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13901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目录1 总论11.1 任务来源与评价目的11.2 评价依据21.3 评价范围51.4 评价内容51.5 评价方法51.6 评价程序61.7 质量控制92 用人单位概况及运行情况11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112.2 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与落实情况112.3 生产运行情况123 选址、总体布局和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123.1 选址评价123.2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133.3 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16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评价32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32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及接触水平分析344.3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2、394.4 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454.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结论65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调查与评价665.1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调查665.2 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检测与评价766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766.1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766.2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777 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777.1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卫生特征分级777.2 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788 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798.1 应急救援措施调查798.2 应急救援措施评价799 建筑卫生学调查、检测与评价809.1 建筑物结构与朝向809.2 采光照明819.3 采暖819.4 通风、空气

3、调节8110 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8310.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8310.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8410.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8410.4 职业病防治经费9311 整改9411.1 整改建议9411.2 整改复核9512 结论与建议9612.1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9612.2 关键控制点9712.3 总体结论9712.4 建议9813 附表10114 附件1021 总论1.1 任务来源与评价目的1.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按当地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2013年1月14日委托唐山康健

4、职业环境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职业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唐山康健职业环境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受此委托后,组成专题评价组,于2013年3月17日-21日,依照河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暂行)中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向该企业收集相关的资料,依据国家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了现场调查,依据企业职业卫生特征,编制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2013年4月18日-25日唐山为民职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在该企业生产运行稳定情况下,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和统计分析,并出具了检测报告。唐山康健职业

5、环境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依据现场调查和检测报告结果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1.1.2 评价目的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发展。明确用人单位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明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日常管理提出建议。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l 中华人

6、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4)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07)l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105号(1987)l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l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l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l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l 职业病危害

7、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12)l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l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2012)l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4号(2012)l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l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l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l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l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l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

8、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2号l 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实施细则,冀安监管20124号l 河北省安监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冀安监管职健201198号l 河北省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暂行),冀安监管职健2010120号l 河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暂行),冀安监管职健2012143号l 河北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试行),冀安监管职健2012148号l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冀安监管职健201290号1.2.2

9、规范、标准l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l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l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l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l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l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l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l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33-2004l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l 工作场所物理

10、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l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l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l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l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l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l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l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l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

11、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l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l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T229.4-2012l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l 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l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l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l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l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l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l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

12、2.3 基础依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保市职评字(2010年)06号;委托单位提供的厂区平面布置及地理位置图;委托单位提供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记录;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委托单位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1.3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运行稳定状态下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工作场所、主要生产、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包括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制氧厂、细粉厂、热闷厂以及其他公共卫生辅助设施。三期制氧厂正在施工建设,不包括在此次评价范围之内。1.4

13、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选址、总体布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查与评价。1.5 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生产(运行)特点,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有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测表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辅助用室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

14、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1.5.1 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概况、设计生产(运行、储存)能力及实际运行情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等。1.5.2 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不良气象条件进行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检测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有害因素超标的工作场所通排风系统防护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建筑卫生学检测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等建筑卫生学进行检测。1.5.3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对用人单位历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1.5.4 定量分级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照国家标准执行。1.5.5 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