役期使用寿命和效率。 目标2:设备使用成本(维修费用、培训、工具、耗材等)最低。 目标3:缩短生产准备到正常维保的过渡时间,在设备量产开始,就着手开展维保工作。 第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规范各种订货技术标准,改善定货流程,通过标准化和对现实故障的规避对策来达到。 第二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对设备的整体方案、零部件的选型等进行规范。 第三个目标的实现,要在前期完成保全标准、重要作业要领书、技术资料准备等工作,在量产前完成技术管理准备

5、。,(一)当前设备采购流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产准备中的设备采购过程,没有统一的流程标准,一个公司一套做法,甚至同一公司不同科室做法也完全不同。这样我们总要在项目中交学费,当人员更新时,很多事要从头学起、做起。经常在不同的项目中犯相同的错误,所谓“一块石头绊倒了几代人”,我们付出的是成本和生产损失的代价。纠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技术和管理沉淀,没有把既成的经验标准化,作为积累传承下去。 回到生准中的设备采购过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必须把从规划开始,一直到交付生产全过程的每一阶段的: (1)工作内容 (2)工作标准 (3)交付(输出)物 标准化,做到每一环节都不欠帐,才能保证平稳交付生产。

6、,四、标准化的过程管理,(二)生准中装备的实施流程 我们推荐如下标准化的基于PDCA循环的设备采购流程:,新设备实现稳定运转,并为正常使用和保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设备样式和图纸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 设备引进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技术资料积累和状态确认。 新技术和新设备技术知识的事前掌握。 以下是天津丰田的做法,我们应该根据自己项目特点设计类似的模型,确定每个过程必须完成的工作,并列出计划:,目标,关键点,(三)在生产准备中导入保全准备,五、采购阶段的设备技术门槛,(一)技术条件设置 设备采购阶段大致有如下三类门槛条件: 1、产品工艺门槛:约定产品和工艺要求、工艺环境条件、节拍、项目管理

7、要求等。 2、设备技术门槛:提出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安全、备件、工具、资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商务门槛:价格、进度、服务等。 保全预防要做好设备技术门槛。必须限制如下要素: 1)设计方案就寿命、可靠性、精度、效率等的细节要求; 2)零部件选型要求; 3)制造质量要求; 4)安装、调试规范; 5)可维修性、可操作性、安全性要求; 6)图纸、资料; 7)备件、工具;等。,(二)基础积累标准化 应该建立生产准备期间相关设备的技术标准,作为设备准入门槛,由各项目引用和实施控制。这些标准大致包括: 优先建立通用技术标准 电气设计技术标准 机械设计技术标准 设备制造技术标准 安装、调试技术标准 图

8、纸、资料编制技术标准 验收技术标准 零部件选型技术标准 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等通用性的,可以覆盖大多数设备的技术标准、规范。 逐步积累专业技术标准 压机技术标准,起重设备技术标准 计算机总线系统技术标准 各类输送系统技术标准 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标准 总线系统技术标准 润滑系统技术标准 整车检测线技术标准 加液设备技术标准 涂胶设备技术标准 各类焊接设备技术标准 移动电缆设计、安装技术标准 烘干炉技术标准 自动导航设备技术标准 等等符合工艺需求的各类设备的专业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在项目中逐步积累和完善。,(三)标准引用技术协议 设备技术标准一定要加以引用,才能产生控制作用。执行效果如何,体现了一

9、个企业的执行力。为此,企业必须维护标准的严肃性。 笔者和通用公司的一次项目谈判中,充分感受到了标准的“执行力”。在一个合资项目中,为了使通用公司适当放宽设备技术标准,以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经历了极其辛苦的谈判和高层决策者的仲裁过程。 标准引用并不是原文照搬,为了使项目有效受控,不可能在一个小项目中,把上千页标准都放在供货商面前,那样反而使供应商无所适从。 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自身应该熟悉这些标准,并结合项目特点,有选择的引用。部分吻合的情况下,可以摘取部分条款,转移到技术文件中。比较大型的项目,对个别文件基本吻合时,可以把个别标准文件作为附件,全文引用。,(四)招标过程门槛控制 如何真正使技术要求

10、在商务招标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在系统表述所有必要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星花项、一般项否决的规则,使关键技术要求以星花项呈现。 通过严格的控制过程,达成这样一个结果,即: 在满足工艺要求、设备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低价中标。 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项目招标时,出现低报价的厂商,其设备品质完全达不到我们的期望要求,但我们却在商务环节中否决不掉。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技术门槛设置好。要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我们关注的技术指标全部设置好符合要求的技术门槛。 (五)设计、制造、装调过程控制 厂家承诺了要求的技术条件,不等于一定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所以从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

11、都要进行确认,如设计阶段的图纸会签,制造前的材料确认,制造、装调过程的工程质量检查整改等。,六、维修领域的介入与问题反馈,设备维修人员长期从事故障、缺陷维修工作,对各类设备的“身体状态”和“疾病”了解是最直接的。他们知道各类设备都有什么样的问题,哪些结构是合理的,那些设计缺陷会带来什么样的隐患和故障,甚至他们在工作中发明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改善方法。 维修人员的这些经验,是生产准备应该借鉴的宝贵财富。也就是说,在设备方案制定时,就可以收集维修人员对同类设备或结构的维护经验和好的建议,同时了解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在新的方案中规避维修人员曾经遇到的设备问题。 这些信息收集我们还可以丰富到我们的订货技

12、术标准中去,使我们的技术标准越来越完善。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维修人员从设备规划阶段就介入。具体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参加技术交流和技术文件的会签。,在方案策划时,于维修经验反馈之外,根据设备结构特点,充分设想可能发生的“故障”或“失效”,并在设计中对策,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以发动机装配轨道导航车为例,我们可以做如下设想: 1、车辆会损坏:如何快速下线?是否需要设计专用下线工具以减少停产? 2、滑触线会磨损变形:选择优质产品,接头处安装质量给出高要求。 3、地沟内可能积水:地沟做出坡度,并在最低点做排水坑,加排水泵; 4、举升装配发动机时可能顶吊具造成超载:提升举升能力,设计刚性传动,而不使用皮带,并设计顶吊具报警; 等等。想到的越多,我们可以为未来规避的麻烦就越多,设备可靠性、可用性就会越强。,七、故障、失效预案,通过保全准备,我们实现了如下的转变: 以往的生产准备部门向保全部门交付设备是接力赛跑的“交棒式”,交接点在终验收;而现在变成了“伴跑式”,交接变成了一个过程。如果我们真正做到每个阶段都按标准流程完成相关交接,那就可以保证生产准备向生产交付设备的平顺,显著提高设备的一次交付通过率,同时也能提升采购设备的可靠性,提升设备效率。,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零”的目标就会离 我们会越来越近。,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